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70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硫代嘧啶碱基是光动力疗法潜在的重要光敏剂,其最低单重激发态的光物理研究已有广泛报道。然而,其较高激发态的跃迁性质和反应动力学研究较为稀少。因此,本文采用共振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2,4-二硫代尿嘧啶的紫外光谱和几个较高单重激发态的短时结构动力学。首先,基于共振拉曼光谱强度与电子吸收带振子强度f的关系,将紫外光谱去卷积成四个吸收带,分别为358 nm(f=0.0336)中等强度吸收带(A带),338 nm(f=0.1491)、301 nm(f=0.1795)和278 nm(f=0.3532)强而宽的吸收带(B、C和D带)。这一结果既吻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又符合共振拉曼光谱强度模式对紫外光谱带的预期。据此,去卷积得到的四个吸收带被分别指认为S0→S2跃迁、S0→S6跃迁、S0→S7跃迁和S_0→S_8跃迁。同时,分别对B,C和D带共振拉曼光谱进行了详细的指认,获得了短时动力学信息。结果表明,S_8态短时动力学的显著特征是在Franck-Condon区域或附近发生了S8(ππ~*)/S(nπ~*)势能面交叉引发的、伴随超快结构扭转的非绝热过程。S7和S6态短时动力学的主要特征是反应坐标的多维性,它们分别沿C_5C_6/C_2S_8/C_4S_(10)/N_2C_3+C_4N_3H_9/N_1C_2N_3/C_2N_1C_6/C_6N_1H_7/C_5C_6H_(12)和C_5C_6/N_3C_2/C_4S_(10)/C_2S_8+C_6N_1H_7/C_5C_6H_(12)/C_5C_6N_1/C_5C_6H_(12)/C_2N_1C_6/N_1C_2N_3/C_4N_3H_9/N_1C_2N_3等内坐标演化。  相似文献   
12.
1,3-二甲基尿嘧啶二聚体的飞行时间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进样方式、不同电子轰击能量和不同反应气压力测定了1,3 二甲基尿嘧啶二聚体(DMUD) 的4个立体异构体A、B、C、D的化学电离(CI)和电子轰击电离(EI)飞行时间质谱.不同方式所测得的CI谱结 果一致,4个异构体出现了强度不同的准分子离子峰(m/z=281),由此推断它们结构之间的相对稳定性次序为: B(trans syn)>D(cis syn)>A(trans anti)>C(cis anti).这一结论被低能量(25eV)电子轰击的EI谱所证实, 并且与合成产物的比例相吻合.EI谱用任何方式测谱均不出现分子离子峰(m/z=280),而出现其单体离子(m/z =140)且为基峰。给出了DMUD的飞行时间质谱裂解途径,同时对CI谱的裂解碎片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 5 氨基 6 甲基尿嘧啶简便的合成方法 .该化合物以 6 甲基尿嘧啶 ( 2 )为起始物 ,经硝化或重氮化分别得到中间体 5 硝基 6 甲基尿嘧啶 ( 3 )和 5 偶氮苯基 6 甲基尿嘧啶 ( 4 ) ,化合物 3和 4经Na2 S2 O4还原 ,合成产物 5 氨基 6 甲基尿嘧啶 ( 1) .  相似文献   
14.
王春娟  谢芳  张万斌 《有机化学》2008,28(3):503-505
以2'-脱氧尿嘧啶为原料, 在糖苷羟基未保护情况下, 经过羟甲基化、选择性氧化、Knoevenagel缩合和Hunsdiecker反应等4步反应, 简便地合成了抗病毒药物E-5-(2-溴乙烯基)-2'-脱氧尿嘧啶, 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1,3-二(乙氧基甲基)-5-N,N-二甲氨基-6-甲基尿嘧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3-二(乙氧基甲基)-5-N,N-二甲氨基-6-甲基尿嘧啶方便、高产率的合成方法. 以6-甲基尿嘧啶(1)为起始物, 经硝化、嘧啶N1,N 3-烷基化、还原及氨基甲基化, 首次高产率合成了1,3-二(乙氧基甲基)-5- N,N -二甲氨基-6-甲基尿嘧啶(5), 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刘学军  迟国臣 《合成化学》1999,7(3):219-221
通过肽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含磷二肽的尿嘧啶衍生物,收率为56.2-72.65.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的热容测量模块在1.9-300 K温度区间内对两种药物中间体(尿嘧啶和5-溴尿嘧啶)的低温热容进行了测量与研究. 结果表明, 在测量温区内两种化合物的低温热容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步增加, 无任何热异常现象产生; 在相同温度下, 5-溴尿嘧啶的热容数值始终高于尿嘧啶. 利用低温热容理论模型对热容数据进行了拟合, 并计算得到了0-300 K温区的摩尔熵变、焓变等热力学函数. 此外, 通过热容拟合数据计算得到的尿嘧啶和5-溴尿嘧啶在298.15 K的标准摩尔规定熵分别为(132.48±1.32)和(165.39±1.65) J·K-1·mol-1.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函数理论的B3LYP交换关联能泛函在6-311+G(2df,2p)基组水平上,优化计算了Ca+,Mg+与RNA碱基嘧啶各同分异构体形成稳定复合物的结构,发现其中C1M,T1M和U1M(M=Ca+和Mg+)为最稳定复合物,并对这些复合物红外振动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碱基嘧啶单体主要存在的两个红外特征振动,是由环振动和环外氧原子及与其成键的环上碳原子之间产生伸缩振动引起的.当形成复合物时,由于离子的参与,使单体碱基分子的振动情况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离子倾向于与环外负电子原子N和O原子成键,使与离子直接作用环外原子参与的特征振动频率减小,谱线红移;不与离子直接作用环外原子引起的特征振动频率增大,谱线蓝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含时量子波包理论的简单模型对5-氯尿嘧啶尿嘧啶的共振拉曼光谱开展了强度分析拟合, 获得了1(π, π*)激发态的几何结构变化动态特征. 结果表明, 尿嘧啶1S0→1S2跃迁的动态结构特征因5-位氯原子取代而改变. 5-氯尿嘧啶的动态结构特征主要沿C5=C6伸缩振动+C6H12 弯曲振动和N3H9/N1H7弯曲振动+N1C6伸缩振动反应坐标展开, 而尿嘧啶的动态结构特征主要沿嘧啶环的伸缩振动+C5H11/C6H12/N1H7弯曲振动和C4=O10伸缩振动反应坐标展开. π和π*轨道中氯原子的pz电子参与嘧啶环的p-π共轭作用导致了在1(π, π*)激发态上5-氯尿嘧啶的振动重组能更多地配分给嘧啶环的弯曲振动模式和C5=C6伸缩振动模式. 尿嘧啶在甲醇中的激发态动态结构特征与在水中的基本一致, 但波包沿C5H11/C6H12/N1H7弯曲振动+N1C6伸缩振动(υ12)和环呼吸振动(υ17)反应坐标的运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N-氧化烟酰胺和伪尿嘧啶核苷是尿液代谢组的两种重要组成成分,但是其核磁共振信号的归属仍不完善.该文采用多种2D NMR谱(1H-1H COSY,1H-1H TOCSY,1H-1H J-RES,1H-13C HSQC和1H-13C HMBC)对尿液中N-氧化烟酰胺和伪尿嘧啶核苷的结构进行了确定,并对其1H和13C的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