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67篇
  免费   3432篇
  国内免费   7818篇
化学   15002篇
晶体学   449篇
力学   194篇
综合类   341篇
数学   2122篇
物理学   18109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700篇
  2022年   908篇
  2021年   1060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1033篇
  2018年   757篇
  2017年   994篇
  2016年   979篇
  2015年   1029篇
  2014年   1859篇
  2013年   1947篇
  2012年   1749篇
  2011年   1725篇
  2010年   1878篇
  2009年   1880篇
  2008年   1933篇
  2007年   1634篇
  2006年   1542篇
  2005年   1269篇
  2004年   1189篇
  2003年   1055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953篇
  2000年   850篇
  1999年   744篇
  1998年   593篇
  1997年   604篇
  1996年   574篇
  1995年   631篇
  1994年   517篇
  1993年   420篇
  1992年   427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320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钇(Ⅲ)-莫西沙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钇(Y3+)与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X)形成的配合物能显著地增敏莫西沙星的荧光强度,据此,建立了测定莫西沙星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8.5×10-10mol/L;莫西沙星的浓度在1.0×10-8~1.0×10-6mol/L范围内与配合物体系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1.0×10-6mol/L莫西沙星平行测定12次,RSD为1.1%。该法可用于测定尿样中的莫西沙星。对荧光增强机理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2.
亮菌甲素的荧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亮菌甲素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物质在四硼酸钠缓冲溶液 (pH 8.8± 0 .0 2 )介质中有很强的荧光性质 ,其激发波长为 2 81nm ,发射波长为 4 62nm ,亮菌甲素浓度在 0 .1~ 4 .5 μg·ml- 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F =79.4C +3.4 6,r =0 .9994 )。用荧光法测定片剂中亮菌甲素的含量 ,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943.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实验测定了聚苯乙烯磺酸钠在无盐和有盐的水溶液中,单体和激态缔合体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激态缔合体单体发射强度比I_E/I_M随外加盐种类、浓度和价态而变化.在相同盐浓度下,各体系的I_E/I_M次序为:KCl>NaCl>LiCl和CaCl_2>MgCl_2。 也研究了NaCl水溶液中聚电解质分子的荧光猝灭.结果表明:随外加盐浓度逐渐增大,聚电解质分子由类棒状向无规线团状转化,该状态有利于激态缔合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44.
汪秀智  王尔鉴  Fouassier  J.P. 《化学学报》1992,50(5):492-497
本文采用稳态和瞬态光谱方法研究了四种二苯基碘 盐(Ph~2I^+X^-)对蒽、芘、 的激发态的猝灭作用, 通过Stern-Volmer方程确定了它们的光致电子转移速度常数。结果表明Ph~2I^+AsF^-~6对荧光猝灭是最有效的, 猝灭过程是扩散控制的。比较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测定得到的猝灭常数, 表明猝灭是动态过程, 敏化剂与 盐间没有基态复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945.
尤进茂  朱庆存 《分析化学》1998,26(10):1196-1200
合成了3种新的荧光标记试剂:吖啶-N-乙酰氯,咔唑-9-乙酰氯和咔唑-9-丙酰氯。它们的最大发射降激发波长分别为430nm,368nm,和365nm。3种衍生化试剂与氨基酸形成的衍生物在pH6.5的条件下结合梯度洗脱程序在C18反相柱上对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46.
研究了邻、间、对 -氯苯甲酸钠并记录了这些化合物的 NMR和振动光谱。用能量合适的分子做了单点计算 ,确立了氯和钠对分子中电荷分布的影响 ,并对邻、间、对氯苯甲酸钠分别与苯甲酸钠以及邻、间、对氯苯甲酸做了比较。从各种不同的方法中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 ,且表明氯和钠影响了苯甲酸的芳香体系 ,氯和钠的影响特征取决于氯在环上的位置 ,并在碳原子上计算的形式电荷和它的化学位移之间提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检测鼠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谱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全扫描法及特征离子监测技术,建立了毒鼠强和氟乙酰胺的标准质谱图库。利用有机溶剂直接萃取与FT-IR和GC/MS的结合,建立了混合组分原形物中毒鼠强和氟乙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对7份实际样品的鉴定获得满意的结果。建立的方法为侦破案件提供了快速、灵敏、准确、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48.
采用水相法合成的CdTe半导体纳米粒子作为能量给体, 通过Schiff碱反应将单链DNA连接到表面.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法制取的Au纳米粒子作为能量受体, 通过Au—S键将单链DNA连接到表面. 通过DNA链间的杂交, 构建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FRET). 测定了CdTe-DNA、 探针体系和探针体系+目标DNA的荧光强度. 结果表明, 探针体系的荧光强度最弱, 加入目标DNA后, 体系荧光增强, 表明该体系的构建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49.
考察了阳离子、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水杨酸-2’-乙基己基酯(EHS)的吸收光谱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荧光光谱. 结果表明, EHS可增溶在胶束中, 2’-乙基己基碳链朝向胶束内核, 而水杨酸基朝向胶束-水界面; 胶束环境有利于EHS分子对紫外光的吸收和分子内氢键的形成, 从而使ESIPT 荧光显著增强, 激发态分子以发射可见光和非辐射去活化方式衰减; 并根据EHS和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和大小, 解释了EHS分子在胶束中的结合位点, 荧光猝灭和酯水解的光谱测量进一步为此结合位点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50.
掺杂铕和铽的卤硼酸盐荧光体的制备及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空气中合成了一系列掺杂稀土离子的卤硼酸盐荧光体, 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和基质组成对稀土离子共掺杂的荧光体发光性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Eu3+和Tb3+共掺杂的体系中存在电子转移, 因此出现了Eu3+, Eu2+和 Tb3+共存于同一基质共同发射的现象. Ce3+对Eu2+和Tb3+具有敏化作用, 可增强其发射强度. 基质的组成对稀土离子的发射峰位和发射强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