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4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3346篇
化学   6244篇
晶体学   76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199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42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单茂钛化合物CpTiCl3,有机环氧化合物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BDGE),金属锌(Zn)及甲基铝氧烷(MAO)为催化体系,通过自由基聚合和配位聚合机理合成无规聚苯乙烯-b-聚(苯乙烯-co-乙烯)-b-聚乙烯(aPS-b-P(S-co-E)-b-PE).探讨了温度、时间、乙烯压力及Al/Ti摩尔比对共聚合的影响.所得嵌段共聚物采用DSC,WAXD,GPC和13C-NM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共聚物是苯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链段是无规的,聚乙烯链段具有结晶性.  相似文献   
992.
根据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7(CDK7)的蛋白结构, 利用Discovery Studio 2.1程序包中的LigandFit模块建立了CDK7抑制剂的分子对接模型,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方法选择LigScore2为最佳打分函数(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5), 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利用该模型对设计的化合物与CDK7蛋白进行对接分析, 得到了2个打分最高的化合物16、17, 进而通过13步的合成路线, 以中等至高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 并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鼻咽癌细胞(KB)、肝肿瘤细胞(SMMC-7721)、结肠腺癌细胞(HCT-116)、肺癌细胞(A549)细胞株均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0.84-19.70 μmol·L-1), 其中化合物16对HL60细胞株的IC50值最低, 为0.84 μmol·L-1.  相似文献   
993.
柠檬酸对Ru/AC氨合成催化剂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柠檬酸(CA)修饰石墨化活性炭(AC)和钌以改善Ru/AC催化剂中钌粒子的尺寸分布和催化剂的活性, 并通过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CO化学吸附和N2物理吸附等方法研究了柠檬酸对AC和Ru/AC催化剂织构、钌的分散度和催化剂的活性等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负载的柠檬酸优先吸附于活性炭微孔, 少量柠檬酸即可大幅度降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增加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 改善了钌粒子分布. 最佳负载顺序是柠檬酸和氯化钌依次负载. 在活性炭中添加适量的柠檬酸对催化剂的低温活性有显著影响. 柠檬酸处理后的Ru/AC催化剂活性最大提高幅度为21.4%.  相似文献   
994.
金红石/锐钛矿混晶结构的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出一组金红石/锐钛矿混晶结构的纳米TiO2薄膜催化剂,并通过光催化降解苯酚实验考察该薄膜的催化性能.光催化实验证明,随着催化剂中金红石含量减少,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逐渐提高.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表明,催化剂为金红石和锐钛矿混晶结构,并随着金红石含量减少,催化剂的表面羟基(OH)和桥氧(-O-)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且费米能级逐渐提高.表面羟基和桥氧是有利于光催化的"活性物种";费米能级的提高使TiO2/H2O界面处TiO2的表面带弯增大,导致了价带光生空穴参加光催化反应的几率增大,有效地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这些因素是催化剂光催化活性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任楠  李建国  唐颐 《大学化学》2009,24(5):49-53
通过对Pd系催化剂(Pd/C,Pb—Pd/CaCO3)的制备及其苯乙炔液相加氢反应的考评,了解与催化相关的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产率、寿命等基本概念,提升对压力反应装置的操作能力。本实验涵盖了无机合成、仪器分析、催化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可作为化学系高年级学生的综合化学实验和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实验。  相似文献   
996.
一种高活性透明液相NaY沸石导向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一种摩尔组成为17Na2O:1Al2O3,:17SiO2:300~380H2O的透明液相导向剂.并以天然高岭土为原料,硅溶胶为补加硅源与该导向剂组成反应混合物原位水热合成高硅NaY分子筛.分析了导向剂的结构与作用机理,详细考察了导向剂老化时间、老化温度及其加入量对导向剂的活性与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发现只有在导向剂存在时才能合成出NaY沸石.当导向剂透光率高于80%,呈现透明的溶胶状态,才是导向剂的活性期.采用XRD、IR、SEM、N2静态容量吸附法对结晶产物的晶体结构、骨架振动信息、外观形貌、比表面以及孔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导向剂具有较好的导向活性,在老化时间为20.5 h,加入量为10%时,原位合成出了结晶度较高、无杂晶的高硅NaY分子筛.所得分子筛的硅铝比大于5.0,比表面为771 m2/g、孔径集中在0.51 nm.  相似文献   
997.
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的合成、表征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TiCl3作为钛源,添加聚丙烯酰胺(PAM)和尿素,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Raman光谱、氮气吸附-脱附分析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对产物的形貌、晶相组成、孔结构和紫外-可见光谱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直径为400~600nm的球状TiO2纳米结构由粒径为20~40nm的纳米粒子组装而成。PAM和尿素对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的形貌和晶相组成有着重要影响。对紫外光照射下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在甲基橙降解中的光催化活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8.
从人面果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新的口 山 酮 化合物garcinenone A (1), B (3), C (4), D (7) and E (8)和7个已知化合物,其结构经过波谱技术,特别是2D-NMR技术来鉴定。Jacareubin (2), 1,4,6-trihydroxy-5-methoxy-7-(3-methyl-2-buteny1)xanthone (6), subeliptenone B (11) 和symphoxanthone (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出来。在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实验中,所有的化合物都显示抗氧化活性,其IC50的值在 6.0-23.2 mM。结果表明人面果是潜在的有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介绍了用结合化学、生物实验以及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优化对瓜类白粉病毒有抑制作用的先导化合物的研究。用3-取代氨基-1-芳基丙酮-1-肟以及卤代烃合成了44个取代苯丙酮肟衍生物。生物测试的结果表示这些化合物大部分对瓜类白粉病毒有抑制作用。基于这些生物测试,对这44个化合物做了QSAR研究。根据所得CoMFA (rcv2, S 以及 r2 分别为0.577, 0.258, 0.962) 和 CoMSIA (rcv2, S 以及 r2 分别为0.583, 0.343, 0.932) 模型,设计了3个新化合物,而且预测结果显示,它们无致癌和致突变毒性。测试结果显示预测活性与实验活性相对应,说明这两个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00.
N-取代马来酰亚胺由于刚性内酰亚胺五元环的存在,在聚合时一般按反式加成进行,得到苏式双全同和苏式双间同两种构型的聚合物.其中苏式双间同结构由于具有等量的(R,R)和(S,S)结构而不产生光学活性,而苏式双全同结构中含有过量的(R,R)或(S,S)结构时聚合物呈现光学活性.而且,高度连续的(R,R)或(S,S)结构能使主链形成螺旋构象.N-取代马来酰亚胺单体上不同的取代基、不同的聚合方法以及聚合时选用的不同配体都对得到的聚合物主链中苏式双全同构象的量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各种N-取代马来酰亚胺光学活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