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2075篇
化学   3949篇
晶体学   356篇
力学   45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91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智能性水凝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智能”材料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水凝胶作为智能材料其应用前景良好。本文综述了智能水凝胶的近期研究发展,以Flory的溶胀理论着重探讨了刺激响应性,并介绍了化学机械现象及凝胶相转变。  相似文献   
152.
基于固定化的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技术具有诸如节省昂贵的发光试剂、简化实验装置而易于微型化等优势,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而硅的溶胶凝胶由于其易于掺杂和良好的成膜性能,为制备功能化材料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我们合成了羧酸衍生化的三联吡啶钌;然后,利用酰胺化反应,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化的三联吡啶钌衍生物;此衍生物和原硅酸四乙脂混合,通过酸催化水解制备得到溶胶凝胶。进而,利用旋涂技术,将所得溶胶凝胶涂在铟锡氧化物电极上,制得修饰电极。修饰电极利用多种技术进行表征,最后考察了其电化学、电化学发光的性能。我们所制得的修饰电极较为稳定,有很好的电化学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53.
本文以聚乙烯醇(PVA)、苯胺(ANI)、吡咯(Py)及钛酸丁酯(TBOT)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原位氧化聚合法及冷冻-融溶法一步得到聚乙烯醇/聚苯胺/聚吡咯/TiO 2(PVA/PANI/PPy/TiO 2)杂化水凝胶。结果表明,该杂化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当n(ANI)∶[KG-*3/5]n(Py)=8∶[KG-*3/5]2(TBOT体积为100μL)时,其压缩强度高达2.45 MPa。同时,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该凝胶能够使灯泡发光。当n(ANI)∶[KG-*3/5]n(Py)=2∶[KG-*3/5]8(TBOT体积为150μL)时,杂化水凝胶的电导率(0.25 S/m)最好。该杂化水凝胶有望广泛地应用在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安全离子电池、传感器和生物器件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4.
利用溶胶-凝胶分配理论对氢键溶液的模型体系进行研究, 给出了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及凝胶点后氢键网络中各类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案, 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计算. 结果表明, 当两类质子受体基团的活性不同时, 质子受体基团的竞争作用对网络结构有一定影响. 这为控制氢键网络结构特征提供了可能的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155.
掺杂镨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2,4-二硝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掺杂镨的纳米TiO2粉末.采用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样品经500 ℃焙烧2 h后,0.5%(摩尔分数)Pr3+-TiO2纳米粉末为单一的锐钛型结构.通过粉体对2,4-二硝基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Pr3+-TiO2的光催化活性有较大提高,当Pr3+的掺入量为0.5%(摩尔分数)时催化活性最高.以高压汞灯为光源,2,4-二硝基苯酚的初始浓度为50 mg·L-1,催化剂0.5%(摩尔分数)Pr3+-TiO2投加量为1.0 g·L-1时,2,4-二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6.
聚合物纳米凝胶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高载药效率、刺激响应性等特性,在药物递送、基因治疗和生物成像等多个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可期。聚氨基酸纳米凝胶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性能易于调节、降解产物安全无毒等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特别地,具有内源性刺激(例如:还原性、活性氧、pH和酶)或外源性刺激(例如:光和温度)响应能力的功能性聚氨基酸纳米凝胶可通过适度的转变达到药物递送可控的目的。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不同功能性聚氨基酸纳米凝胶的制备、应用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7.
将凝胶渗透色谱(GPC)中的示差与紫外检测器联用,测定了无规共聚丁苯橡胶和SBS三元嵌段共聚物中各级分的组成变化.实验方法选择中对比了两种浓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发现通过改变注射量来实现浓度变化的方法优于使用系列浓度样品的方法.分别测定标准样品在紫外和示差检测器上信号产生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两个检测器上信号的时间差.根据紫外-示差检测器联用可以看到SBR无规共聚物和三嵌段SBS共聚物样品中每一个级分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苯乙烯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8.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的丁氯喘电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了一种以硅钨酸为活性物质 ,用溶胶 凝胶技术制做的新型丁氯喘电极。电极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斜率为 5 5mV以上 ,线性范围为 1 .0× 1 0 -1~5 .0× 1 0 -5mol L ,检测下限为 2 .0× 1 0 -5mol L ,适宜的pH为 4.2~ 8.7。  相似文献   
159.
固定化过氧化物酶在过氧化物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迭氮法固定了辣根过氧化物酶,其作为催化剂用于荧光法测定过氧化物,并探讨了固定酶测定过氧化物的最佳条件,如溶液pH值、温度、反应时间、荧光剂用量等。结果表明:酶固定化后,反应pH值范围变宽,为pH5.0-7.0和7.5-9.0,最佳pH为7.8左右;酶的热稳定性与储存稳定性也都得到提高,在室温下便可用固定酶进行长时间测定,且可较长时间保存。采用固定酶制成的酶柱用于HPLC测定过氧化物,固定酶可反复使用,简化了测定操作,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0.
CuO/Ce-Zr-La-O催化剂的表征及CO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e-Zr-La-O固溶体为载体,制备CuO/Ce-Zr-La-O催化剂,用XRD,Raman,TPR等实验技术对Ce-Zr-La-O固溶体及CuO/Ce-Zr-La-O的物相、Redox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e0.7Cr0.3-yLayO固溶体的还原性能与La含量有关,适量的La能促进固溶体的氧化还原。CuO的负载量为6%时,CuO/Ce0.7Zr0.15La0.15O的活性最高,高分散且与载体相互作用的CuO是CO氧化活性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