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4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2839篇
化学   4615篇
晶体学   119篇
力学   225篇
综合类   147篇
数学   1475篇
物理学   151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91.
碲氢化钠是一个用途广泛的磁试剂,自作为有用的去溴试剂以来,日益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关注,不断有文献报道它的合成及应用.例如能有效地还原卤代烃、硝基化合物、叠氮化合物和亚胺等.近年来,Katritzky报道了胺烷基化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此衍生物中的苯并三氮唑基是很好的离去基团,易被各种亲核试剂所取代.我们在前文中对硒氢化钠与胺烷基化苯并三氮唑反应生成二苄基二硒醚的合成进行了报道.本文用碲氢化钠与胺烷基化苯并三氮唑反应,结果生成还原产物N-取代胺.  相似文献   
92.
CeO2-La2O3/γ-A12O3催化还原SO2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eO2/γ-A12O3,La2O3/γ-A12O3和CeO2-La2O3/γ-A12O3催化剂,并用XRD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n(SO2)/n(CO)=1/3,载流气体为N2,气体流量为1L/min,催化剂用量为15g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催化CO还原SO2反应的性能,研究了催化剂的活化过程、催化活性和反应物配比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La2O3/γ-A12O3在催化还原SO2反应中的活化温度比单组分催化剂CeO2/γ-A12O3,或La2O3/γ-A12O3,下降了50~100℃,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这可以解释为由CeO2的redox反应与La2O3的COS中间物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所致。还对SO2还原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CeO2的redox反应所生成的单质硫是整个过程中COS中间物反应的重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对CeO2-La2O3/γ-A12O3催化CO还原SO2反应提出了redox-COS叠加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3.
富氧条件下具有FAU和BEA两种拓扑结构的CoH-FBZ选择催化CH4还原NO,显示出较CoH Y和CoH Beta机械混合催化剂更好的催化活性。应用吸附和程序升温脱附(TPD)方法研究了NO和NO+O2与催化剂表面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载体的拓扑结构直接影响N、O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稳定性。NO与O2在CoH-FBZ表面形成的吸附态 NOy及NO在CoH-FBZ表面形成的吸附态相对更稳定。CoH-FBZ的NO+O2-TPD脱附曲线在630K和660K形成两个NO2脱附峰,表明在CoH-FBZ表面形成了新的 NOy吸附中心,即可能有新的Co位产生,该新Co位与沸石催化剂CoH-FBZ中新强酸位协同作用,使CoH-FBZ表现出新的CH4-SCR催化特性。  相似文献   
94.
用冶金法、还原扩散法、共沉淀法制得了LaNiFe,并对其催化合成氨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扩散法,共沉淀法制得的LaNi_4Fe催化活性均比冶金法好。X—射线分析指出LaNi_4Fe在合成氨反应过程中变为Ni_4Fe和LaN。  相似文献   
95.
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具有优良的F-T反应性能。本工作利用原位Mssbauer谱辅以XRD技术研究了含有钾助剂的F-T合成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的结构与还原行为,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和第二金属组分(Mn,Zn,Mg)的影响。“纯”铁超细粒子催化剂在氢气中很容易经Fe_3O_4还原为零价铁。第二金属组分的引入,一方面阻碍了催化剂的还原,另一方面稳定了Fe~(2+)的存在而使其成为还原的主要中间相,这有利于反应条件下形成类尖晶石结构的活性相。对于Fe-Mn催化剂,上述效应随锰含量的增加而更趋显著。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在氢气中的还原能力依“纯”Fe>Fe-Zn>Fe-Mn>Fe-Mg的顺序递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铁与第二金属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96.
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和程序升温还原(TPR)以及过渡应答(TR)等动态手段研究Ni/Al_2O_3催化剂表面上CO氢化反应的活性位状况。结果表明, 催化剂表面存在两种类型的活性位。其中A位来自表面上的聚晶体Ni, B位来自Ni与载体Al_2O_3强相互作用形成的Ni-Al化合物。实验结果还表明, CO在两个活性位都有吸附, 但在有H_2参与的条件下, 会影响二个活性位上的CO吸附量。  相似文献   
97.
将薄膜浸渍聚集体(TFFA)模型用于描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中氧的扩散和反应过程,其中包括氧气在气体扩散层和反应层气体通道中的扩散,氧气在反应层薄膜中的溶解和扩散,氧在反应层浸渍聚休体中的扩散和反应以及电子和离子的传导,并根据PEMFC阴极的结构特点给出TFFA模型的数值解法。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一种检测偶氮染料中芳胺的新方法,对分散黄进行了在线(氢-钯)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出了芳胺组分,并对两种催化还原装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
在考虑了沸石分子筛中吸附、脱附、扩散和反应的特点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模拟沸石分子筛中扩菜反应的MonteCarlo方法。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证明了轰击频率λ代表了反应物气相压力,而吸附、脱附几率之比即为吸附平衡常数。同时,通过改变轰击频率λ和反应几率Pt,得到了吸附等温线和有效因子随Thiele模数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100.
杨雁南  陈义龙 《分子催化》1993,7(6):425-431
以Mossbauer谱为手段,研究了用于F-T合成的Fe/Zn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并考察了组成及制备方法的影响,同时还对其还原、碳化行为进行了探讨.发现锌对铁的还原有抑制作用,它能够稳定二价铁不被进一步还原.研究还表明,我们所研制的Fe/Zn催化剂是一种高分散度的铁锌化合物,室温下具有超顺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