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化学   909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56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2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Two new ent-kaurane-type diterpenoids,6β,7β,13α-trihydroxy-1α-acetoxy-7α,20-epoxy-ent-kaur-16-en-15-one(1)and 15β- hydroxy-6,7-seco-6,11β:6,20-diepoxy-1α,7-olide-ent-kaur-16-ene(2)were isolated from the Isodon nervosus,and the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982.
A new C21 steroid glycoside,11α-O-tigloyl-12-β-O-acetyl tenacigenin B 3-O-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 anosyl-(1→4)-3-O-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β-D-oleandropyranoside(1),named tenacissoside N was isolated from the stems of Marsdenia tenacissima.The structure of the glycoside was identified by HR-ESI-MS and NMR spectra.  相似文献   
983.
Two new furostanol saponins from the seeds of Allium cepa 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yt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n-BuOH extract from the seeds ofAllium cepa L.led to isolation of four furostanol saponins,two of which were new compounds,named ceparoside A(la)and ceparoside B(2a).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new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NMR,MS spectral data and chem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984.
A new alkaloid from Solanum cathayanu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new alkaloid compound I was obtained from Solanum cathayanum, a folk medicine of Hubei Province, together with a known alkaloid, orotic acid ethyl ester.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data and chemical methods, I was identified as 8-hydroxy-3-methoxy- 5H-pyrido[2, 1-c]pyrazin-5-one. Compound I can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NO in peritoneal macrophage of mice induced with LPS. The content of NO was determined by enzyme methods. 2007 Jun Zhi Wang.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on behalf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85.
羟基磷灰石/胶原/植物多酚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花色素、茶多酚等植物多酚为交联剂,采用低温原位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植物多酚(HA/COL/PP)复合材料。对材料的形貌、热稳定性、溶胀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植物多酚的加入使复合材料中各成分结合更紧密,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溶胀度。比较研究表明,添加原花色素对上述性能的改善更有效。为了考察加入植物多酚后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分别对羟基磷灰石/胶原/原花色素(HA/COL/PA)、羟基磷灰石/胶原/茶多酚(HA/COL/TP)复合材料进行了体外矿化能力研究,观察到两种材料的表面都形成了新的矿化沉积层,说明加入了植物多酚不影响复合材料的体外矿化能力。因而,羟基磷灰石/胶原/植物多酚复合材料是一种有潜力的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86.
为解决含水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联用过程中的谱带展宽问题,以高温正相色谱(HTNPLC)为第一维,室温反相色谱(RPLC)为第二维,分别建立了切割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HTNPLC-μRPLC)和全二维液相色谱(HTNPLC×RPLC)系统.样品首先在第一维(CN色谱柱)进行正相分离,第一维洗脱产物选择性地或者交替存储在十通阀上的定量环中,然后切换十通阀将定量环内存储的样品组分转移到第二维(C18色谱柱)进行反相分离.该系统降低了第一维切割组分在第二维柱头的扩散,提高了分离度以及分离效率.采用多环芳烃混合物和天然植物甘草提取液对该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87.
植物细胞在含羰基化合物不对称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用植物细胞催化含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转化的最新进展,并对底物结构和植物催化类型等影响反应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植物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需解决的问题.植物细胞不仅可以对映选择性地还原一些酮类和α-酮酸酯或β-酮酸酯类化合物中的羰基,而且可以催化醛类化合物的羰基进行不对称羟氰化反应,还可以区域选择性地转化一些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的碳碳双键等.不同植物的细胞或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细胞对底物的转化均具有不同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底物中取代基的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也影响不对称转化的结果,但空间效应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88.
研究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草莓和小麦中西玛津、阿特拉津、甲草胺、乙草胺、扑草净、禾草克和哒螨酮的残留量,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各组分回收率为76.08%-108.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9%~10.2%(n=6)。  相似文献   
989.
不久前,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科研人员经过近3年的刻苦攻关,一举攻克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国际难题,圆满完成食用植物油脂基因检测ISO国际标准研制的全部实验研究工作,其主要科研成果食用植物油脂中核酸提取纯化技术,在食用植物油脂中转基因成分检测和成分物种鉴别等方面已通过多家验证单位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90.
随着汞(Hg)污染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检测数据准确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原子荧光光谱法(AFS)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优点作为测汞的主流方法,然而部分植物样品中含量极低的汞难以被准确检测,适宜的分离富集方法很少。本文采用纳米二氧化钛(TiO2)动态分离富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的痕量汞,对分离富集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最优条件为:粒径25nm、过柱溶液pH中性、硝酸为洗脱液用酸、硝酸体积分数5%、洗脱液体积30mL。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汞的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0.27ng·g-1,精密度(RSD/%)7.2%,并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10014a(圆白菜)、GBW10015a(菠菜)进行检测,测定值均符合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