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9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3253篇
化学   6181篇
晶体学   85篇
力学   118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1155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SPEPt电极以及SPEAu-Pt电极上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表明,此类电极的电化学特性与光滑Pt电极一致:CO2在氢原子吸附电位区0~250mV(vs.RHE)处,可与电极上化学吸附的氢反应,生成还原态的CO2,通过线性扫描,还原态CO2即发生一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阳极剥离).在SPEPt系列及SPEAu-Pt系列上CO2的电化学行为表明,当SPEPt系列上Pt的载量为2.5mL的0.01mol·L-1H2PtCl6的Pt时,对还原态CO2的电催化活性最好,当Pt的载量相同时,在SPEAu-Pt上,催化剂对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比SPEPt电极更强,这是由于预先沉积的Au对后沉积的Pt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合成了两种假冠醚型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对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对Ag^ ,Pb^2 ,Hg^2 表现出良好的吸附特性,且聚合物B的吸附能力优于聚合物A。吸附实验表明,除冠醚氧原子参与配位外,-CH2OH的氧原子亦参与了配位。聚合物B对Ag^ 的吸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氧化还原现象,Ag^ 被还原为Ag^0,而聚合物分子中的-CH2OH被氧化成为-COOH。已初步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本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33.
Copolymer of styrene-divinylbenzene in bead from was made by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After chloromethylation and amination,five kinds of polymeric amines were thus obtained.These polymers were reacted with palladium chloride,and were then reduced.The polymer-supported catalysts synthesized above were used to catalyze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mesityl oxide under reaction conditions of 80℃ and 10kg/cm^2,using methanol as a solvent.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MIBK(methyl isobutyl ketone) formation sele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were examined.  相似文献   
34.
王立军  马东阁 《发光学报》1998,19(3):254-256
采用BMPPV:PVK的混合物作国源介质,将其按一定比例溶于氯仿中,并旋涂在具有99.5%的反射率的DBR上,其上蒸发300nm的银膜,形成了面发射型微腔结构,其中DBR在入射腔面,银膜为反射腔面,在激发波长337.1nm,频率20Hz脉宽10ns的氮分子激光器泵浦下,光谱明显等窄化,出现460nm和530nm两个比较强的发光峰,主峰国460nm半宽度为7nm。  相似文献   
35.
36.
Using the ligand pyridazine-3,6-dicarboxylate (H2pzdc), a coordination polymer [Cd2(pzdc)2(H2O)4]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thermal analysis, I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etragonal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I41/a. 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 are: a=1.470 6(4) nm, c=1.489 8(6) nm, V=3.222 0(19) nm3, Z=16, μ=2.725 mm-1Dc=2.594 g·cm-3R1=0.017 8, wR2=0.044 6. In the complex, the cadmium(Ⅱ) ions with the eight-coordinated dodecahedral geometry are linked by the pzdc ligands to generate one-dimensional chains, which are associated into the three-dimensional architecture via O-H…O hydrogen bonding. CCDC: 658853.  相似文献   
37.
聚苯乙烯磺酰氯和聚苯乙烯亚磺酸盐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36篇文献,包括作者近年的工作,综述了聚苯乙烯磺酰氯和聚苯乙烯亚磺酸盐的合成方法和这些功能基化聚合物在有机合成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聚对苯撑乙烯(PPV),并提出了有关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构造研究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39.
以增韧环氧树脂(TEP)和蓖麻油聚氨酯[PU(CO)]形成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两网络间具有一定数量的交联点,在一定组成下,该IPN的tanδ-T曲线半峰宽达100℃,tanδ最大值接近1,阻尼性能良好。形态研究表明,该IPN既有增韧环氧树脂本身的两相结构,又有IPN的两相结构。  相似文献   
40.
蒋云波  李欢欢  陶冶  陈润锋  黄维 《化学进展》2019,31(8):1116-1128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聚合物,不仅具有小分子TADF材料高的激子利用效率特性,而且还具备分子多样性好、可溶液加工、低成本、以及易实现大面积柔性器件等诸多优势,在近几年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TADF聚合物分子设计原理、器件结构及发光机理出发,依据TADF聚合物的构筑方法不同,概括了其结构设计策略,详述了各种类型TADF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光电性能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TADF聚合物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