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化学   2557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丁新  刘国斌 《有机化学》1990,10(2):149-152
在某些金属盐存在下,醚可与酰氯反应生成酯,早期文献中对于此类反应曾有过报道,其中所用的金属盐有三氯化铁或氯化锌,其相对用量较大,酯的得率较差。其后,Alper等提出用第五族金属羰基化合物和酰氯,如Mo(CO)_4-RCOCl为试剂,进行醚的开裂;近期则有Pri-Bar等用Pd(Ⅱ)-R_3SnX-  相似文献   
22.
柠檬酸和乙酸酐混合溶液与盐酸西布曲明在80℃的水浴中加热30 min,反应后使溶液呈紫黑色,在330 nm波长处吸收最大,据此建立测定盐酸西布曲明的分光光度法.盐酸西布曲明的质量浓度在0.17~18.5 mg·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相关系数为0.998 9,表观摩尔吸光率为8.16×104L·mol-1·cm-1,检出限为61.5μg·L-1.用于曲美胶囊中盐酸西布曲明的测定,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相符,其相对标准偏差(n=6)值均小于0.5%.  相似文献   
23.
以U-14C-对氨基苯甲酸为前体, 通过酯化、缩合、还原和取代四步反应获得了A环14C均标记的丙酯草醚, 用PHPLC对其进行纯化. 采用HPLC-MS(ESI), MS(EI)和1H NMR验证了其结构, 通过HPLC(外标法)确定其化学纯度大于98%; HPLC-LSC和TLC-IIA两种方法分析表明, 其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 其比活度为1.089±0.011 mCi/mmol. 合成的化学收率和放化收率均为53%.  相似文献   
24.
1引言 左金丸是由黄连与吴茱萸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该药物具有泻火、舒肝、和胃、止痛之功效。方中主药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盐酸小檗碱;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吴茱萸次碱。2000年版药典标准采用回沉提取结合柱色谱洗脱,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没有监测吴茱萸活性成分的含量。国内已有几篇检测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文献报道,但是同时检测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次碱尚无报道。为了使左金丸的质量控制体系更完善,本实验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左金丸中上述2种药物主要活性成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26.
Isosarcophytol-A(1)是1982年首次从澳大利亚软珊瑚(Nephthea brassica)中分离鉴定的西松烷型(Cembrane)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为6,10,14-三甲基-3-异丙基-3E,5E,9E,13E-环十四碳四烯-1-醇,是Sarcophytol—A(2)的异构体,但有关1的生物活性试验和全合成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前文报道了以低价钛诱导的分子内二羰基偶联为环化方法,完成了天然大环二萜类化合物Cembrene—C的全合成和Sarcophytol—A(2)苄醚衍生物(3)的合成.本文报道以天然法呢醇4为起始原料,经区域选择性氧化、羟醛缩合等六步反应,合成了1的前体化合物11.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盐酸罂粟碱的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经过浓H2 SO4 酸化处理后的盐酸罂粟碱的荧光光谱特征 ,测定了盐酸罂粟碱与 β 环糊精的包络反应常数和热力学参数 ,且在1 0 6× 1 0 -7~ 3 1 8× 1 0 -6mol 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盐酸罂粟碱的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提出了在β 环糊精介质体系中测定盐酸罂粟碱含量的新方法。检测限为 3.2 0× 1 0 -8mol L。  相似文献   
28.
前文已报道由啶环桥联两个苯并冠醚的双冠醚的合成与性质。由于嘧啶环的刚性较大,能把两个冠醚单元固定在有效地协同作用位置,因此以它们作中性载体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类双冠醚的性质,我们合成了四种嘧啶环桥联两个脂肪族冠醚的双冠醚,并经元素分析、IR、′HNMR鉴定。  相似文献   
29.
采用双表面活性剂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混合物)分解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nLa+nCo)/(nLa+nCo+nZr)和不同温度焙烧的系列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La-Co-Zr-O。运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CO和C3H8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组分配比和焙烧温度等参数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108~266 m2·g-1)和分布集中的孔径(3.4~3.9 nm),Zr含量较高的样品比表面积较大。XRD结果表明,样品中的活性组分钴物种主要以Co3O4形式存在;XPS和H2-TPR结果表明,样品中可还原的晶格氧的数量、活动度以及表面钴原子浓度均与催化剂对CO和C3H8的氧化性能密切相关。原子比为0.5的样品中,较多的晶格氧易于在相对低温下还原;而原子比为0.7的样品表面钴原子浓度较高,这使得两样品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经650 ℃焙烧的样品仍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108 m2·g-1)和分布集中的介孔孔径(最可几孔径约3.8 nm),且催化活性下降幅度也很小,表明该系列介孔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抗烧结能力和介孔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本文研究了新型聚芳醚酮与热致性液晶高聚物(PEK-C/LCP)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LCP的加入,PEK-C的熔体粘度降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共混物熔体流动活化能从223.5KJ/mol降为102.2KJ/mol。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纯PEK-C的218℃降为199℃;除模量增加外,其它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同时利用SEM观察了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未发现有LCP微纤维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