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177篇
化学   1838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3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直线加速器驻波腔中的瞬态束流负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能加速器中, 随着单个束团和束团串中电荷量的提高, 当粒子束穿过加速腔的时候, 感应出的瞬态束流负载电压也越来越高. 但是, 在通常分析束流负载的时候, 往往对稳态束流负载研究的比较多, 而对瞬态束流负载的研究要相对少一些. 本文首先对束流负载的瞬态特性和束团穿过加速腔时高频源所看到谐振腔谐振频率的变化方式进行了分析, 然后又对两种情况下谐振腔的最优失谐条件进行了讨论, 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公式. 在第1种情况下, 当粒子束穿过加速腔的时候, 谐振腔的自然谐振频率能够及时地得到调节, 从而使高频源的电流与谐振腔的腔压同相, 以提高高频源的效率; 在第2种情况下, 当粒子束穿过加速腔的时候, 谐振腔的自然谐振频率保持不变, 不能被调节. 最后, 还对BEPCⅡ现有预注入器的预聚束腔、BEPCⅡ未来预注入器的两个次谐波聚束腔中的瞬态束流负载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万颖  王正  马建新 《分子催化》2002,16(2):153-160
贫燃发动机车(包括柴油机),因其能提高燃料的利用、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贫燃发动机的尾气富含氧,传统的三效催化剂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转化其中的NOx,因此开发新的催化剂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SiO2与Keggin杂多酸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经典酸化与乙醚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Keggin型杂多酸H3PMo12O40,并以SiO2为载体制备了经不同温度焙烧的负载型杂多酸样品,利用TG、DTA、IR、XPS、NH3-TPD等手段,对负载前后的杂多酸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iO2与杂多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载体对杂多酸酸性的影响,研究发现,SiO2载体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杂多酸的热稳定性,焙烧温度的升高,会显著降低杂多酸的酸性,并提出SiO2杂多酸的相互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汪勤慰  余涛 《分子催化》1995,9(4):262-270
以硅胶球为基质键合r-GOPS并各接枝上具有络合功能的三种配件,邻位氨基吡啶、间酰氨基吡啶及对酰氨基吡啶,再和TiCl4络合成固载化的Lewis酸催化剂,将这些催化剂进行缩醛、缩酮及酯化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活性,重复使用多次不失效。本文在合成此类催化剂的过程中利用热失重(TG)法及等离子光谱法(ICP)等检测方法对合成此类催化剂的第一步进行跟踪检测,得到键合反应,开环反应及络合反应过程中的键合量,开  相似文献   
16.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高活性,高选择性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在140℃、5.0Mpa氢压下,苯转化40%时,环己烯选择性达到85%左右。环己烯最高收率达到52.1%,用XRD、SEM、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摧化剂进行表征,XRD和SEM测试表明,RU-U-B/ZRO2属于非晶态,活性组分高度分散,XRD结果证实,在加氢过程中,非晶分解,RU晶化;温度愈高,RU晶化愈快,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与RU微晶的粒径有关,RU微晶粒径应控制在5nm左右,BET比表面积测定表明,ZRO2的负载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有利于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并可阻止RU微晶的长大,讨论了B和ZRO2对提高选择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H4SiMo12—nWnO40/SiO2的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合成H4SiMo12-nWnO40(n=0,6,12)的SiO2负载样品,XRD、TEM、LRS测定结果表明杂多酸在低负载量时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但仍保持Keggin 单元结构,然后随负载量的增加逐渐聚集成较大的晶粒。XPS结果显示杂多酸同载体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但负载化对杂多酸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负载化使杂多酸在载体表面分散而提高其对异丙醇脱水的催化能力,当杂多酸在载体表面聚集形成较大晶粒后活性不再上升。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负载样品同时具有B酸和L酸中心,异丙醇脱水催化反应发生在B酸位上。  相似文献   
18.
用于分离,富集贵金属的螯合树脂发展近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螯合树脂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洗脱性能.以及树脂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以活性炭为载体的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影响负载量的因素、负载催化剂的性质、吸附模型和脱附作用。总结了杂多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形态研究以及杂多酸与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化学键合作用的研究成果,展望了该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