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35篇
化学   1501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物理学   1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合成了两个酰腙类荧光探针1和2,在DMSO-H_2O(7∶3,体积比)体系中,两者分别在478 nm和460 nm处对Al~(3+)具有较好的荧光选择识别作用。Job's法、核磁滴定、质谱分析表明,探针1和2与Al~(3+)的配位比均为1∶2,且对Al~(3+)的检出限分别为9.58×10~(-8) mol/L和6.52×10~(-8) mol/L。同时提出了探针1和2对Al~(3+)的荧光传感机理。实际应用研究表明,探针1和2可用于河水和自来水中一定浓度范围内Al~(3+)的检测。  相似文献   
72.
采用水热合成法,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 控制反应参数, 成功地合成了粒径可控的球形TiO2纳米粒子和长径比、比表面积均比较大的纳米管. 用XRD, TEM, SAED和BET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为了测试产物的光催化性能, 以高浓度的硝基苯(NB)溶液为模拟水样, 进行了一系列提高降解效率的优化实验和光催化降解的对比实验. 通过对硝基苯溶液初始浓度、TiO2加入量和降解体系pH值等条件的考察, 得出硝基苯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0 mg/L, TiO2的加入量为0.4 g/L, 体系的pH值为6~7时, 降解效果最好;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 由于纳米管的大比表面积, 使得其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球形纳米粒子, 3 h后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 3.5 h左右硝基苯几乎被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73.
74.
周文富  孙贺琦 《有机化学》2003,23(7):705-709
应用简易的量化方法计算了20多种硝基苯衍生物中的64个芳环FMO位电荷密度 能S_(Ei)~(HO),用回归法建立了一个新的生物毒性评价方程,-lg LC_(50)=0. 6191log K_(ow)+0.1881S_(Ei)~(HO)+4.0894,应用所得方程,预测有机物的生物 毒性,方程对大多数化合物拟和很好。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有机物生物毒性同S_ (Ei)~(HO)和log K_(ow)密切相关,同化合物与酶的活性点复合或反应是生物中毒 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对二甲胺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的合成和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和2,4-二硝基苯肼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2,4-二硝基苯腙,利用红外、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中分子为平面型结构,偏离平面的最大的N(2) 原子距平面0.00351(2) nm;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晶胞内的分子沿c轴成锯齿型链,分子间有芳环堆积作用存在.  相似文献   
76.
The influence of both light and heat on the stability of nitrofurazone aqueous solution was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in either heating experiments or the exposure to light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degradation rate obeyed zero-order kinetics. The total rate constant ktotal caused by both light and hea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ktotal =kdark klight, where kdark and klight are the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s caused by heat and light, respectively. The klight can be expressed as klight=Alight*exp(-Ea,light/RT)*E, where E is the illuminance of light, and Alight and Ea,light both are experimental constants. The values of these kinetic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in the dark and upon exposure to three different light sourc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s of Alight and Ea, light varied with the light source. To save time, labor, and drugs, exponential heating experiments were employ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isothermal experimen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kinetic parameters obtained by exponential heating experiments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btained by isothermal experiments either in the dark or upon exposure to light.  相似文献   
77.
田添  连召斌  史合方  曹玲华 《有机化学》2005,25(9):1071-1076
L-鼠李糖为起始原料, 制备1-溴-2,3,4-三-O-乙酰基-β-L-吡喃型鼠李糖, 然后在甲苯中与Pb(SCN)2作用, 得到中间体2,3,4-三-O-乙酰基-α-L-吡喃型鼠李糖基异硫氰酸酯(1). 利用2,3,4-三-O-乙酰基-α-L-吡喃型鼠李糖基异硫氰酸酯易发生亲核加成的性质, 在不同溶剂中, 与取代的苯并噻唑胺(2a~2f)、取代的苯并噻唑肼(2g~2l)、氧化和非氧化的哒嗪酮甲酰肼(2m, 2n)以及取代的嘧啶胺(2o, 2p)反应, 合成了16种新的(氨基)硫脲类化合物3a~3p.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 1H NMR, LC-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对它们的生物活性做了初步测试.  相似文献   
78.
采用COMPASS力场和NVT正则系综的动力学模拟方法, 搭建了聚合度分别为10, 50和100的偏氟乙烯(VDF)/三氟氯乙烯(CTFE)交替共聚物, 对交替共聚物在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的(0,0,1)晶面上的吸附和结构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 结果表明, 在300~320 K温区, 聚合度为100的VDF/CTFE交替共聚物链对TATB晶体有理想的表面活性和吸附能力, 以train型构象平铺于TATB表面. 通过对聚合度为10的交替共聚物的多链体系在TATB表面吸附的MD模拟, 表明了VDF/CTFE交替共聚物具有非凝聚吸附的高表面活性特征. 对搭建的乙酸乙酯溶剂化的聚合度为50的VDF/CTFE交替共聚物在TATB晶体表面吸附的模拟, 实验证明了溶剂小分子能够降低共聚物链的吸附能力, 且链以tail型构象吸附于TATB表面.  相似文献   
79.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_(10)H_(10)N_2O_4)作为配体与碳酸钙在水中反应, 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和DMSO(二甲基亚砚)的混合溶剂中培养了单晶,其组 成为 [Ca_2(C_(10)H_8N_2O_4)_2(DMSO)_2(H_2O)_4]·2DMSO [C_(10)H_8N_2O~2- _4为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测字了单晶的结构,该单晶为黄色,属单斜晶 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0634(3)nm, b=1.7035(5)nm, c=1.2183(3) nm, β=106.180(5)°, V=2.1192(10)nm!, Dc=1.412Mg·m~(-3), Z=2, F(000) =944, μ=0.534m~(-1),GOF=0.867。所测单晶是以2-卷曲在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 的一个氧原子作为桥联的双核钙(II)配合物,两个Ca~(2+)均处于五角双锥的七 配位环境中,锥底为配体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三个配位原子,以及另一2-羰基 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的桥联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的配位氧原子,锥顶为一配位水和 一想位的DMSO分子,即溶剂DMSO也参也了配位,从晶胞结构看,晶体中除配位的 DMSO分子外,还有自由的DMSO溶剂分子,它们与配位水以氢键连接存在于晶格之中 ,在空间形成的二维网状结构。通过TG-DTG还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0.
在水中,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与硫酸铜反应,制得新配合物Cu(C10H8N2O4)(H2O)2(C10H8N2O42-为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并以水为溶剂培养了单晶,测试了晶体结构,该单晶为深绿色,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1297(1)nm,b=0.9824(8)nm,c=2.1973(3)nm,β=91.91(8)°,V=2.43749(8)nm3,Z=8,μ=1.817mm-1,Dc=1.743Mg·m-3,F(000)=1304,R=0.0264,wR=0.0654,GOF=1.052。其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Cu2+处于五配位的四方锥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1个三齿配体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二价离子的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2个水分子中的O原子,其中1个水分子的O原子处于四方锥的锥顶,锥底的配位原子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对该配合物所作的皿内抑菌试验和盆栽活体实验表明,配合物对小麦条锈病、白菜黑斑病及辣椒疫霉菌等分别有96%、89%、100%的抑制率,且有一定的助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