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339篇
化学   226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邓桂胜 《有机化学》2004,24(4):286-288
在三乙胺存在下,鉮盐与苯硫基氯化物反应,然后与醛反应,产生相应的α-苯硫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构型以(Z)-型为主,产率良好.  相似文献   
102.
Ru_3(CO)_(12)均相和非均相催化1-庚烯氢甲酰化的研究李忠,张俊忠,李彦旭,阴丽华,王常有(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关键词羰基化,钌催化剂,均相催化,多相催化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上重要的均相络合催化反应之一,主要应用钴、铑...  相似文献   
103.
用原位变温 31P NMR和分子模拟研究了手性氮磷配体与金属钌的配位过程。首先确定了配体及其与金属的配合物的化学位移信号分别在δ=-13.0ppm和δ=48.2ppm。配位过程在293~343K温度范围内,相继生成四配位和五配位中间体。四配位体在 31P NMR上对应于30.8ppm和-15.0ppm的两个信号;五配位中间体对应于35.1ppm和-16.5ppm的两个信号;最后在343K,产物中只有六配位的配合物存在,其信号出现在48.2ppm。为了得到各种中间体的结构,用分子模拟方法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并比较了它们的构象能。计算结果表明,四配位中间体有两种构象,能量相差9kcal·mol-1,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于平衡状态。而五配位中间体只有一种绝对优势构象,尚有一个磷原子未参与配位。六配位的钌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优化结果显示,两个氯原子分别位于PNNP原子所构成平面的两侧。其构象能为162.0kcal·mol-1,其中键角能的贡献是112.5kcal·mol-1,而非键静电作用是-41.4kcal·mol-1,这表明分子内的静电吸引力对于形成完全配位产物是十分有利的,但是收敛的配体分子却承受了较大的键角张力。  相似文献   
104.
过氧草酸酯类化学发光是一类以多氯代水杨酸酯与草酰氯反应生成的草酸酯、过氧化氢和荧光剂为主要组成的化学发光体[1,2].它除了具有发光效率高,强度大,寿命长的特点外,还可以通过选择荧光剂调节发光的颜色.采用这类发光体系可制成多种化学光源.在草酸酯和荧光...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羰基化合物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4层分等级分类系统,通过支持向量机技术对羰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成功地进行了信息分类和提取,并与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对羰基类化合物红外光谱分类效果优于人工神经网络;另外详细探讨了表征酰胺类化合物的特征光谱峰片段对识圳伯仲叔酰胺的影响,证明了酰胺的N-H伸缩振动峰对识别伯仲叔酰胺贡献最大,为构建红外光谱智能解析系统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采用超声波技术合成了水合氧化钌/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Ru-MWNTs)前驱物,在150 ℃下热处理15 h后得到Ru-MWNTs。采用XRD及TEM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水合氧化钌以无定型态比较均匀地沉积在MWNTs上。在1.0 mol·L-1 H2SO4电解液中对Ru-MWNTs复合电极进行了电化学测试,循环伏安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其比容量为100 F·g-1,是MWNTs的6倍(MWNTs的比容量为15.5 F·g-1);本文还采用交流阻抗方法来分析频率与电容的关系,比较分析了MWNTs和复合材料的孔结构,表明在MWNTs中复合少量的水合氧化钌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充、放电速度。  相似文献   
107.
用P(SR)Cl_2和P(SR′)_3作n-酸配体,分别与Fe_3(CO)_9(μ_3-S)_2进行取代反应,得到6种新的一取代产物Fe_3(CO)_8(μ_3-S)_2L和3种新的二取代产物Fe_3(CO)_7(μ_3-S)_2L_2,并对它们进行了IR、~1H NMR和MS表征,测定了其中一种取代物Fe_3(CO)_8(μ_3-S)_2[P(SC_6H_5)Cl_2]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水溶性钌-膦配合物催化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中,相转移剂和表面活性剂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考察了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浓度以及影响两相界面性质的因素—水相和有机相体积比、有机溶剂的改变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转移剂可以促进反应进行,其中以季铵盐相转移剂最好;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地加快反应,其中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最佳,且分子中含有长链烷基者(如CTAB)效果更好,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较差;对于CTAB,其浓度的增加导致反应速度的明显加快,但CTAB浓度达到1.65×10-2mol/L之后,反应体系乳化严重,反应完成后,两相分离变得困难.而增加水相体积和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有利于转化率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9.
KF/Al~2O~3/PEG 4000(FAP)存在下氯仿的Michael加成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KF/Al~2O~3/PEG4000(FAP)存在下,氯仿可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中等产率的三氯甲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0.
N-杂环-3-N''''-苄氧羰基-β-氨基丁酰胺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诱导抗性的β-氨基丁酸(BABA)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8个新的N-杂环-3-N'-苄氧羰基-β-氨基丁酰胺类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经元素分析、1H NMR确证,讨论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