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3篇
化学   823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1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甘西鼠尾草中三个新的萜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及MCI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了甘西鼠尾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由甘西鼠尾草的根和根茎的5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了2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三醇A(1)和甘西鼠尾三醇B(2),同时得到了一个新的单萜苷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甲苷(3)...  相似文献   
72.
以2,4-二氨基-6-羟甲基吡啶并[3,2-d]嘧啶为原料,与对甲酰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发生Wittig反应构建叶酸类似物的骨架结构,还原吡啶环得到4-氨基-8,10-二碳杂四氢叶酸类似物,在N5位取代不同基团得到四个新的4-氨基-N8,N10-二碳杂四氢叶酸类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和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对人重组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与N5位取代基有关,2个化合物在0.1 μmol·L-1的浓度下对HL-60白血病细胞的抑制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73.
以L-脯氨酸为有机催化剂一步合成了豆腐果苷-喹啉酮(2),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豆腐果苷-喹啉衍生物3a~3c,4和5a~5c;以苄溴、豆腐果苷、邻羟基苯乙酮,氨基脲盐酸盐、羟胺盐酸盐、甲氧基胺盐酸盐为原料合成出豆腐果苷-黄酮衍生物8和9a~9c.产物结构经1H NMR,IR和HRMS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5b和9b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活性.  相似文献   
74.
以豆腐果苷为原料, 与取代苯甲酰肼反应生成中间体4-β-D-吡喃阿洛糖苷-苯甲醛取代苯甲酰腙(2a2g), 在溴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关环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豆腐果苷类似物3a3g. 所有化合物结构经IR, 1H NMR以及MS谱得以证实. 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3a, 3c, 3f与豆腐果苷相比有更好的镇静活性.  相似文献   
75.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射干药材中的射干苷和鸢尾黄素.探讨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和pH、分离电压等对分离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为20 mmol/L硼砂(pH 9.0),分离电压20 kV,被测物在10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射干苷和鸢尾黄素的回收率分别为94.4%、93.5%,RSD分别为3.3%、2.8%.该法已...  相似文献   
76.
UV-Vis光谱差减法测定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含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谱测定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含量的方法.以芦丁和橄榄苦苷为对照品,分别采用NaNO2-Al(NO3)3-NaOH络合体系和AlCl3络合体系进行显色.以NaNO2-Al(NO3)3-NaOH体系显色后于510 nm处可测得油橄榄叶中总黄酮和橄榄苦苷的吸光度之和;而以AlCl3体系显色后...  相似文献   
77.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 group of diosgenyl glycosid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orthogonal protection-deprotection glycosylation strategy, a series of diosgenyl glycosides with same of monosaccharides component but different in sequence were synthesized. The antitumor activity in vitro of synthesized diosgenyl glycosides was evaluated by standard MTT assay. It was observed that diosgenyl glycosides with a rhamnopyranosyl at C2′ of glucopyranosyl residue show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in vitro.  相似文献   
78.
神经节苷脂的高效液相色谱-化学衍生方法进展徐桂芸,常理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1前言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是一类含有唾液酸(Sialicacid)的酸性鞘氨醇糖脂,由鞘氨醇(Sphingo-sine)、脂肪酸、寡糖链三...  相似文献   
79.
A new iridoid glycoside 1 and a new iridoid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Pedicularis kansuensis f. albiflora.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相似文献   
80.
用电子和光学显微术对已报道的3类大豆根瘤菌以及快慢过渡型大豆根瘤菌进行形态学研究,发现在这4类大豆根瘤菌形态特征,特别是鞭毛特征上,有显著差异: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为极生多鞭毛、快慢过渡型为周生鞭毛、慢生型为极生单鞭毛或亚极生单鞭毛.超慢生型未观察到鞭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