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5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5506篇
化学   11394篇
晶体学   151篇
力学   139篇
综合类   298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169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520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414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388篇
  1996年   389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23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于CPOA2-和HCPOA-阴离子在反应体系中存在平衡关系,氯化铜与4-羧基苯氧乙酸和4,4¢-联吡啶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u(CPOA)(4,4′-bpy)(H2O)2]·1.5H2O (1) 和 [Cu2(HCPOA)4(4,4′-bpy)4] (2) (H2CPOA=4-羧基苯氧乙酸, 4,4′-bpy=4,4¢-联吡啶) 。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三重穿插的CdSO4-型网络结构,同时形成一维孔道,晶格水分子填充在孔道中。配合物2具有由配位键和O-H···N氢键组装形成的一维梯形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82.
83.
刘建源  陆宗鹏 《分析化学》1993,21(9):1022-1027
本文研究了鸟瞟呤(Gua)和次黄嘌呤(Hxa)铜络合物在悬汞电极(HMDE)上的吸附作用和电极反应机理,溶液中形成的1:1络合物有强烈吸附性,通过分子结构的比较,推断出Cu~(2+)与Gua和Hxa的咪唑环N(7)和外环氧O(6)原子结合形成封闭的五元环。嘌呤环的π-电子有使分子呈平面吸附的趋势,但是Gua络合物分子优先取“倾斜”定向;随着表面吸附浓度增加,Hxa络合物分子存在从“平面”向“垂直”的再定向作用。本文测定了单层吸附浓度、包含的电量和每个分子占据的面积。络合物吸附得到S形等温线,它与Frumkin吸附等温线接近。本文还列出有关吸附参数B、a、△G_A~O和θ~*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4.
该文用顺磁离子对其近邻~(13)C核的NMR吸收增宽效应,系统地研究了抗坏血酸在不同溶剂中对金属离子Mn~(2+)、Gd~(3+)的配合行为.在水溶液中,抗坏血酸可通过两种配合方式与Mn~(2+)作用,但与Gd~(3+)的作用只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在水中抗坏血酸对金属的配位活性部位分别是1位羟基氧,3位离解的羟基氧和6位羟基氧.在DMSO中,3位羟基由于H~+对该基团的静电遮蔽而变得对金属离子Mn~(2+)表现为配位惰性,同时6位羟基配位活性较大增强.对Gd~(3+)来说,此时没有优势配位活性部位存在.文章还讨论了抗坏血酸在H_2O-DMSO混合溶剂中的~(13)C NMR谱及在DMSO中NaOH对其~(13)C NMR谱及其与金属络合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以MCl2和配体L(L=1,10-菲罗啉-5,6-二酮)为原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MLCl2,M=NiⅡ,CuⅡ,ZnⅡ,并经元素分析、热谱、IR和摩尔电导表征.三者均为四配位的电中性配合物,热稳定性高于500K,易溶于DMF、DMSO和吡啶,可溶于乙腈和水.它们在DMF中于350nm和315nm附近显示出强的M-L荷移跃迁  相似文献   
86.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uN(N=80、140、216、312、408、500、628和736)纳米团簇在热化和冷凝过程中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模型采用的是John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铜团簇的熔点和凝固。点随其尺寸线性增加,并逐渐向大块晶体靠拢;所有团簇的凝固。羔都低于熔点,出现凝固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在熔点和凝固点附近,团簇都具有负热容特性,负热容是由相变前后团簇内部结构突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87.
诺氟沙星-Cu(Ⅱ)-DNA三元络合物的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诺氟沙星(NFA)是一种具有荧光活性并通过抑制促旋酶成为抗菌谱广的药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度法(CW-SFS)研究了NFA-Cu2 -DNA三元络合物体系,考查了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并由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88.
CuX/bpy催化体系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讨论了以α-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卤化亚铜(CuX)/联二吡啶(bpy)为催化剂,80℃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地不同溶剂中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通过对催化剂CuBr或CuCl及几种溶剂的考察,发现在80℃下EPN-Br/CuBr/bpy能有效控制丙烯酸甲酯(MA)的本体ATRP反应,但并不能很好地控制MMA在EAc中的聚合反应为一可控聚合过程,引发效率为0.8  相似文献   
89.
90.
光学活性环氧化物的酶催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仕文  尉迟力 《分子催化》1996,10(6):473-480
光学活性环氧化物的酶催化合成①夏仕文尉迟力沈润南李树本②(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关键词光学活性环氧化物酶催化不对称合成动力学拆分1前言光学活性环氧化物含有两个手性碳,通过选择性开环和官能团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