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132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14篇
物理学   3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21.
22.
采用一锅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铈锆物质的量比的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用TGA研究了其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Raman光谱、H2-TPR、XPS、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还原性能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铈锆固溶体对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e/Zr物质的量比增加,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的CO_2高温分解活性先增大后减小。Ce/Zr物质的量比为1的Ce_(0.5)Zr_(0.5)O_2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多的晶格缺陷和氧空穴,氧迁移能力强,催化活性高,而Ce/Zr物质的量比为3的Ce_(0.75)Zr_(0.25)O_2催化剂具有相对稳定的氧空穴数,循环稳定性好。循环反应后,所有的催化剂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烧结,且富锆固溶体发生了相分离,这可能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23.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草酸溶液中制备了孔径约为100nm的多孔氧化铝(AAO)模板。利用此模板在不负载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利用热CVD装置制备出片状碳纳米薄膜,并对此片状薄膜做了SEM,TEM显微观察和EDS能谱分析,对其形成条件和生长机理等方面做了探讨分析,为在氧化铝模板上生长包括管状、片状、棒状等形状的碳纳米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基元步骤与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压釜对Fe2(SO4)3、Al2(SO4)3、MgSO4、CaSO4、Na2SO4及K2SO4等六种硫酸盐与正庚烷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进行了热模拟实验。研究发现,400℃时Fe2(SO4)3、Al2(SO4)3和MgSO4都能与正庚烷发生强烈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主要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硫化物、硫化氢、炭以及硫醚、硫醇、噻吩等有机硫化物;而相同条件下CaSO4、Na2SO4及K2SO4参与TSR的程度则很低。根据六种硫酸盐与正庚烷反应后气油固三相产物的分析结果,探讨了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基元步骤与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5.
吡啶-2,6-二甲酸(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H2DPC)是一个灵活多变的刚性配体,能提供N原子和O原子与过渡、非过渡和稀土金属离子鳌合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在催化、磁性、发光和医药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H2DPC与Ni^2+和Cu^2+形成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已有文献报道,但有关该类配合反应热动力学研究来见文献报道。本文用微量热法分别对NiCl2和CuCl2与H2DPC的液-液反应进行了热动力学研究。其结果可为这类配合物的反应机理研究和制备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6.
于波  张平  张磊  陈靖  徐景明 《中国科学B辑》2008,38(6):550-556
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是近年来国际上核能制氢计划的研究热点课题,除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A)发明的碘硫(IS)循环和东京大学发明的UT-3循环外,作为最简单的热化学循环制氢体系,氧化物体系热化学分解水制氢近年来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铁酸盐,经高温煅烧使其形成了初始分解温度仅为839Y3的高活性氧缺位铁酸铜(CuFe2O4-δ),设计并开发了两步骤热化学循环制氢反应试验装置.利用XRD,DTA—TG,AAS和GC等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对制备出的氧缺位铁酸铜样品的结构、性质、化学组成及氧缺位程度占值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CuFe2O4-δ分解水制氢过程和循环性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7.
将六水氯化钐,水杨酸与硫代脯氨酸3种物质一起反应,制得了一种新的稀土三元固体配合物[Sm(C7H5O3)2(C4H6NO2S)].2H2O(s)。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其结构与组成。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水杨酸、硫代脯氨酸和该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二甲亚砜∶乙醇∶3 mol.L-1HCl=1∶1∶1)中的溶解焓,并根据热化学原理得出了298.15 K时配合物[Sm(C7H5O3)2(C4H6NO2S)].2H2O(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2913.73±3.10)kJ.mol^-1。  相似文献   
28.
三水合稀土氯化物RECl3·3H2O的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一套化学反应绝热式热量计的设计和建立, 用(HOCH2)3CNH2与0.1mol·dm^-^3HCl的反应焓检验标定了热量计装置, 测得ΔH298.5=-245.41J·g^-^1, sdm=±0.24, 与IUPAC的推荐值-245.76±0.26J·g^-^1十分吻合, 证明热量计和操作手续是可靠的。用这样的热量计测定了十一种三水合稀土氯化物RECl3·3H2O(RE=La, Ce, Nd,Sm, Eu, Gd, Tb, Dy, er, Yb, Y)298.15K时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终浓度=0.01541mol·kg^-^1)。计算了这些水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和脱水焓。  相似文献   
29.
研究固态化学反应对合成化学、理论研究以及工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忻新泉等人在室温或低温温度条件下固相配位反应的合成及机理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1,2],为使低温温度固相合成法最终走向应用作了积极贡献。由于固相配位反应的热效应难以直接测定,热化学...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