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物理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檗碱与稀土硝酸盐二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具有抑菌活性的稀土配合物,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中药成分做有机配体合成稀土配合物.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八种小檗碱与稀土硝酸盐的二元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NO3)3(B)3(RE=La3+,Sm3+,Nd3+,Dy3+,Pr3+,Y3+,Ce3+,Gd3+;B=C20H18NO4).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较单独的稀土硝酸盐和小檗碱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稀土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包括用于抗炎、抗菌和抗凝血等医药及植物抗病等领域。概述有机稀土抑菌方面的研究现状。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有关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范围较广,但是内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既没有针对生物作用差异极大的17种稀土元素的抑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也没有从有机配体和稀土离子抑菌作用的机制上进行探讨,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铁苋菜甲醇、70%乙醇、水3种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中7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它对·OH和O-2·的清除能力以及T-AOC均高于甲醇和水提取物。3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水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弱于甲醇和70%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强于70%乙醇和水提取物,3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微量热法研究黄连及其主要组分配伍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微量热法,研究黄连、黄连的主要组分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及其配伍模拟方的抑菌作用.以HPLC法测定黄连中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的含量,并根据其含量比值配伍模拟方;微量热法测定黄连、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及其模拟方对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曲线,得出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黄连、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及其模拟方对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连作用最强,单体生物碱作用弱,配伍模拟方作用增强,但并未显现明显协同作用,黄连的抑菌作用可能为多种活性成分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花茵陈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花茵陈中提取挥发油.出油率为3.2%.利用GC—MS—DC联用方法,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51个峰.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了45个化学成分,鉴定率为88.24%.其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thymol)58.43%、香荆芥酚(carvacrol)19.29%、异己烷(isohexane)2.74%、甲基香荆醚(methyl catvacryiether)2.67%、乙酸牦牛儿酯(geranylacetane)0.96%、甲基百里醚(methyl thymyiether)0.73%、对-聚伞花素(p—cymene)0.34%等.并对白花茵陈挥发油的部分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20%的乙醇溶液提取小茴香中的成分,测定了其提取液对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效力(抑菌圈直径)及最低抑菌浓度(MIC).其结果为苏云金杆菌和变形杆菌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根霉菌次之,青霉菌和酿酒酵母稍差.  相似文献   
17.
以稀土氯化物、间氨基苯甲酸和8-羟基喹啉为原料, 无水乙醇为溶剂, 首次制备了8种稀土-间氨基苯甲酸-8-羟基喹啉固体配合物. 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和摩尔电导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性质和成键特征, 其组成为RE(MABA)(hq)2(RE=La3+, Ce3+, Pr3+, Nd3+, Sm3+, Eu3+, Er3+, Y3+; hq=C9H6NO-;MABA-=C6H5NH2COO-). 热分析表明,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优于配体. 试验了该系列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结果发现稀土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效果比单独的稀土氯化物、间氨基苯甲酸、 8-羟基喹啉的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仙人掌浸提液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2种不同的溶剂浸提仙人掌茎中的有效成分,对其进行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表明:2种浸提液对多种供试微生物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不明显;仙人掌的95%乙醇浸提液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浸提液,仙人掌乙醇浸提液的最小抑攻质量浓度分别为: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0.125g/mL,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0.25g/mL,赤酵母,啤酒酵母0.50g/mL而且,其热稳定性好,经121度,30min湿热灭菌处理仍具有较强的抗菌效力。  相似文献   
19.
草药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sing oscillation potential method, the energy and the bacteriostasis of s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studied. Medicine Qin Ⅰ and Xin Ⅱ have very high energy and good bacteriostasis. They can also eliminate free radical.  相似文献   
20.
对药用植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测试了不同药用植物对细菌的抑菌圈大小、最低抑菌浓度及最低杀菌浓度,试验了提取成分对热的稳定性.结果发现小檗色素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最强,酸浆花萼色素对变形杆菌抑菌作用最强,红景天浓缩液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最强,小茴香浓缩液对四种待试菌无抑菌作用;小檗色素对四种待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MIC2.5%、MBC5.0%,大肠杆菌MIC5.0%、MBC5.0%,金黄色葡萄球菌MIC2.5%、MBC5.0%,变形杆菌MIC1.25%、MBC1.25%;酸浆花萼色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MIC4.18%、MBC4.18%,大肠杆菌MIC8.35%、MBC8.35%,金黄色葡萄球菌MIC4.18%、MBC4.18%,变形杆菌MIC4.18%、MBC8.35%;红景天浓缩液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MIC2.09%、MBC4.18%,大肠杆菌MIC2.09%、MBC2.09%,金黄色葡萄球菌MIC8.35%、MBC8.35%,变形杆菌MIC4.18%、MBC8.35%.小檗色素、酸浆花萼色素和红景天浓缩液抑菌成分对高温稳定,抑菌机理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