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8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124篇
化学   885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9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65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毛细管放电X光激光装置中的预脉冲电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毛细管放电X 光激光装置产生的预脉冲电流幅值过大、持续时间较短的问题,提出了增加预脉冲开关抑制原有预脉冲,再外加由脉冲成形网络组成的预脉冲发生器,产生所需预脉冲的改造方案。可在主脉冲来临之前产生幅度10~50A,持续时间约17μs的方波预脉冲电流,来满足毛细管放电泵浦类氖氩X光激光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单糖的高效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余兆楼  常理文 《分析化学》1994,22(8):755-758
本文研究了单糖的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实验发现选用β-哚吲乙酸-磷酸钠体系作为背景电解质比较理论想,用于9种未经衍生的单糖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和间接紫外检测可取得满意结果,对半乳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酸的检出极限为2-10pmol水平。本文还讨论了背景电解质浓度与样品响应值的关系以及各种操作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胶束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_2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B_2(核黄素)为人体内黄酶类辅基的组成部分,参与人体内的生物氧化作用。药典规定其含量测定用分光光度法,文献报道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等。但因维生素B_2(V_(B2))遇光易分解,尤其在碱性水溶液中,极易变质。其降解产物为感光黄素,二氢核黄素,光化色素等,因此给测定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造成一定的麻烦,为了提  相似文献   
15.
离子色谱法L—组氨酸/盐酸淋洗体系同时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纳  何华萍 《分析化学》1992,20(12):1477-1477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十二烷基三苯基溴化鏻(C_(12)PBr)胶束中N,N-二甲基苯胺(DMA)和二苯甲酮(DPK)对芘的荧光猝灭,发现DMA的猝灭行为不符合Stern-Volmer动态猝灭和Turro静态猝灭模型;DPK的猝灭行为不符合Stern-Volmer猝灭模型,但遵从Turro静态猝灭模型。根据DPK的静态猝灭性质测得C_(12)PBr胶束的平均簇集数为15士2,并相应地得到C_(12)PBr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77±0.09)×10~(-3)mol/L,后者与文献值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度磺化的β-环糊精为毛细管电泳手性选择剂,成功地分离了碱性药物利伐斯狄明,并且测定了其非消旋体样品的光学纯度。一般情况下碱性药物的分离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pH=2.5),目的是为了减小分析物在毛细管内壁的吸附。然而,对于利伐斯狄明,在pH 2.5时检测灵敏度较低,且不足以检测样品中低于1%的光学杂质;但实验发现提高缓冲液的pH值可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而且,由于分析物在毛细管壁吸附造成的柱效降低可以通过线性聚丙烯酰胺动态涂层来抑制。本实验考察了环糊精的浓度,缓冲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对分离度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重现性,线性范围,最低检测限和最低检测量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最后在最佳条件下测定了非对映异构体样品的光学纯度。  相似文献   
18.
Dencichine (β-N-oxalyl-L-α, β-diaminopropionic acid, L-ODAP), a nonprotein amino acid, is a haemostatic agent present in important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such as Panax notoginseng, as well as other Panax species1. It was first isolated from the seeds …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 the capillary effect and the residual stress evolution in the wetting, drying and rewetting stages of porous silicon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A reversible capillary effect and an irreversible oxidation effect are the driving forces for the residual stress evolution. The lattice expansion of the porous-silicon layer is observed to decrease slightly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 tensile residual stress increases rapidly by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with the change of about 82 MPa for the oxidation effect and the change of 2.78 GPa (enough for cracking) for the capillary effect. Therefore, the capillary effect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residual stress evolution in the stages. A simple microscopic liquid-bridge model is 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 capillary effect and its reversibility. The capillary emergence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a great deal of the micro-pore structure of porous silicon.  相似文献   
20.
新型无泵阀毛细等速电泳仪的研制:Ⅱ.开放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