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84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41.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铈(Ⅳ)氧化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发现了铈(Ⅳ)-吐温20-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发光新体系,建立了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发光的分析方法。在0.1 mol/L的H2SO4介质下,0.06 mol/L的硫酸高铈载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在8.0×10-8~1.0×10-4mol/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n=13),检出限为4.0×10-8mol/L。连续测定2.0×10-6mol/L的AP溶液7次,发光强度的RSD为1.0%。此方法简单、方便、灵敏,适合于在线分析。该法用于对乙酰氨基酚药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42.
对乙酰氨基酚在Fe(Ⅲ)/草酸盐体系中的光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简称PPCPs)作为潜在环境污染物,在近几年成为新的环境热点问题[1,2].对乙酰氨基酚(APAP)作为一种典型的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被用作阿司匹林的替代物,主要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是一种用于小儿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偏头痛、头痛、肌肉痛、牙痛、神经痛,是每个家庭常备药物之一。因此建立灵敏、准确、简便的测定方法,在临床医学及药理学研究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测定扑热息痛多用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流动注射分析法、顺序注射分析及荧光光谱法等。尚未见到铁氰化钾体系测定药物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报道。试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  相似文献   
44.
对乙酰氨基酚(PCT)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光引发原位聚合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聚合成膜,以甲醇-甲酸将模板分子洗脱,制得对乙酰氨基酚分子印迹膜修饰电极(MIP-GCE),建立了该电极直接测定PCT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PCT浓度在5.0×10-5~1.0×10-3 mol?L-1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10-6 mol?L-1。应用该法测定药物中PCT的含量,在干扰物质共存情况下的回收率为96%~105%。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同时分离测定阿咖酚散中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3种有效成分的方法。对以有机碱三乙醇胺为改进剂的胆酸胶束相进行了优化,对改进剂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详细讨论。最佳电泳条件如下:以40 mmol/L硼酸盐-60 mmol/L胆酸-12.5%三乙醇胺(pH 12.0)为缓冲体系,分离电压为15 kV,检测波长为254 nm。在上述条件下,14 min内实现了阿咖酚散中3组分的基线分离。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8.75~900.0(r=0.999 9)、2.60~62.50(r=0.992 9)、79.17~3 800 mg/L(r=0.994 0)。上述3组分迁移时间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不高于1.8%和6.8%。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的检出限分别为4.6、0.17、38 mg/L。应用该法测定阿咖酚散中上述3组分,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100%和102%,可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经济,能同时进行阿咖酚散中多种成分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46.
碱性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对鲁米诺-过氧化氢-纳米银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2.0×10-8~1.0×10-4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4.0×10-9mol/L。对1.0×10-7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6%。该法用于片剂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7.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方氨酚烷胺片(商品名感康)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感冒药。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250mg,盐酸金刚烷胺100mg,人工牛黄10mg,咖啡因15mg等。其含量测定对象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金刚烷胺的含量。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需要先采用回流,再用外指示剂法滴定^[1]。该法操作繁锁,费时,费试剂,且误差大。本文参考文献[2,3]试用一阶导数光谱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不仅可以消除其他成分的干扰而且回收率高,方法简单,准确,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8.
用亲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作修饰剂制备了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在pH4.78的Britton-Robinison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IL/CPE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IL/CPE对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反应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方波伏安曲线上,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7>~2.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7>mol/L(S/N=3).建立了测定片剂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并建立了计算程序-三组分多波长直线回归法,用于快速测定散列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安替比林和咖啡因的含量.散列通片中三组分的紫外吸收光谱严重重叠,采用数学分离-化学计量学方法排除各组分的互相干扰,在230~290 nm波长区间选择31个波长点的光谱数据,利用三组分多波长直线回归计算程序进行计算,直接测定散列通片...  相似文献   
50.
对乙酰氨基酚包合物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法分析对乙酰氨基酚包合物,探讨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新的验证包合物形成方法的可行性.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包合物,共焦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并获得β-CD、对乙酰氨基酚、摩尔比1:1的β-CD与对乙酰氨基酚物理混合物及其包合物四种物质粉末的拉曼图谱和红外图谱并将其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