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4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3142篇
化学   5912篇
晶体学   70篇
力学   118篇
综合类   118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57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PEG (Polyethylene Glycol)-grafted nano-titania has been obtained in a one-step procedure using 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 as the coupling agent and dibutyltin dilaurate as the catalyst in toluene at 80℃ and characterized qualitatively by FTIR and quantitatively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 comparison of nano-titania with two other commonly used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nano-silica and nano-alumina, is made, revealing that reactivity order is nano- silica 〉 nano-alumina 〉 nano-titania in view of PEG grafting. Possible mechanism of PEG grafting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2.
(甲基)丙烯酸酯的基团转移聚合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正> 基团转移聚合方法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本文来用丙二酸二乙酯的硅烯醇醚类引发剂3-乙氧基-3-三甲基硅氧基丙烯酸乙酯 (CH_3CH_2O_2CCH=C(OCH_2CH_3)OSiMe_3)和亲核型催化剂四乙基二氯化氢氨((CH_3CH_2)_4NHF_2)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和丙烯酸甲酯(MA)的基因转移聚合。得到了近  相似文献   
43.
本工作对N-苯基-N'-乙基呱嗪作为酮/胺光引发体系中组分之一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特殊的胺类化合物虽包括二甲基苯胺和三乙胺两个部分,但它和酮类相组合形成的光引发体系只有较低的尤引发速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加入酸类化合物使其中一个胺发生季胺盐化,用以改进光引发效率来进一步证实文中所讨论的机制。  相似文献   
44.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 ,采用固液联合致孔方式 ,通过一步悬浮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双孔高分子球形载体 .经化学修饰后 ,得到含二乙胺羟丙基的阴离子交换剂 (介质A) .优化了制备条件 .并与用相同方法制备的但仅含有机溶剂致孔剂的介质B进行了比较 .介质A和B均具有较高的静态吸附容量和机械强度 .由于介质A内含有流动相可以对流通过的大孔 ,因此其动态吸附容量远高于介质B ,并且在较高的流速下表现出较好的色谱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45.
设计并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 (ATRP)合成了核壳型多羟基多臂星状超支化聚合物刷 .以 2 溴异丁基酰溴封端的超支化聚 (3 乙基 3 羟甲基氧杂环丁烷 ) (HP Br)作为大分子引发剂 ,采用Cu(I)Br和N ,N ,N′ ,N′ ,N″ 五甲基二乙基三胺 (PMDETA)催化体系 ,在丁酮与丙醇的混和溶液中 ,通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ATRP溶液聚合 ,得到了一系列含有大量羟基的多臂星状超支化聚合物刷 (HP g PHEMA) ,并考察了其羟基的活性 ,发现羟基还可以与苯甲酰氯发生反应 .产物的结构和热性能用1 H NMR、FTIR、GPC、TGA、DSC等进行了表征和测试 .  相似文献   
46.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曲荣君  马千里 《应用化学》1995,12(2):117-118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曲荣君,马千里,郑秀丽,孙言志(烟台师范学院化学系烟台264025)关键词壳聚精衍生物,制备,吸附壳聚糖(CTS)是重金瞩离子的吸附剂 ̄[1,2],由于壳聚精分子中的-NH_2在pH较低的水溶液易形成而使CTS溶于水,造...  相似文献   
47.
洪春雁  潘才元 《化学通报》2003,66(12):807-814
介绍了稳定自由基聚合的反应原理、引发剂设计,以及用稳定自由基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的几种方法:连续加料法、双官能团引发剂法和一步法。对于光引发聚合的原理及硫自由基的稳定性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崔铮  相艳  张涛 《化学进展》2007,19(4):583-589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生物相容性、环保以及价格低廉等特点。作为一种碱性高分子膜材料,近年来已成为聚电解质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固体聚合物电池用膜的研究现状,其改性工艺主要包括共混、化学改性、质子酸掺杂、无机盐掺杂等方法,比较了各种工艺处理后壳聚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性能差异,并就壳聚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中离子传导机理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壳聚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性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9.
苯丙氨酸改性树枝状聚赖氨酸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双芴甲氧羰基赖氨酸(Di- Fmoc -Lysine)为支化单元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制备了一种树枝状聚赖氨酸.该聚合物表面活性氨基通过与芴甲氧羰基苯丙氨酸(Fmoc- Phe)反应获得表面完全替代的苯丙氨酸改性树枝状聚赖氨酸.产物的分子量和结构经MS和NMR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产物分子量单一,是一种潜在的理想非病毒治疗载体.  相似文献   
50.
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 (HMMM) 多元醇 丙烯酸酯 酸催化剂混杂聚合体系在高温下同时进行缩聚和自由基聚合并表现出协同效应 .体系中的活泼亚甲基在HMMM的催化下被空气氧化成过氧化氢物 ;过氧化氢物在酸催化下分解成自由基进而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 ,体系中存在固化加速的协同效应 ;同时体系中还存在热互补效应 ,丙烯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放出的热可以传递给缩聚反应 ,满足缩聚反应吸热的要求 .混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合金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 ,这是由于在混杂聚合过程中形成了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结构 .使用潜酸催化剂作为酸的来源 ,可以提高体系的储存稳定性 ;交联 引发剂的使用可以拓宽它的使用范围 ;对超枝化聚合物在混杂体系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