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化学   944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二苯碳酰二肼极谱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2.
本法利用单缝石英管,提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并降低测试成本。方法用于大米、蒜头、茶叶中硒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儿茶素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是世界上传统三大饮料之一。到目前为止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经过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5 0 0种左右 ,其中有机化合物约有 4 5 0种以上。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儿茶素类物质具有增强血毛细管的活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直接的抗氧化和抗衰老等作用。所以 ,茶叶被认为是一种优良的天然保健品。对于儿茶素物质测定方法的研究 ,从过去采用的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到使用气相色谱法分离、鉴定 ,近年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分离、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效果、重现性及回收率均好 ,而…  相似文献   
94.
茶叶是大众青睐的健康饮品之一,但茶叶在机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容易混入茶梗和昆虫异物,污染茶叶、影响其质量安全,是未来应防范和检测的重点。X射线成像技术,根据食品基质和异物的密度差实施检测,广泛适用于金属异物并延伸至高密度塑料,但对于茶梗、昆虫这类低密度有机异物尚不适用,所以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和方法。针对片状茶叶重叠、遮掩异物的问题,提出了电磁振动上料辅助近红外光谱和荧光图像的检测方案,进行绿茶中的内源性异物茶梗和外源性异物昆虫的在线检测研究。通过电磁振动上料辅助近红外光谱和荧光成像系统,采集了600~1 050 nm范围的近红外光谱600条和RGB-N四通道图像各65幅。采用451条光谱进行建模,其余149条光谱作为预测集,评估模型的性能,比较了去趋势(Detrending)、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变权重正态变换(VSN)、迭代自适应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airPLS)、不对称最小二乘法(ALS)、光程估计与校正(OPLEC)等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其中OPLEC能较好地消除散射效应,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的正确识别率由78%提...  相似文献   
95.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快速测定不同茶叶中草甘膦、氨甲基膦酸及草铵膦的方法。样品用0.05 mol/L NaOH提取,并以HCl调节pH值,Oasis HLB小柱净化除杂,氯甲酸-9-芴基甲酯(FMOCCl)柱前衍生反应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本方法在5~1000μg/L浓度范围内,不同茶叶基质中草甘膦、氨甲基膦酸、草铵膦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0.1,0.4和4 mg/kg添加水平下,不同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中3种化合物回收率均介于72.1%~10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9.8%之间(n=6),方法定量限(LOQ)在0.03~0.08 mg/kg之间(S/N=10)。本方法稳定,简便,灵敏,能够满足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96.
<正>不久前,欧盟公报发布(EU)No1295/2014号法规,修订了(EC)No669/2009法规的附件I,调整了2015年第一季度需要提高控制水平的进口非动物源食品和饲料清单。此次调整不涉及中国产品,对中国产品加强控制的种类仍为两种,一种是芥蓝,另一种是茶叶(不管是否加香料),抽检比例分别为50%和10%,抽检项目为农药残留。据悉,该清单每3个月调整一次,删除其中已完全满足法规要求的商品,添加需提高控制水平的商品。有关部门提醒:检验检疫部门应继续将农药残留作为今年一季度的重点监控项目,严格出口监控,确保此类输欧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相关输欧食品企业应继续强化内部管理,严把原料验收  相似文献   
97.
通过区域选择性方法制备了两种新型淀粉衍生物,分别为淀粉2-苯甲酸酯-3-(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6-(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和淀粉2-苯甲酸酯-3-(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6-(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将二者分别涂覆于氨丙基硅胶后用作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显示出特异的手性识别能力,其手性识别能力明显高于均匀取代淀粉衍生物——淀粉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取代基的性质及在葡萄糖单元上的位置对手性固定相的手性识别能力有较大的影响。一些未在商品化的手性柱Chiralpak AD上得到有效分离的手性化合物在所制备的固定相上得到了更好的分离。所测试的8对对映体在淀粉2-苯甲酸酯-3-(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6-(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上均得到了分离,因而此固定相的手性识别能力较强,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采用正交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诃子多糖的提取工艺,以诃子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以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工艺参数,响应面法做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8,提取温度69℃,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3次,各项指标相对误差均小于2%,应用响应面法可减少诃子多糖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99.
采用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原位快速鉴别茶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J  Zhang W  Zhou Z  Bai Y  Liu H 《色谱》2011,29(7):681-686
采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常温常压离子化技术——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建立了对茶叶中主要成分如茶氨酸、咖啡碱等的快速测定方法,通过特征的质谱信号离子,实现了对不同茶叶的快速鉴别。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在大气压下进行,无需对茶叶进行任何的样品处理,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实现了原位、快速、准确且高通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0.
茶叶样品(1.00g)用水5 mL湿润后加入50mL乙腈高速匀浆提取3min。混合物滤入已盛有固体氯化钠2 g的具塞量筒中,取上清液20.0mL于45℃蒸发至近干,加入乙酸乙酯环己烷(1+1)混合溶剂10.0mL溶解残渣后进行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流动相为上述混合溶剂,流量为4.7mL·min~(-1)。收集9~20min时间段的流出液,在45℃蒸至近干,加正己烷定容为5.0mL,供气相色谱分析。采用Rxi-5MS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和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所测农药的线性范围为0.02~0.50mg·L~(-1)。检出限(3S/N)在1×10~(-4)~2×10~(-3)mg·kg~(-1)之间。试验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83.2%~114.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9%~4.8%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