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化学   124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41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4 毫秒
21.
采用钨电极熔化、离心浇注工艺制备Ti-Mo、Ti-Nb和Ti-Cr二元钛合金,利用CJS111A型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其干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合金元素对钛合金耐磨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磨损表面形貌,利用机械性能显微探针测量磨痕轮廓,分析了几种合金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当合金中Mo、Nb及C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时,几种二元合金的稳态摩擦系数相差不大;当Mo、Nb及C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时,Ti-10Mo合金与Ti-10Nb合金的稳态摩擦系数相差不大,Ti-10Cr合金的稳态摩擦系数较大;几种合金中,硬度较低的Ti-5Nb合金试样的磨痕深度最小,硬度最高的Ti-5Cr合金试样的磨痕深度最大;Ti-Mo合金和Ti-Nb合金的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共同作用,而Ti-Cr合金则以磨粒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22.
硅相锌基复合材料减摩抗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改善锌铝合金在干摩擦条件下的耐磨性能,拓宽它的工程应用范围,在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Si,同时以质量分数0.1%~0.3%的P-Cu对硅相进行变质处理,研制出硅相增强锌基复合材料,并且对这种材料的减摩抗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相锌基复合材料分别在干摩擦和20#机械油滴油润滑条件下的减摩抗磨性能良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硅相锌基复合材料中的硅相经变质处理得以细化和分布均匀化,这对改善锌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硅相的硬度远比基体的高,在滑动摩擦过程中可以起支撑作用,减少偶件与基体的直接接触而降低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23.
建立了由于摩擦引起的两个弹性体之间自激振动的数学模型.利用平均法求出了由干摩擦引起的多自由度分段光滑非线性动力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分析了搓动速度、振动频率与振幅的关系曲线,相位角与搓动速度的关系曲线,分析结果与数值解基本吻合.为研究多自由度分段光滑非线性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近似解析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4.
混凝土构件长期干缩应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
TiB2增强Al2O3陶瓷刀具高速干切削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TiB2增强Al2O3陶瓷刀具对淬硬钢进行高速干切削试验,利用切削高温作用下的摩擦化学反应,在刀具表面原位生成具有润滑作用的反应膜,从而实现Al2O3/TiB2陶瓷刀具的自润滑.结果表明:低速干切削时,Al2O3/TiB2陶瓷刀具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和磨料磨损;而在高速干切削时,刀具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氧化磨损,刀具表面经由氧化反应生成具有润滑作用的反应膜而起到固体润滑作用,从而使刀具的耐磨性能提高,随着TiB2含量和切削速度的增加,反应膜的减摩抗磨作用增强;而在切削区通入氮气时,由于刀具表面氧化膜形成受阻,刀具的抗磨能力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6.
尼龙1010在水润滑下的摩擦学特性与磨损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尼龙1010在水润滑条件下与A3钢对摩时的摩擦学特性,同时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能谱仪,分别对试样磨损表面和磨屑的形貌及化学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于干摩擦过程中的高约1个数量级,在水润滑条件下,尼龙1010的磨损机理除有干摩擦时的机械微切削外,还由于这种尼龙分子中酰胺基的水解和水分子的作用,削弱了尼龙表层  相似文献   
27.
滑动干摩擦条件下铸铁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系统地研究了铸铁材料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考察了铸铁石墨形态、合金元素及基体组织对其与钢配副时的滑动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蠕墨铸铁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特性;在铸铁中加入合金元素P和B可显著改善摩擦副的性能;同时,铸铁的基体组织对于摩擦磨损特性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ICP-A ES法测定中国不同产地绒柄牛肝菌中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 P-A ES )测定了采自云南省不同地点的绒柄牛肝菌菌盖和菌柄中的12种矿物质元素(P ,Na ,Ca ,Cu ,Fe ,Mg ,Zn ,As ,Cd ,Co ,Cr ,Ni)含量。结果显示:绒柄牛肝菌中P ,Ca ,Mg ,Fe ,Zn ,Cu的含量较高,其中菌盖中的P ,Mg ,Zn ,Cd较高,而菌柄中的Ca ,Co ,Ni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普洱地区的样品与其他地区的样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7%,其中第一主成分中的P ,Ca ,Cu ,Fe ,Mg ,As ,第二主成分中的Ni ,Na以及第三主成分中的Cd和Zn对区分不同地点的样品贡献较大。结果表明采自不同生境地的食用菌元素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9.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a0.75Sr0.25Cr0.5Mn0.5O3(LSCM)并利用XRD,SEM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分别对粉体及电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LSCM在C3H8-O2-N2混合气氛下能够保持很好的高温化学稳定性,且与电解质材料YSZ在1400℃空气气氛下不发生化学反应。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阳极支撑型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YSZ|YSZ|LSCM在700℃、C3H8-O2-N2混合气氛下的短路电流密度达317 mA·cm-2,最大功率密度73 mW·cm-2。将LSCM与CGO形成梯度阴极,相同测试条件下,单室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为560 mA·cm-2,功率密度达到110 mW·cm-2,电池输出性能提高约50%。  相似文献   
30.
以6092铝合金为基体,通过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了球形石墨颗粒(Gr)以及SiCp和Gr混杂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并采用田口模型结合方差分析,对复合材料与铜合金摩擦副之间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载荷从10 N增至20 N,3种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率均相应增加;随滑动速率从0.5 m/s增至1.0 m/s,15%Gr/6092Al和(5%Gr+20%SiCp)/6092Al的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而(5%Gr+10%SiCp)/6092Al的摩擦系数呈递减趋势. 相同条件下,单一石墨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大于混杂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磨损率.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增强相百分比单独作用、增强相百分比和滑动速率相互作用以及滑动速率单独作用3个因素对磨损率和摩擦系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随SiCp含量增加,材料硬度增加,SiCp对基体起到支撑保护作用,磨损面上的磨痕变浅,分层剥落现象明显减轻,磨屑变得细小,摩擦系数更为稳定,磨损机制由剥层磨损向磨粒磨损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