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109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8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基于碱性介质中5-磺基水杨酸对鲁米诺-焦性没食子酸体系化学发光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5-磺基水杨酸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5-磺基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mol/L,相关系数为0.9996(n=5),检出限为6.8×10-8mol/,L(n=11),对1.0×10-6...  相似文献   
102.
细水雾扑灭油池火初期会出现火焰强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安全性。本文研究了含复合添加剂N2-双流体细水雾对乙醇火的灭火有效性,从火焰温度、灭火时间和燃烧场流场结构特征三个方面,分析其对细水雾灭火火焰强化现象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工况灭火效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含KQ溶液N2-双流体细水雾>N2-双流体细水雾>含6%氟表面活性剂N2-双流体细水雾>Air-双流体细水雾;在含复合添加剂KQ溶液N2-双流体细水雾作用下,火焰强化现象几乎消失,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控火效果,其原因是N2作为驱动气体则能预先稀释燃烧室内可燃气体浓度,降低火焰燃烧速率;而在氟表面活性剂与金属钾盐添加剂耦合作用下,有利于降低雾滴粒径,加快细水雾的蒸发与金属K离子的析出,从而提高了化学灭火和物理灭火作用。因此,KQ溶液N2-双流体细水雾灭火效率和控火能力大大提高。研究结果将为提高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安全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3.
光谱法研究夏枯草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夏枯草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夏枯草黄酮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酪氨酸酶抑制剂,且能很快地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79.25μg/mL,抑制常数(Ki)为130.33μg/mL。荧光光谱显示夏枯草黄酮能显著地增强酪氨酸酶的疏水性。圆二色谱分析表明夏枯草黄酮诱导酪氨酸酶的构象发生了部分改变。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简便的水热法,获得了具有氧化酶催化特性的二氧化锰纳米管,研究了其对氧气(O2)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二胺(TMB)发生显色反应的催化性能,重点考察了常见金属离子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能与MnO2表面发生特异性吸附络合作用的Pb2+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基于该抑制作用,建立了针对铅离子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新方法。结果显示,铅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3mol/L,检出限为3.0×10-8mol/L。  相似文献   
105.
用20 g·L-1焦磷酸钠溶液也可作为钇组稀土的掩蔽剂,但对铈组稀土(Ⅲ)与CPA-mN试剂的配合物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约使其吸光度下降约10%.比较而言,用草酸溶液作掩蔽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运用邹氏酶活性不可逆改变的动力学,研究了巯基试剂DPDS,PCMB对氨基酰化酶Ⅰ活性的不可逆抑制作用,判明了这些-SH试剂对于氨基酰化酶Ⅰ的反应类型,发现DPDS对氨基酰化酶Ⅰ的反应为非络合型反应,而PCMB对氨基酰化酶Ⅰ的反应则为络合型,同时,还测定了DPDS,PCMB对氨基酰化酶Ⅰ的不可逆抑制作用的微观速度常数。  相似文献   
107.
振幅足够大的静电波在等离子体中可使带电粒子的运动轨道发生改变。利用Vlasov方程和Poisson方程在改变轨道上考察漂移波扰动,得到了色散关系。求解色散关系所得的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静电波可抑制不稳定的漂移波。  相似文献   
108.
以H3PW12O40和H4SiW12O40(简写为PW12和SiW12)为效应物, 测定其对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通过非变性聚丙烯凝胶(Native-PAGE)电泳确定酪氨酸酶是多家族基因编码, 其分子量为3×104~3.4×104, 4.2×104~4.6×104, 6.4×104~6.8×104, 且均具有活性, 测定PW12和SiW12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 并结合酶动力学法研究其抑制机理. 结果表明, 当PW12和SiW12浓度分别达到13和25 mmol/L时, 酪氨酸酶的活力完全被抑制, 即PW12和SiW12对酪氨酸酶二酚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当所加酶量为0.0173 mg/mL时, PW12和SiW12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半抑制率 (IC50)分别为1.57和2.31 mmol/L, 它们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均为可逆过程. 其中, PW12对二酚酶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 其KIKIS分别为0.34和0.43 mmol/L, SiW12对二酚酶的抑制类型表现为竞争型, 其KI为0.59 mmol/L. 综合考虑IC50值和抑制常数等参数, PW12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能力优于SiW12.  相似文献   
109.
Stylopeptide 1 synthesized and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exhibits a large activity difference i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a cancer cell.Based on the different amounts of methanol and water during synthesis,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cyclic peptides,molecular dynamics(MD)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conformation of stylopeptide 1 in methanol and aqueous environments.The comparativ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ckbone ring was more rigid in methanol than in water.In methanol,two β-turns and...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正交试验对中药黄芩中提取黄芩素酶解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温度为40℃、pH6.0、时间12h时,黄芩素含量最高;利用酶活力法对黄芩素体外抑制弹性蛋白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黄芩素对弹性蛋白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92.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