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106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01.
微波促进活性炭负载四氯化锡催化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缩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敏  袁霖  袁先友 《广州化学》2007,32(1):7-11
在微波辐射下,以活性炭负载四氯化锡(SnCl4·5H2O/C)为催化剂,不用溶剂,合成了乙酰乙酸乙酯乙二醇缩酮和乙酰乙酸乙酯1,2-丙二醇缩酮。以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缩合为模型反应进行优化,其优化条件是:负载量为20%的SnCl4·5H2O/C催化剂0.1 g,乙酰乙酸乙酯5 mL,乙二醇6 mL,微波辐射功率600 W,辐射时间2.5 min,产率达81.6%。产物经过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02.
微波辐射条件下季戊四醇杂二缩醛(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先友  张敏  袁霖 《有机化学》2007,27(12):1600-1604
在微波辐射下, 以活性炭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 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 将季戊四醇与醛(酮)缩合得到季戊四醇单缩醛(酮), 然后再与另一种醛缩合合成了9种季戊四醇杂二缩醛(酮). 产物经过元素分析, IR和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03.
以丁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活性炭负载硅钨酸(H4S iW12O40/C)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丁酮1,2-丙二醇缩酮。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为:丁酮200 mmol,n(丁酮)∶n(1,2-丙二醇)=1.0∶1.4,w(催化剂)=1.2%(以反应物质量计),反应时间1 h。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1.13%。  相似文献   
104.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合成缩醛(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了用南开牌D61,D72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由醛(酮)与醇直接反应制得了13种缩醛(酮)。反应在90~110℃左右进行,大多数反应产率均在90%以上。本文还对所有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物理常数测定。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4, 5-二(苯甲酰甲硫基)-1, 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与乙二醇反应生成其缩酮, 然后在亚磷酸三甲酯作用下偶联,最后水解, 首次成功地制得了四(苯甲酰甲硫基)四硫富瓦烯(TBMT-TTF)。用循环伏安法和UV-Vis光谱研究了有关电化学性质。为制备含羰基四硫富瓦烯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6.
通过甘露醇和环己酮的缩酮反应,合成了具有相选择性的新型糖基凝油剂-环己酮缩甘露醇。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分子筛用量、底物配比等多个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用量为12g、催化剂用量为0.8g、环己酮与甘露醇摩尔比为6.2∶1的条件下反应1h,产率为52%。对所制备的环己酮缩甘露醇的凝油能力测试表明,它可以凝固汽油、硅油等多种油类,柴油、汽油和硅油凝固的最小浓度分别为0.74(wt)%、2.70(wt)%和0.39(wt)%。  相似文献   
107.
报道标题化合物的NMR谱,利用1H,13C NMR和DEPT等技术确定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归属了所有质子和碳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108.
S_2O_8~(2-)/ZrO_2-Al_2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固体超强酸因其特殊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特性及高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许多重要的催化特性 [1] ,某些经特殊处理得到的金属氧化物 (如 Zr O2 、Ti O2 、Fe2 O3 等 )负载 SO2 - 4后可以成为固体超强酸[2 ] .有关 SO2 - 4/ Zr O2 系列固体超强酸的研究和应用报道较多[3 ,4 a,5] .夏勇德等[4 b,6 ] 报道用( NH4 ) 2 S2 O8浸渍无定形 Zr( OH) 4可制备超强酸性和催化活性比 SO2 - 4/ Zr O2 更强的新型固体超强酸 S2 O2 - 8/ Zr O2 .本文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 ,研制出新型固体超强酸 S2 O2 - 8/ Zr O2 -Al2 O3 ,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作探…  相似文献   
109.
吴建忠  甄志彬  张奕华  伍贻康 《化学学报》2008,66(19):2138-2140
报道了天然产物木榄醇甲的一种高效合成方法. 目标分子结构中的饱和碳链部分以廉价的化工原料4-羰基戊酸(国内俗称“左旋糖酸”或“果糖酸”)为起始原料合成. 经Wittig反应与间甲氧基苯甲醛相连接后, 对所形成的碳-碳双键进行环氧化并在苄位进行选择性脱氧形成关环前体. 关键的桥环部分结构的建立利用了由缩酮为烷化剂的分子内Friedel-Crafts反应.  相似文献   
110.
笼状β-碳苷酮衍生物的NMR研究及结构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β-碳苷酮为原料合成了4个新的β-碳苷酮的笼状缩酮衍生物,采用1H NMR、13C NMR、 DEPT及二维谱1H-1H COSY、HSQC、HMBC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和确证,并对它们的1H、13C NMR全谱给予了准确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