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3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一种新型室温固化、耐高温环氧树脂体系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盐([C6mim]FeCl4)与混合胺复配室温(20 ℃)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并与其它脂肪胺类室温固化E-51体系在力学性能、热性能、耐老化性能方面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C6mim]FeCl4不同添加量对固化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6mim]FeCl4/混合胺复配室温固化E-51体系的室温拉伸强度可达90 MPa,高温(120 ℃)下也保持了良好的力学性能,热失重(5%)分解温度为310 ℃,200 ℃老化7 d后,拉伸强度为28 MPa,是一种可在高温下使用的新型环氧树脂室温固化体系。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H3PO4和Al(OH)3为原料制备磷酸铝粘结剂,探讨了不同固化剂ZnO、CuO、Cr2O3对其固化行为的影响.采用XRD、邵氏硬度仪、TG-DS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磷酸盐粘结剂的物相组成、硬度、吸湿率及其固化机理等.结果表明:当P/Al摩尔比为3∶1.3时,磷酸铝粘结剂的理论固化温度为262℃,固化后产物为AlH2P3O10·H2O.固化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缩短固化时间和提高涂层性能,以CuO为最佳.当CuO添加量不低于8wt;时,磷酸盐粘结剂固化时间最短,为2.5 h;吸湿率最低,为4.21wt;.当CuO添加量为6wt;时,涂层硬度最大,为99.2 HA.其对应的理论固化温度为145℃,固化产物为Al4(PO4)3(OH)3·xH2O和少量的Cu4P2O9·H2O.  相似文献   
33.
树枝状多氨基大分子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乙二胺(EDA)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外围带多个活泼氢原子的树枝状大分子G1.0(NH2)。最佳合成条件为:n(EDA)=1:12,甲醇作催化剂,50℃反应24h,产率97.01%,G1.0(NH2)的质量分数为96.02%用IR、NMR和元素分析表征G1.0(NH2)的结构。与EDA/环氧树脂体系相比,G1.0(NH2)/环氧树脂体系适用期较长、凝胶时间和快速度固化。G1.0(NH2)在固化过程中分两阶段逐渐放热,且总放热量小于EDA固化剂体系,TGA分析表明两种体系固化产物热稳定性相似。  相似文献   
34.
CMSC型固化剂改良土的新型CBR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北某高速公路沿线特殊软土的特点,采用两种方案按全粉料配料的方法配制CMSC型固化剂,并按一定剂量掺入土中。同时,考虑当地的水文气候因素,针对传统钢制击实筒的饱水条件偏保守的特点,研制了新型击实筒,在新型击实筒内制备试件并养护至规定龄期,采用新型浸水装置饱水,进行贯入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各向饱水条件更接近实际工况,增强了CBR值的可信度。CMSC型固化剂改良土的改良效果优于石灰改良土,且固化剂掺入剂量存在最佳掺量,同时分析了CMSC型固化剂的加固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5.
二甲硫基甲苯二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飞  沈本贤 《应用化学》2003,20(10):1018-1020
在聚氨酯弹性体的加工成型中必须加入一种兼起扩链和交联作用的固化剂 ,几十年来使用得最为成功的固化剂当属 3 ,3′ 二氯 4,4′ 二氨基 二苯基甲烷 (MOCA)。虽然用MOCA制得的弹性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最好 ,而致命的弱点是致癌性 ,美国政府已命令终止MOCA在聚氨酯中的应用[1 ] 。为此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新型固化剂[2 ] ,但均未获理想的结果。1 987年 ,美国Ethyl公司研究发现二甲硫基甲苯二胺 (DMTDA)是一种有希望取代MOCA的固化剂[3] ,但其固化性能均不及MOCA。DMTDA的合成最早是用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 ,反应温度范围为 2 0~ 3 0 0…  相似文献   
36.
用差热分析(DTA)法对环氧树脂固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与乙二胺,二乙胺三胺,三乙醇胺,六次甲基四胺,邻苯二甲酸酐及顺丁烯二酸酐的固化条件。  相似文献   
37.
以2-苯基咪唑(2PZ)为芯材,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一种新型潜伏性热释放型微胶囊固化剂2PZ-PGMA。通过FT-IR、TGA、SEM、粒度分析和DSC对微胶囊固化剂的化学结构、芯材含量、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及固化性能等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微胶囊固化剂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约17.6μm,壁材厚度为约1.1μm,芯材2PZ含量为20.1(wt)%。由微胶囊固化剂与环氧树脂E-51制备的单组分胶粘剂,具有优良的固化特性、潜伏性能和粘接性能,可在100℃下30min内实现固化,室温储存期达33d以上,拉伸剪切强度达15.36MPa。  相似文献   
38.
马来海松酸酐的合成及其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香酸和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D-A反应合成了高纯度的马来海松酸酐,用IR、NMR、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在此基础上,分别用马来海松酸酐和偏苯三酸酐对环氧树脂DER662E进行固化,并用DMA、力学性能测试仪、TGA等对比研究了固化后环氧树脂的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探索了生物基马来...  相似文献   
39.
NMR研究HDI与水的加成产物N-100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NMR研究了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与水的加成产物N-100的结构.结果表明:N-100中含有脲基、缩二脲基、双缩二脲基、三聚体异氰脲基、异氰酸酯和氨基等基团,是一种以氢原子为交联点、胺和异氰酸酯为端基的具有复杂网络结构的多异氰酸酯.一维核磁谱及二维化学位移相关谱不但分辨出4种羰基,还确定了氮上5种不同取代结构的分子链连接情况.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准确地定量描述了N-100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40.
不同含量的聚砜(PSF)对环氧树脂(EP)/PSF共混物相结构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反应分相后的样品进行断面观察,发现一定PSF含量时,体系形成了层状结构.这种层状结构通常为3层,包括上下2个外层、由聚砜和环氧树脂的颗粒-基体结构组成,以及1个双连续结构形成的中间层.研究表明,这种层状结构由反应诱导相分离开始之初形成的双连续结构发展而来,由于反应和相分离的进一步发展热塑性树脂富集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以及组分间的动力学不对称而最终形成的.在一定PSF浓度范围内,不同温度固化样品时均得到了这种层状结构.改变固化剂类型,层状结构的形貌受到影响,当固化剂活性较高时,外层变薄中间层增厚.当组分间的相容性较好时,双连续结构甚至不能演化发展到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