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0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551篇
化学   7231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131篇
数学   129篇
物理学   70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岳玮  何红梅  冯长君 《化学通报》2018,81(7):636-640
基于拓扑化学理论,原子类型电拓扑态指数(Mk)被用于表征18种三嗪噁二唑基吡唑衍生物的化学微环境。采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上述化合物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的抑酶活性(P_t、C_d)与Mk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它们的最佳三元QSAR模型的判定系数(R~2)依次为0.896、0.828,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_(cv)~2)依次为0.830、0.688。经R_(cv)~2、VIF、FT、AC等检验,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及预测能力。经训练集验证,上述模型均具有良好的外部预测能力。模型显示,影响Pt、Cd的因素既有不同的结构基团(-CH_3、-O-、-NH_2和芳环中-N=),也有相同的因素(芳环中-C=)。  相似文献   
992.
研究液晶性能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五氟苯基-2-三甲硅基乙炔为起始原料,合成了4—〔(4-正烷氧基—2,3,5,6—四氟苯基)乙炔基〕苯甲酸苯酚酯一类新型化合物。通过正交偏光显微镜观察研究。发现所得到的化合物是新型的单变向列型液晶。本文亦考察了端基对液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液晶分子结构及几何构象对液晶性质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4’—正烷氧基—2,3,5,6四氟联苯基—4—羧酸和4’—正烷氧基—2’,3’5’,6’—四氟联苯—4—羧酸的合成及其对位取代的苯酚酯等几类新型合物,通过正交偏光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它们的相变行为,初步的结果表明,在分子中引人全氟苯不利手液晶相的形成,而且全氟苯环在分子中所处的位置对液置液晶行为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联苯基中引入全氟苯环。  相似文献   
994.
以4-氰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在4-烷氧基/苄氧基苯甲脒结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5个4-烷氧基/苄氧基苯基四唑及17个新型2-取代-5-(4-烷氧基/苄氧基)苯基噁二唑类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1H NMR和MS对所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双子叶油菜和单子叶稗草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95.
含吡唑基的1,5-苯并硫氮杂衍生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苯基-3-甲基-5-苯氧基-吡唑-4-甲醛和1-苯基-3-甲基-5-对甲苯氧基-吡唑-4-甲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苯乙酮(取代苯乙酮)发生羟醛缩合,合成出10种新型含吡唑基的查尔酮;再用此查尔酮与邻氨基硫酚在冰醋酸中反应,合成了10种新的1,5-苯并硫氮杂,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认,同时测定了化合物6c的晶体结构.化合物6c属单斜晶系(Monoclinic),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1793(2)nm,b=1.1907(2)nm,c=1.8726(4)nm,α=90°,β=104.71(3)°,γ=90°,M=522.04,V=2.5432(9)nm3,D=1.363Mg/m3,Z=4,F(000)=1088.  相似文献   
996.
合成了用作外周苯二氮受体潜在的选择性配体的N,N-二乙基-2-(4-碘苯基)-6-三氟甲基-咪唑并[1,2-a]吡啶-3-乙酰胺(ITFZOL).其放射性标记物[125I]ITFZOL通过碘脱锡化反应制备,放化得率75%~85%,比活度大于76GBq/μmol.小鼠尾静脉注射[125I]ITFZIOL后,放射性集中分布于肾上腺、肺、肾、心、嗅球和小脑等外周苯二氮受体高密度区域.预先给与外周苯二氮受体选择性配体PK11195明显减少外周苯二氮受体高密度区域放射性分布,提示[125I]ITFZOL对外周苯二氮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亲和性.生物活性数据表明,[125I]ITFZO是一种潜在的选择性外周苯二氮受体单光子放射性配体.  相似文献   
997.
从兰科植物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echt.)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2个新的茋类化合物5-(2,3-二甲氧苯乙基)-6-甲基苯并[d][1,3]二氧戊环(1)和10,11-二氢-2,7-二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二苯并[b,f]噁庚英(2). 药理活性实验结果证明, 化合物2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在pH为5.3~6.8的Britton-Robinson(BR) 缓冲溶液中, 头孢噻肟钠(CFTM)与HgCl2形成摩尔比为1∶1的螯合阴离子, 它能进一步与结晶紫、甲基紫、乙基紫、亮绿、碘绿、甲基绿和孔雀石绿等碱性三苯甲烷类染料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 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 最大RRS峰分别位于367, 367, 340, 367, 340, 340和340 nm附近, 在一定的CFFM质量浓度范围内散射强度与头孢噻肟钠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用结晶紫、甲基紫、乙基紫、亮绿、碘绿、甲基绿和孔雀石绿体系测定头孢噻肟钠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3σ) 分别为0.0090~3.5 μg/mL和2.7 ng/mL, 0.0092~3.5 μg/mL和2.8 ng/mL, 0.013~3.5 μg/mL和4.0 ng/mL, 0.010~3.5 μg/mL和3.1 ng/mL, 0.011~3.5 μg/mL和3.4 ng/mL, 0.012~4.0 μg/mL和3.5 ng/mL以及0.016~3.5 μg/mL和4.7 ng/mL, 其中以结晶紫体系灵敏度最高. 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对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离子缔合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 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 据此发展了用HgCl2和碱性三苯甲烷类染料的灵敏、简便、快速测定痕量头孢噻肟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巨正则统计系综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吸附方式下纯硅MCM-22型分子筛ITQ-1上苯与丙烯分子的吸附行为. 分子筛内吸附质粒子云分布模拟结果显示, 苯和丙烯主要吸附在超笼和十元环孔道内, 其中丙烯分子几乎充满了孔道内部大部分区域, 在链接超笼之间的十元环窗口也充满了丙烯分子, 而苯分子在超笼内和十元环孔道内的吸附却较为分散、均匀. 丙烯与分子筛之间相互作用能高于苯与分子筛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使苯分子吸附相对丙烯分子更为稳定. 温度变化对分子筛上丙烯吸附远大于对苯吸附的影响, 100 kPa时温度由298 K升高至443 K导致丙烯分子吸附量迅速减少, 而对苯分子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ITQ-1分子筛上存在苯和丙烯分子的竞争吸附, 使两者吸附相互作用能最可几分布朝着折中方向移动. 苯与丙烯在分子筛内吸附等温线的模拟结果表明, 在温度较高、压力较低时, 丙烯的吸附量小于苯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000.
王开亮  汪清民  黄润秋 《有机化学》2008,28(10):1826-1829
以吡咯为起始原料, 以三氟氧钒(VOF3)氧化偶联重排反应为关键步骤, 经过7步反应, 合成了结构骨架全新的14-羟基菲并[9,10,3’,4’]吲哚里西啶化合物8, 总收率为55%. 采用1H NMR, 13C NMR, IR, MS和HRMS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初步的抗烟草花叶病毒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目标化合物8对烟草花叶病毒无明显抑制作用, 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中间体9-氧代-14-羟基-14a-甲氧基菲并[9,10,3’,4’]吲哚里西啶化合物7却表现出了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