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987篇
化学   1753篇
晶体学   120篇
力学   96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81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硬脂酸钙包覆的纳米碳酸钙( CaSt-nano-CaCO3),并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出iPP/CaStnano-CaCO3和iPP/nano-CaCO3复合材料.与纯iPP相比,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随着CaCO3粒子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冲击性能也得到改善.相对于iPP/nano-CaCO3,iPP/CaS...  相似文献   
952.
流动相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中残留的矮壮素和缩节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ou X  Xu J  Chen Z  Zhu Y 《色谱》2011,29(3):244-248
以离子对试剂作流动相,采用离子对抑制电导检测法同时测定植物中残留的矮壮素和缩节胺。简单处理后的样品经过Dionex IonPac NG1保护柱和NS1分离柱,在流速为1.00 mL/min、淋洗液为1.00 mmol/L九氟戊酸(作为离子对试剂)-7%(体积分数,下同)乙腈时等度洗脱分离,能够快速稳定出峰,且被测物与其他干扰离子充分分离。矮壮素和缩节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1546和0.1714 mg/L,在1~1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重现性。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矮壮素和缩节胺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6.06%~104.6%和98.53%~103.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该方法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可以满足矮壮素和缩节胺常规的定性、定量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953.
在pH 8.71的Tris-HCI缓冲介质中,结晶紫(CV)与苯唑西林(OXA)结合,使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急剧增强并出现新的RRS光谱,最大共振瑞利散射峰位于380nm处,苯唑西林的浓度在0.08~0.8μg·mL-1范围内与散射强度(△1RRS)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苯唑西林的共振瑞利散射法,检出...  相似文献   
954.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技术具有极高的探测灵敏度与时间分辨率,是极端条件下高精度目标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由于该技术通过探测单光子级的回波能量实现对目标信息的三维重建,因此极易受噪声干扰,导致成像质量严重降低.基于高速电子门控的距离选通技术虽然可以有效抑制噪声,但存在参数设计依靠经验、目标检测区间窄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在宽目标检测区间条件下的目标信息提取及三维重建方法,首先通过对三维回波信息的获取机理及其概率模型进行分析,获取目标信息分布范围并通过算法门控提取有效信息;再采用高效的图像重建算法进一步提升三维重建的质量,从而具有比基于纯硬件的去噪方法更强的抑噪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在平均像素光子数仅为3.020,且信号噪声比仅为0.106的极端条件下,本文提出的目标信息提取方法可将信号噪声比提升19.330倍;再配合高效的图像重建算法,距离图像的重建信噪比相比于传统的互相关算法提升了33.520 d B,大幅提升了强噪声环境下高精度目标信息获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5.
在以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DMH)为配位剂的镀液体系中研究了金的电沉积工艺和电结晶行为。循环伏安曲线测试中,在-0.88 V附近出现了金的阴极还原峰,在一定的正向电势扫描区间内没有阳极氧化峰出现。计时电流法研究表明,金在玻碳电极上的电结晶过程符合三维连续成核生长模式。SEM和AFM观察表明,在DMDMH体系中获得的镀金层比DMH体系获得的镀金层结晶更为细小,平整性更好。XRD测试表明,在两种镀液体系中获得的镀金层都沿着(111)晶面择优生长。DMDMH镀液体系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56.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乳酸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过程,利用Ozawa方程和Kissinger方程研究了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和分子量增加,结晶峰向低温偏移,且峰形趋于平缓。求得分子量为2.6×104的聚乳酸的Ozawa指数m接近3,以异相成核的三维球晶生长为主,而分子量为14.3×104和19.2×104的聚乳酸的Ozawa指数m接近4,以均相成核的三维球晶生长为主,结晶活化能分别为-165.8kJ/mol、-82.1kJ/mol和-75.4kJ/mol。建立的"铰链"模型解释了不同分子量聚乳酸结晶活化能的显著差异,得到了聚乳酸分子量与结晶活化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7.
采用DSC测试了聚ε-己内酯(PCL)的结晶温度(TC)和熔融温度(Tm)。同时采用偏光显微镜(POM)探讨了结晶时间的影响,发现结晶时间的改变只能够改变其晶体的尺寸,对其结晶形态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最后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讨论了基底材料、溶剂和过冷度对PCL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底材料对PCL结晶形态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PCL在硅片上呈棒状,在云母和涂有碳膜的云母上呈树枝状。溶剂对PCL结晶形态的影响明显,其结晶形态的差别与蒸汽压有关。在不同的温度下PCL结晶形态都成树枝状晶体,且分枝宽度随着过冷度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958.
通过调节CaCO3晶须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 )/CaCO3复合物(F),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F的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CaCO3晶须的加入并未明显改变PPDO的晶体结构;随着CaCO3晶须含量的增加,PPDO的球晶形态和F的热力学性能均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59.
利用氨基酸结构描述符SVHEHS分别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竞争性抑制二肽、三肽、四肽序列表征后,建立结构与活性的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ACE抑制二肽模型的相关系数、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外部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781、0.327、0.792;三肽模型分别为0.805、0.717、0.339、0.817;四肽模型分别为0.792、0.553、0.393、0.630。研究表明,运用该描述符建立的ACE抑制肽MLR模型拟合、预测能力均较好,能较好解释ACE抑制肽的活性与结构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0.
聚乳酸/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熔融和冷结晶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LA)/纳米SiO2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该复合材料的熔融行为和非等温冷结晶行为;利用Jeziorny法和Mo法研究了PLLA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冷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PLLA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异相成核作用,使得PLLA基体的结晶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复合体系的熔融温度和熔融焓的变化与SiO2的加入量密切相关.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均可以很好地处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冷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