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化学   332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玉米支链淀粉在单糖、寡糖水溶液中的粘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乌氏粘度计和数字流变仪研究了玉米支链淀粉在单糖和寡糖溶液中的特性粘度和表观粘度.发现在稀溶液中,玉米支链淀粉的特性粘度随糖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浓溶液中,玉米支链淀粉的糖溶液的表观粘度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小分子糖对支链淀粉在糖溶液中的特性粘度和表观粘度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  相似文献   
82.
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稀溶液的粘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乌氏粘度计研究了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稀溶液的粘度行为,探讨了羧基含量对聚丙烯腈稀溶液偏离Huggins方程的异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羧基含量增加,溶液粘度偏离Huggins方程越严重,要准确测定聚丙烯腈树脂的分子量,必需适当提高其溶液浓度,避开偏离区域.  相似文献   
83.
使用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3,3′,4,4′-联苯四酸二酐(BPDA)、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4-APB)、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和反应性封端剂4-苯乙炔苯酐(4-PEPA)合成了设计分子量为5000的系列苯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低聚物,并使用XRD、DSC、TGA、FT-IR、DMA和流变仪等对低聚物的化学结构、热性能和熔体性能,固化后树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ODPA的低聚物具有低的熔体粘度和良好的熔体粘度稳定性,固化后的树脂具有很高的热失重温度,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高的断裂伸长率(>10%);基于BPDA的低聚物具有一定的结晶性,其结晶熔融温度与苯乙炔基固化交联温度相近,影响了材料的成型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84.
马雪飞 《物理实验》2000,20(4):24-26
用恩氏粘度计对某些油品的粘度值进行了实测及分析,并对该粘度的不确定度与非线性误差指标进行了评价,评判了该粘度计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5.
喻有理  王小力 《物理与工程》2000,10(5):24-25,39
本文从casson流体在毛细圆管作定常层流时的可测量参数--壁面切应力τw和流量Qc出发,定义表观粘度ηa和表观切变率γw,τw,ηat γa来描述casson流体在圆管内的定常层流,推导出壁面切应力和表观切变率满足的方程,得出此议程和casson方程的形式一样,表明可用毛细管粘度计间接得到casson流体的casson方程,分析其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86.
王文  刘志刚  陈钟颀 《计算物理》1998,15(6):687-691
对流体粘度的计算机模拟作了简单回顾;并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将在三相点附近的氩看成具有Lennard-Jones势能函数的球形分子,用自编程序对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87.
潘雁  程镕时 《应用化学》1999,16(6):102-0
自缔合平衡常数;支化高分子稀溶液粘度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8.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合成了一种在水溶液中具有与人体正常体温一致的相转变温度的共聚化合物.并从团簇理论出发,结合粘度数据推出了该共聚物在水中的动态接触浓度,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这一特殊共聚物在动态接触浓度以上水溶液中的自缔合行为,讨论了从动态光散射实验得出的该共聚物的表观流体力学半径大小及分布与浓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9.
合成了单官能团小分子物质封端的软硬段皆含羧基的脂环族水性聚氨酯(PU),研究了反离子种类、固含量、外加小分子盐/酸、pH值对水性PU的粘度、粒径、CMC和电导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软段分子量水性PU分散液pH临界值和CMC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随固含量升高,PU分散液体系粘度增大,当固含量为30wt%时,粘度比固含量20wt%的体系粘度增大约20倍;随小分子盐NaCl的加入,PU分散液电粘滞效应逐渐消失,电导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NaCl的加入/软段分子量提高,PU分散体系的CMC值减小,钙离子对PU粒子扩散双电层的破坏作用更加明显.随pH值的增大,PU分散液体系粒径减小,电导率则升高,随软段分子量提高,pH临界值增大,PU分散体对外加小分子酸存在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0.
薄膜润滑中双电层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考虑双电层效应的有限宽组合滑块薄膜润滑数学模型,并利用组合滑块与圆盘的滑动摩擦试验对双电层效应进行研究,利用实验结果修正了润滑过程中双电层效应的计算,给出电粘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薄膜厚度较薄的情况下,双电层效应使得流体的等效粘度随膜厚减小而迅速增加;随着膜厚增加,双电层的电粘度效应逐渐减弱;随着电场强度增加,双电层的电粘度效应增加,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双电层的电粘度效应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