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6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018篇
化学   3960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53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吴英华  夏彬 《中国化学》2007,25(3):265-267
A series of (S)-2-ethoxy-3-phenylpropanoic acid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insulin-sensitizing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in 3T3-L1 cells. Compounds 1b, 1d, 1e and 1f exhibited more potent insulin-sensitizing activity than rosiglitazone.  相似文献   
992.
含环偶磷氮烷配体的羰基铁衍生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培军  吴秉芳  刘树堂  王丁泽 《有机化学》2004,24(7):788-791,J003
用Fe3(C0)12与顺-2,4-二(叔丁基胺基)-1,3-二(叔丁基)-1,3,2,4-环偶磷氮烷cis-[P(NHBu-t)NBu-t]2(L)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偶磷氮环的单核羰基铁衍生物:Fe(C0)4[{P(NHBu-t)NBu-t}2](1)和Fe(C0)4[P(NHBu-t)(NBu-t)2P(0)H](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和1H NMR谱表征,并用X-ray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1: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a=1.7038(9)nm,b=0.8856(5)nm,c=3.5659(18)nm,V=5.381(5)nm3,Dc=1.275g/cm3,Z=8.2: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0.9999(2)nm,b=1.4476(3)nm,c=1.5559(3)nm,β=92.40(3)°,V=2.2504(8)nm3,Dc=1.361g/cm3,Z=4.在两个羰基铁化合物中,配位基偶磷氮烷环以单齿P原子与Fe原子配位.2中,未配位P(Ⅲ)被氧化成具有膦酰基结构[(==)P(O)H]的P(Ⅴ).  相似文献   
993.
荧光素类探针在生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些年来荧光素及其衍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用于生物分析的荧光探针材料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聚(N—十二烷基—3—苯基吡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一种吡咯的双取代衍生物:N-十二烷基-3-苯基吡咯,并用化学氧化法对其实施了聚合反应。该反应生成的导电聚合物可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用溶剂蒸发制膜的方法可制得柔软的自支撑薄膜,用四电极方法测得掺杂态薄膜的电导率约为0.05S/cm。并通过元素分析、GPC、FT-IR、1H-NMR等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5.
用实验与量化计算对邻苯二酚类衍生物与铈(Ⅵ)生成的配合笺显现颜色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是由配体上大π键电子向中心金属离子跃迁所 产生的L→M荷移所致。  相似文献   
996.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侧链氨基酸合成, 与β-内酰胺缩合, 唑烷环合和除保护基等反应合成了棒丝氨酸的O-苄基衍生物, 3-[3'R, 5'S)-7'-氧代-1'-氮杂-4'-氧杂双环[3.2.0]-庚-3'-基]-3-O-苄基-(2S, 3S)-丝氨酸及其(3'R, 5'R)-差向异构体(18)。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电弧放电法制备内嵌镧金属富勒烯的原灰,通过改变氦气压力及电流强度来提高内嵌镧金属富勒烯产率。原灰由1,2,4-三氯苯提取并回溶入甲苯后,利用分析型高相液相色谱(HPLC)对提取液中各富勒烯组分进行分析。通过分别衡量3种常见含镧金属富勒烯La@C2v-C82、La@Cs-C82和La_2@C_(80)与C84的相对峰面积比,探讨了氦气压力和电流强度等对3种金属富勒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氦气压力与电流强度共同决定了金属富勒烯的产率,在(1)低电流高氦气压、(2)中等电流中等氦气压、(3)高电流低氦气压的条件下都可以高产率地获得含镧金属富勒烯。此外,调整电流强度和氦气压力可以改变La@C2v-C82和La@Cs-C82的相对比例。例如,在电流为100、120 A或氦气压为20、35 k Pa时,此前认为的"minor"异构体La@Cs-C82的含量甚至高于"major"异构体La@C2v-C82。还发现降低电流强度或减小氦气压力可促进La_2@C_(80)的生成,这表明La_2@C_(80)与La@C82的形成过程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98.
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含有三触角糖基和链接臂的关键中间体N-(4-N-Boc-氨基-丁酰基)-三-[O-(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半乳糖基)-羟甲基]-甲氨(5);5脱除Boc保护后分别与含有羧基的马蹄金素衍生物(7a~7c)在氯甲酸异丁酯(IBCF)/N-甲基吗啉(NMM)作用下缩合,随后在甲醇钠催化下脱除乙酰基合成了3个具有潜在肝靶向的三触角糖簇马蹄金素衍生物(9a~9c),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1H-1H COSY, HMQC和MS(ESI)表征。并通过HepG2 2.2.15细胞模型初步评价了其抗乙肝病毒(HBV)活性。结果表明: 9a~9c均抑制HBV DNA的复制,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99.
贾镇  张关丽  李毅  李永  汤磊  樊玲玲 《化学通报》2024,87(1):110-117
为了提高丁苯酞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以6-氨基丁苯酞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还原、环化、水解、脱氯、醚化和磺酰化反应合成了20个新型的丁苯酞-哒嗪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确证。体外抗血小板凝集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6a、6b和6k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的抑制活性(IC50 = 44.9-180.0 μmol/L)优于先导化合物丁苯酞(IC50 = 1252 μmol/L)和阳性对照阿司匹林(IC50 = 1140 μmol/L);同时化合物 6b(IC50 = 63.6 μmol/L)和6k(IC50 = 191.9 μmol/L)对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本研究为丁苯酞-哒嗪酮骨架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合成了新型的亚苯基桥连双卟啉化合物(1~4)和富勒吡咯化合物(C60-m, C60-h) 以及它们的N-氧化物(C60-mo, C60-ho)。通过稳态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甲苯溶液中富勒吡咯及其N-氧化物对双卟啉化合物的荧光萃灭作用。通过稳态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双卟啉化合物和富勒烯衍生物之间的荧光萃灭常数并发现:富勒吡咯化合物的荧光萃灭能力随引入富勒烯表面功能基团数目的减少而降低: C60-h>C60-m > C60,并且发现富勒吡咯烷-N-氧化物对双卟啉的荧光萃灭能力比相应的富勒吡咯化合物增长了大约1.3~7.4倍。这些结果都说明通过改变富勒烯表面的功能基团可以调控双卟啉和富勒烯衍生物之间的光电子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