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53篇
化学   1036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51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2 毫秒
71.
铬系乙烯齐聚和聚合催化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铬系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该类催化剂齐聚和合的性能研究和应用,讨论了该催化剂长期引起争议的活性中心,活性价态,以及反应机理,并同时预测了铬系催化剂在工业和纳米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2.
Amphiphilic copolymer of 5-benzyloxytrimethylene carbonate (BTMC) with poly (vinyl pyrrolidone) (PVP)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sing immobilized porcine pancreas lipase (IPPL) or SnOct2 as catalyst. Hydroxyl terminated PVP, synthesized with 2-mercaptoethanol as a chain transfer reagent, was employed as a rnacroinitiator. 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GPC, ^1H NMR and IR. Increasing the BTMC/PVP-OH feed ratio ([B]/[P])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Mn of corresponding copolymers and the decrease of Mw/Mn. Immobilized enzyme has comparable catalytic activity to SnOct2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  相似文献   
73.
单向应力条件下松弛时间率相关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向拉伸实验研究和内变量理论 ,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的一维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 .对两种粘弹性材料 ,即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作用下的拉伸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加载速率相关 ;对材料的应力应变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 ,材料的松弛时间具有很强的应变率相关性 ,当应变率发生数量级变化时 ,材料的松弛时间也发生数量级的变化 .采用内变量理论 ,导出了在单轴应力条件下松弛时间率相关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的迭代形式 ,并给出其收敛条件 .当采取一次迭代形式时 ,本构关系退化为松弛时间率相关的Maxwell模型 .数值拟合的结果表明 ,一次迭代形式的本构关系就可以很好地拟合和预测实验结果 .  相似文献   
74.
An eficient liquid-phase synthesis of isoxazolines through a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is described.Soluble polymer-supported acrylate reacted with nitrile oxides generated in-situ,followed by cleavage from the support giving corresponding isoxazolines in high yields and excellent purities.  相似文献   
75.
A series of new hyperbranched poly(aryleneethynylene)s a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olycyclotrimerizations oftetraynes(Ⅰand Ⅱ)with aliphatic monoynes(A-C)catalyzed by tantalum-,niobium-,and cobalt-based catalysts.All thereactions proceed smoothly and soluble polymer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s(M_w up to 3.8×10~4)a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s(up to 97%).  相似文献   
76.
光降解性聚乙烯薄膜降解过程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含光敏剂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在光降解过程中降解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降解性聚乙烯薄膜在降解过程初期,降解速率很小,光敏剂显示抗氧化剂性能;降解24h后,降解速率迅速增加,直至薄膜破坏,光敏剂显示光引发剂性能。作为对比,同时研究了光敏剂和其它两种添加剂对聚乙薄膜光解速率的协同效应和两种添加剂体系显示的性能。  相似文献   
77.
超临界水中聚乙烯油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125mL间歇式高压釜反应器,在超临界水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聚乙烯比和水填充率对聚乙烯降解油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在超临界水中迅速降解,油收率可达90%以上;随温度从450℃提高到480℃,油收率从91.4%下降到61.7%,气体收率从1.9%提高到27.7%;在450 ℃反应时间从1 min延长到30 min时,油收率略有下降,油品中C7-11组分所占比例增大一倍。水/聚乙烯比和水填充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聚乙烯的降解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极性和非极性溶剂在聚乙烯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宇  李继定  陈翠仙  吕少华  张树华 《色谱》2002,20(5):411-414
 气相法研究小分子溶剂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快速、准确、方便的方法 ,可以测量多种小分子溶剂在聚合物中的溶解、扩散参数。通过气相法测定了 5种小分子溶剂 (正己烷、正庚烷、正癸烷、乙醇和水 )在固定液聚乙烯中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 ,运用vanDeemter模型进行数据处理 ,得到上述 5种小分子在聚乙烯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获得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极低密度聚乙烯与其它聚乙烯的共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结构角度,用DSC,WAXD,SAXS研究了聚乙烯(PE)家族中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与其它PE的互容性.HDPE/VLDPE是共晶互容的,以其大量无规部分“溶解”了HDPE的结晶缺陷部分,提高了HDPE的Tc,Tm,Xc,结晶峰半高宽变窄,晶胞参数随组成而有最低值.VLDPE与LLDPE结构极为相似,DSC及WAXD证明其共混物是共晶相容体系.LDPE/VLDPE的结晶度符合按组成的计算值,但晶胞参数a,b以及晶粒尺寸增大,DSC上有分别相应于两组份的两个Tm;VLDPE的Tc,Tm峰高之和高于按组份的计算值,LDPE的Tm,Tc则低于计算值.认为是正如LLDPE/LDPE,LDPE向充满整个体积的VLDPE中不断填入,以VLDPE为晶核而结晶,形成相分离的不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80.
论文针对中密度聚乙烯材料(MDPE),采用平板试样进行了I型疲劳裂纹扩展和单次过载下裂纹扩展试验.发现与金属材料类似,单次拉伸过载对聚乙烯(PE)的疲劳裂纹扩展有明显的迟滞作用,降低了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还通过变载荷刻线法获取疲劳裂纹扩展前缘的实际形貌和变化规律,对常规变载荷刻线方法进行了调整和验证,其修正方法对高分子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前缘刻线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观察发现含楔形塑性区的裂尖钝化是裂纹迟滞的主要原因.过载引入的塑性区内残余应力对裂纹迟滞也起了重要作用.论文利用Dugdale模型计算了塑性区尺寸,使用基于残余应力的Wheeler模型对过载迟滞进行了很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