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2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热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靶向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在光热治疗中,通过光热剂对光的吸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治疗作用,因而光热剂的光热转化性能直接决定了光热治疗的效果。光热剂的种类丰富,涵盖由无机到有机等组成和性能各异的多种材料。其中,聚吡咯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光稳定性以及光热转化性能,在光热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种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光热剂,然而其在光热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却鲜有报道。本文综述了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详述了聚吡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在光热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聚吡咯基纳米材料的自身性能和实际光热治疗的效果,指出以聚吡咯为基体或修饰材料来制备具有CT、磁共振、光声显影及光热治疗性能的聚吡咯基复合材料已成为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总结了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生物大分子壳聚糖为主要组成基元,在壳聚糖的羟基碳上引发单体自由基共聚合。在聚合过程中疏水的合成高分子接枝链与亲水的壳聚糖分子自组装诱导形成纳米尺度的聚集体,通过引入具有肿瘤还原环境响应性的交联剂,得到了肿瘤环境响应的壳聚糖-合成高分子共聚物纳米凝胶。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纳米凝胶的粒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聚合诱导自组装高效制备壳聚糖纳米凝胶的机理,证实了所得纳米凝胶粒径的可控性。进一步采用近红外荧光分子和磁共振显影(MRI)分子标记的方法制备了荧光/MRI多功能复合纳米凝胶,对凝胶显影性能进行了探讨,证实了其优异的细胞标记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聚苯乙烯结晶及其晶型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等规和间规聚苯乙烯的合成、晶型及晶体结构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对高间规度聚苯乙烯的各晶型及其相互转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丙烯酸甲酯(EMA)共聚物降解产物丙烯酸甲酯和甲醇的含量。样品经水浸取,浸取液于气相色谱分析,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丙烯酸甲酯和甲醇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2.0和1.0~20.0 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02,0.2 mg.L-1。丙烯酸甲酯和甲醇的回收率分别在96.2%~100.5%和94.6%~97.4%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6.5%。  相似文献   
5.
种子聚合制备表面磺酸基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得到单分散的粒径约1.4~2.7 μm的聚苯乙烯(PS)种子微球,并研究了控制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工艺参数.然后采用种子聚合法,使用苯乙烯磺酸钠(NaSS)作为具有磺酸基的功能单体与苯乙烯(St)单体进行共聚.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最终微球的表面形貌和组成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表面磺酸基功能化的聚苯乙烯微球;苯乙烯磺酸钠与苯乙烯单体共聚的最佳摩尔比为1:3.  相似文献   
6.
窦红静  孙康 《化学进展》2005,17(5):0-859
本文介绍了全亲水性嵌段共聚物(DHBCs)的定义与特点.根据不同的环境敏感自组装机理,分类详述了不同DHBCs的结构及其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并探讨了相应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ZIF-8)是由锌离子与2-甲基咪唑配位自组装成的多孔结晶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合成便捷、尺寸可控,在功能物质的包封与输运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与此同时,这类材料更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且其结构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在酸性条件下解体,对于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的弱酸性环境具有响应性,是控制药物运输与释放的理想载体,因而在生物医学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事实上,ZIF-8不但能高效负载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小分子化疗药物,而且可以充当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保护层。ZIF-8的粒径等性能对于相应的生物医学应用非常关键,而如何实现ZIF-8功能性的精准调控将是实现其生物医学应用的重要挑战,基于此,本文就ZIF-8的制备机理、性能调控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和无机磁性粒子间因其特性的差异,较难进行均匀的复合与杂化,而原位生成法可以制得磁性粒子均匀复合的结构,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磁性复合粒子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综述.  相似文献   
9.
选用液体石蜡作为高温反应溶剂, 油酸和TOP(三正辛基膦)分别作为镉源和碲源的溶剂兼配体, 利用高温热解法一步合成了高质量的CdTe量子点. 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性能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溶液的浓度、配体的数量均对量子点的生长过程和光学性质有明显影响. 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CdTe量子点均为立方闪锌矿结构, 粒径范围为3~7 nm, 最大发射波长在570~720 nm范围内连续可调, 荧光量子产率最高达到65%, 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官启潇  郭和泽  窦红静 《化学进展》2021,33(10):1823-1840
纳米载体由于其纳米尺度带来的独特生物功能性,可通过特定设计在生物体内靶向递送各类抗肿瘤药物,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自肿瘤免疫疗法问世之后,各类纳米载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相结合,逐渐成为提升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细胞膜修饰的纳米载体作为一类新型仿生药物载体平台,可使纳米载体获得天然细胞膜的伪装修饰,将细胞膜的特定功能与生物特性转移至纳米载体,使其具有更强的抗免疫清除、血液长循环和肿瘤靶向等特性,同时降低纳米递送系统的免疫原性和细胞毒性,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尤其是肿瘤免疫治疗中可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通过结合免疫治疗的机理,对近年来各种细胞膜修饰纳米载体系统的制备方法、作用机制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相关探索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