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化学   182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91篇
物理学   2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陈九顺 《大学化学》1995,10(3):48-49
用熔融指数仪测定聚乙烯熔体表观流动活化能实验中的有关问题陈九顺(黑龙江大学化学系150080)高聚物熔体的熔融指数(MI)是评价高聚物熔体流动行为的常用指标,它是在标准的熔融指数仪上测定的。所谓MI值是指高聚物熔体在规定温度、压力下,在10min内通...  相似文献   
22.
郭锐  马骏  杨锡尧 《分子催化》2002,16(1):19-24
通过氧吸附量、噻吩吸附热及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研究了MoO3/MCM-41、MoO3-CoO(NiO)/MCM-41系列催化剂,发现,对于MoO3/MCM-41催化剂,当MoO3的质量分数(以MCM-41为底数,即MCM-41=1g时,MoO3含量为0.15g,下同)从15%增加到20%时,其噻吩的加氢硫(HDS)活性增大,至25%时活性下降,所对应的氧吸附量(mL/g催化剂)也是先增大后减少,并且两者有很好的线性对应关系,而且噻吩吸附热则基本保持不变,采用不同的MoO3-CoO(NiO)浸渍顺序制备的MoO3-CoO(NiO)/MCM-41催化剂中,先浸渍CoO(NiO)再浸渍MoO3的催化剂,其噻吩HDS活性明显优于对其它浸渍顺序制备的催化剂,同时催化剂的氧吸附量和噻吩吸附热也最大。  相似文献   
23.
采用膨胀计法研究了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二乙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EDAAC)在水溶液中的均聚及其与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共聚动力学,测定了相应的聚合表观活化能;采用元素分析法测定了DEDAAC分别与AM和AA在低转化率下共聚物的组成,并采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了DEDAAC-AM共聚物中的氯离子含量,按Kelen-Tudos方法求得了相应的竞聚率.结果表明,DEDAAC均聚速率方程为RP=k[M]0.99[I]0.76,表观活化能Ea=77.00kJ/mol,说明链终止为单基终止和双基终止并存,引发过程与单体浓度无关;DEDAAC与AM在摩尔比为4∶1时,共聚动力学方程为RP=[M]2.53[I]0.90,表观活化能Ea=67.06kJ/mol,单体竞聚率为rDE=0.31±0.02、rAM=5.27±0.53;DEDAAC与AA在摩尔比为4∶1时,共聚动力学方程为RP=k[M]2.94[I]0.83,表观活化能Ea=70.07kJ/mol,竞聚率为rDE=0.28±0.03、rAA=5.15±0.28;DEDAAC与AM和AA等共聚为非理想共聚,得到的产物均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24.
席夫碱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席夫碱硫醇衍生物在金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并初步研究了此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席夫碱分子在0.1 mol•L-1的KCl溶液中具有电化学不可逆氧化还原行为,且随着自组装时间的增加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值显著减小,最后减小为0,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5.
利用布设在敦煌辐射校正场的自动化观测设备,对Hyperion高光谱遥感器开展定标试验;详细描述自动化定标的原理和方法,明确定标流程;针对高光谱遥感器的特点建立参考反射率数据库,以解决通道反射率与参考反射率光谱形状不匹配的问题;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间,对Hyperion高光谱遥感器共完成4次有效的自动化定标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Hyperion高光谱遥感器观测的表观辐亮度进行比对验证。结果表明:在420~1044nm光谱范围内,场地自动化定标得到的表观辐亮度与卫星观测的表观辐亮度的相对偏差小于5%,标准方差小于2.3%;场地自动化定标结果与高光谱星上观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所提方法可以应用于高光谱遥感器的高频次在轨辐射定标。  相似文献   
26.
本文叙述了有关昂氏气态方程(昂内斯气态方程的简称)的几点讨论.一是昂氏气态方程收缩为范式气态方程的讨论;二是昂氏气态方程温度T昂和理想气态方程温度T理相等的压强(下面简称等温压强)的讨论;三是昂氏气态方程压强P昂和理想气态方程压强P理相等的温度(下面简称等压温度)的讨论.  相似文献   
27.
刘宏洋  李旭宇 《光学技术》2019,45(5):567-572
为了提高分光光度法在快速定量分析中的准确性,从润湿效应形成的机理及分光光度法的检测光路出发,提出了分析影响样本吸光度测量的一种研究方法。从理论上研究润湿效应下弯曲液面曲率对样本吸光度测量的影响;根据弯曲液面对测量的影响使用ZEMAX软件对检测光路进行重新设计;通过测量细菌悬液的吸光度,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对细菌生长进行曲线拟合来对设计的检测光路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润湿效应对分光光度法在快速定量检测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28.
平衡区组设计是对传统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部分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PBIBD)和拉丁矩阵(或拉丁方)设计等区组设计的一种推广,这种区组设计比传统区组设计的多种平衡条件更弱,满足新平衡条件的平衡区组设计更多,也更容易构造,并且新构造出的区组设计仍然保持着原有各种形式的区组设计的各种平衡性,因而保持着在统计分析中的优良性质,从而可以和原来各种形式平衡区组设计一样用于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研究新的一般区组设计的性质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它们的矩阵象性质.首先对一般区组设计的矩阵象的定义和计算进行研究,这些矩阵象的运算性质和正交表的矩阵象运算性质基本类似,可以和正交表的矩阵象一样进行应用.正交表矩阵象的主要应用有两方面:正交表构造和数据分析研究.先把平衡区组设计的矩阵象应用于简单构造平衡区组设计.  相似文献   
29.
三谈氧化数     
《大学化学》2021,36(2)
  相似文献   
30.
总结了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讨论了外观检查、清洁度、涂抹油脂、温度控制、液面观察方法对常用玻璃量器检定结果的影响,其中定容时是否使用黑色遮光带造成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