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化学   54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焦炭反应性试验过程中二氧化碳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残余的二氧化碳。因而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与反应中消耗的焦炭(焦炭反应性)有必然的联系。通过对反应性试验过程中一氧化碳气体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反应中一氧化碳气体含量(y)与焦炭反应性结果(x)的曲线几乎平行,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并判定出y=kx+b(k、b为常数)。以此来提前预知焦炭反应性,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62.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不同种类有机固废在800-1100℃不同温度下燃烧/气化过程As、Pb的释放特性以及灰的组成成分,探究了CaO、SiO2、Al2O3对气化过程中重金属As、Pb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固废气化过程As、Pb的释放率整体上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气化过程As、Pb的释放率明显低于燃烧;灰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灰中主要含有CaO、Al2O3和SiO2;热力学研究表明,在高温下气化过程主要生成气态As和Pb,而燃烧过程则会生成大量的As2O3和PbO,As和Pb的单质沸点相比氧化物更高,因此,气化过程As、Pb的释放率比燃烧过程要低;在900℃以下CaO、SiO2、Al2O3会与As、Pb反应生成Ca3(AsO4)2、Ca2PbO4...  相似文献   
663.
为探讨准南苇子沟井田煤质特征及其气/液化性能,对该井田煤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工业测定、工艺性能分析和显微组分鉴定.基于钻孔资料和实验数据,结合气/液化用煤指标初步评价了该井田的高效利用方式.结果表明:苇子沟井田煤质具有低水、特低灰分、高挥发分、特低硫、低煤灰熔融点、无粘结性、高热稳定性、高抗碎强度和可磨性指数高的特点.全...  相似文献   
664.
本研究采用N2吸附-脱附、FT-IR、XRD、SEM和Raman分析,考察了富钠液化残渣CO2气化过程煤焦结构演化和钠赋存形态变迁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富钠液化残渣钠离子高温下易诱导液化残渣孔结构发生变化,拓展了介孔结构,介孔体积由0.05 cm3/g增加至最大0.16 cm3/g。随气化反应进行,煤焦中相继出现不同晶体化合物,XRD分析显示多数晶体矿物质为含钙矿物质,没有明显含钠矿物质的衍射峰,是钠离子高温下易挥发及含钠化合物晶体存在缺陷所致。与含钠矿物质相比,含钙矿物质更易与液化残渣中铝硅酸盐反应,从而使含钠矿物质气化过程保持了催化活性。煤焦(GR+VL+VR)/D的比率先升高后降低,分别与芳香族的解离及小芳香环结构重排成大芳香环结构有关。此外,钠离子释放率与气化反应时间密切相关,液化残渣中大部分钠离子在气化初期挥发至气相,与负载水溶性钠盐液化残渣相比,富钠液化残渣钠离子高温释放率较低。  相似文献   
665.
为了提高生物质气化制氢效率,综合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利用钙基废弃物——电石渣作为CO2吸附剂,在两段式固定床上探究了钙基废弃物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对生物质气化制氢特性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吸附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循环吸附性能,并以此探讨了电石渣对生物质吸附增强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电石渣添加量的逐渐增加,H2产量和含量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随着温度的升高,H2产量和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当CaO/C物质的量比为1,重整段温度为700℃时,气体产物中的H2产量和含量为154.34 m L/g(生物质)和26.76%,获得最大值。当电石渣循环次数小于5时,H2的含量和产量相较于初次反应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66.
以黑液半焦(BLC)-苛化剂(TiO2)-石油焦(PC)三元混合物(BTP)为研究对象,借助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在850℃进行了恒温水蒸气气化实验,从反应速率、产气特性和残余固体特性等方面探究了耦合TiO2直接苛化的BLC和PC共气化过程。结果表明,源于m Na2O·n TiO2对有机碳气化反应的促进作用,与单独的TiO2直接苛化BLC气化和PC气化加权平均(BTPtheo)相比,耦合共气化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BTP最大反应速率达到7.0%/min,为BTPtheo的2.9倍;BTP产气中有效气组分(H2+CO)的含量及其产率分别为81.1%和2059 mL/g,气体热值为9343 kJ/m3,相对于BTPtheo分别提高6.8%、137.3%和5.5%;BTP的碳转化率和能源输出比分别为95.0%和1.13,相比BTPtheo,分别提高61.6%和135.4%。此外,BTP在气化过程中的无机盐损失得到...  相似文献   
667.
以白云石为主要骨料,采用粉末烧结一步法制备黏土陶载体,经浸渍负载稀土Ce后煅烧,制得新型载铈白云石基(Ce-Dol)黏土陶催化剂,用于松木棒为原料的生物质催化气化实验,实验系统采用自行建设的两段式气化炉。研究不同载Ce量、不同气化温度及水蒸气流量条件下Ce-Dol黏土陶催化剂的催化气化性能,并确定最优工况。研究结果表明,白云石基黏土陶载铈后可有效提高催化活性,使气化产物中部分官能团伸缩振动峰吸光度降低,有效促进焦油的二次裂解,提高生物质气化气品质。保持其他工况不变,载Ce量为6%时,气化产物中H2体积分数最高,为32.43%;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焦油中脂肪族羧酸、酮类化合物逐渐分解成小分子(如CO、CO2等)化合物,H2整体呈上升趋势,900℃时达到最高值;气化过程中适量的水蒸气可以有效促进水煤气反应的正向进行,流量为4 mL/min时,H2体积分数为37.37%。  相似文献   
668.
由于基体中有着大量随机分布的弥散颗粒,双重非均匀系统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传统中子学计算方法往往难以处理双重非均匀系统,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RPT)方法是常用的近似处理方法。通过分析RPT方法的三个关键步骤:精确初始值的求解、等效半径的求解、燃耗算法的选取,探讨了各步骤采用不同算法对RPT方法效率和精度的影响,并基于OpenMC在Python应用程序接口之上开发了RPT模块。数值结果表明,优化后的RPT模块,在保持良好计算效率的同时,也能满足工程计算精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