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1篇
化学   734篇
晶体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物理学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91.
合成了铜(Ⅱ)与反式丁烯二酸根和2,2'-联吡啶形成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反射光谱和变温磁化率等研究,确定其组成为[Cu_2(fum)(bipy)_4][fum]·12H_2O,其中bipy=2,2'-联吡啶,fum=反式丁烯二酸根.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Cu_2(fum)(bipy)_4][fum]·12H_2O晶体属三斜晶系,P1(#2)群;晶胞参数:α=1.0697(2)nm,b=1.2820(2)nm,c=1.0470(3)nm,α=101.88(2)°,β=101.93(2)°,γ=79.41(1)°;Z=1,最终偏离因子R=0.033.分子为反式丁烯二酸根桥联两个Cu(Ⅱ)单元的双核结构,每个Cu(Ⅱ)具有畸变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配合物中存在弱的铁磁性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792.
用光电化学方法和UV-vis吸收光谱研究了PbS和Rul~2(NCS)~2(L=2,2'--bipydine--4,4'-dicarboxylicacid)复合敏化SnO~2纳米晶多孔膜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复合敏化比用PbS或RuL~2(NCS)~2分别单独敏化的效果好,不仅使电极的光吸收拓展到可见光区,而且复合敏化显著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并讨论了复合敏化电极的电荷传输机理。  相似文献   
793.
根据Ru(bipy)~3^2^+/Ru(phen)~3^2^+-C~2O~4^2^--Ce~Ⅳ(bi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咯啉)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该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出该反应的发光强度-反应时间曲线上升及下降阶段的反应速率常数、发光强度最大值及其出现的时间等。发光强度最大值及发光强度-反应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94.
用邻氨基苯甲酸和2,2′-联吡啶与氯化铕和氯化镧在溶液中反应,合成了混合混合稀土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均与配体形成配合物,在343nm紫外光激发下,在一定范围内,用不发光的La^3+离子取代邻氨基苯甲酸-2,2′联吡啶铕配合物中的Eu^3+离子,可以提高Eu^3+离子的特征发光强度,而对发射峰位影响不大,本文对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95.
赵永亮  赵凤英 《发光学报》2000,21(2):150-155
合成了以邻苯二甲酸、2,2’-联吡啶为配体,分别以Eu^3+-Tb^3+y离子和Eu^3+-La^3+离子为中心体的双核稀土配合物;在323nm紫外光激发与的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该两系列双核稀土配合物中,无 发光的Tb^3+离子还是不发光的La^3+离子,都对Eu^3+离子的发光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96.
何韫  朱文祥 《合成化学》1999,7(3):265-269
合成了稀土珉本甲酰三氟丙酮(BTA〈以L代表)和4,4’-联吡啶-N,N‘-二氧的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分别为Lal3L和LnL3L0.5。通过元素分析,IR、UV,荧光光谱和电导测试,对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97.
研究了马来酸酐与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及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络合物(acac= 乙酰丙酮) 催化马来酸酐(MA) 和环氧氯丙烷交替共聚的特征,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反应与单体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  相似文献   
798.
王鹏  袁艺  景晓燕  朱果逸 《分析化学》1999,27(11):1337-1340
用1H NMR和13C NMR谱研究了新型电化学发光探针六氟磷酸二(4,4'-二甲基-2,2'-联吡啶)·(4,4'-二羧酸-2,2'-联吡啶)合钌(Ⅱ)的立体结构,通过1H-1H COSY、13C-1H HETCOR谱对其氢谱和碳谱中的各谱峰进行了归属,并给出了氢谱和碳谱峰的化学位移值.  相似文献   
799.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异三核配合物,[Cu~2(phen)~2Cr(OX)~3NO~3]和[Cu~2(Mebpy)~2Cr(OX)~3]NO~3(phen表示1,10-邻菲咯啉,Mebpy表示4,4'-二甲基-2,2-联吡啶,OX表示草酸根阴离子).基于变温磁化率测量(4.2~300K)和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C~u~1·S~C~r+S~C~u~2·S~C~r)已推出交换积分J=35.18cm^-^1(Mebpy) 和J=30.24cm^-^1(phen),表明配合物中Cu(Ⅱ)和Cr(Ⅲ)离子间为铁磁偶合  相似文献   
800.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α=0.80284(8)nm,b=0.95993(6)nm,c=0.71660(9)nm,α=102.016(9)°,β=111.933(9)°,γ=101.650(8)°,V=0.4767(1)nm3,Z=1,Dc=3.21g·cm-3,F(000)=404,μ(MoKa)=98.77cm-1.晶体中存在反式平面型的(2,2'-bipyH2)2+阳离子和线性的I3-阴离子.晶体由[(2,2'-bipyH2)(I3)2]链堆积而成,同一层的链间存在N-H···I氢键,氢键键长N···I为0.349nm.用UV-Vis光谱和1H NMR谱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