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45篇
化学   750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物理学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杂质对碘化铊结构相变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2.
以简单酸铵盐为原料,采用不同的磷钼锑比,在控制反应温度70~80℃、溶液酸度2.5~3.0N的条件下,进行分步反应的方法,首次合成了以锑原子取代的钼锑磷杂多酸铵。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用pH滴定曲线、电子吸收光谱和X射线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性质。  相似文献   
83.
叶秀林 《大学化学》1993,8(3):12-14
季铵碱热消除反应常被认为遵循Hofmann规则,即倾向于生成最少烷基取代的乙烯。这种现象被解释为由于N的诱导,使与之结合的烷基的β-H酸性强弱有差别,β-H酸性强的烷基容易被消除。烷基是给电子诱导效应的基团,所以β-碳原子上被侧链烷基取代得越少,该碳原子上的β-H酸性越强。于是,反应的结果即主要形成最少烷基取代的乙烯。按这种理解的反应  相似文献   
84.
85.
56种中药内微量铝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4,5-二溴苯基荧光酮-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荧光法测定了56种中药内微量铝的含量.  相似文献   
86.
87.
姜小莹  孟志芬 《光谱实验室》2010,27(4):1343-1345
以自制的己二酰-1′,6′-双(4-卤苯肼)化合物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用(NH4)2Ce(NO3)6氧化体系氧化脱氢得3种己二酰-1′,6′-双(4-卤偶氮苯)化合物。产品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确证。产率在89%—93%之间。  相似文献   
88.
以四丁基碘化铵(BNI) 为有机催化剂, 碘单质(I2) 与偶氮二异庚腈(ABVN) 原位生成的碘代异庚腈为引发剂, 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的溶液聚合. 以甲苯为溶剂, MMA:I2:ABVN的摩尔比为200:1:1.7, 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对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 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诱导期, 当I2:BNI摩尔比为1:1时聚合反应的诱导期最短(1.7 h); 当BNI:I2摩尔比为0.25:1~2:1之间时, 聚合物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值十分接近, 分子量分布较窄, 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 多在1.2以下. 考察了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 四氢呋喃(THF)、 苯甲醚、 苯和甲苯5种溶剂中的聚合反应, 发现在苯和甲苯中聚合可控性最佳, Mw/Mn多在1.2以下; 苯甲醚和THF中聚合速率较快,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苯中的略宽. 以DMF为溶剂时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很宽, 聚合可控性差. 核磁共振分析聚合物为碘封端结构, 碘原子封端的聚合物链所占比为91.6%.  相似文献   
89.
90.
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在相同体系中可控合成了新颖有序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空心球,对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多种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反应时间、溶液中水和乙醇比例、搅拌和滴加速度对形成管状结构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纳米管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在醇水混合溶液中柠檬酸三铵晶体为细柱状形貌,其作为重要的结构导向剂为二氧化硅胶晶附着提供模板,从而形成管状结构,二氧化硅空心球也显示了相似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