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化学   358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4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咔唑基哒嗪为配体的环金属化铱配合物Ir(pcpd)2(acac)(其中pcpd=3-(9-苯基-3-咔唑基)-6-甲基哒嗪,acac为乙酰丙酮),并以其作为发光体,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结构为ITO/HIL001/HTL001/CBP:Ir(pcpd)2acac(12.3%)/TPBi/AlQ/LiF/Al的器件最大发光亮度19656cd/m2,最大效率14cd/A,发光峰值580nm.器件表征结果显示该配合物具有强磷光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42.
黄金蝉若虫体蛋白水解液的荧光标记及电喷雾质谱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2-(7H-二苯并[a,g]咔唑-乙氧基)-乙基]氯甲酸酯(DBCEC-Cl)作为柱前衍生试剂, 于室温下,在硼酸钠缓冲液(pH 9.0)中,金蝉若虫体蛋白水解液中氨基酸的完全衍生化在5 min即可完成.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 (200 mm×4.6 mm, 5 μm) 上, 采用梯度洗脱实现了各衍生物的完全基线分离.最佳荧光检测为λex/λem=300/395 nm.在线串联的ESI/MS正离子质谱数据显示:所有衍生物均给出m/z 338 5,294.5的特征碎片离子峰.荧光条件下的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2; 检出限为2.6~24 fmol.本方法灵敏、可靠、重现性好.对实际黄金蝉若虫体蛋白水解液中氨基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3.
3,6-和2,7-咔唑衍生物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性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以及ZINDO/SDCI方法计算3,6-和2,7-咔唑衍生物的分子平衡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性质.乙烯基吡啶取代基的位置影响分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性质.与3,6-咔唑衍生物相比,2,7-咔唑衍生物的单光子吸收波长红移,振子强度增大;双光子吸收波长红移,双光子吸收截面增加.结果表明,2,7-咔唑衍生物是更好的双光子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44.
空穴传输基团修饰的吡嗪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空穴传输性咔唑基团修饰的吡嗪配体, 2,3-二(4-(9-咔唑基甲基)苯基)-5-甲基吡嗪(CzMPMP)及其铱配合物Ir(CzMPMP)2(acac)(acac: 乙酰丙酮). 用核磁共振(NMR)、质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液相和固相光致发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通过与没有咔唑取代基的2,3-二苯基-5-甲基吡嗪铱配合物Ir(DPMP)2(acac)进行对照, 说明咔唑基团对配合物的光学性质有显著影响. 不含咔唑取代基的配合物Ir(DPMP)2(acac)的固态光致发光光谱中存在很强的激活双体(excimer)峰, 而Ir(CzMPMP)2(acac)的固态光致发光光谱中未发现有激活双体峰; 并且在溶液中, 含有咔唑取代基的配合物Ir(CzMPMP)2(acac)较Ir(DPMP)2(acac)的光致发光强度有显著提高. 这些结果说明咔唑基团的空间位阻可以有效阻止配合物成膜时产生激活双体, 从而消除发射峰红移现象并提高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45.
报道了8-羟基喹啉铝和聚乙烯基咔唑薄膜及其混合体系膜的荧光衰减特性。聚乙烯基咔唑/8-羟基喹啉铝重量比100:4的混合膜在波长540nm和460nm处的荧光衰减时间分别为6.47ns和8.5ns。重量比100:10混合膜在波长540nm和460nm处的荧光衰减时间分别为5.5ns和7.9ns。上述两波长对应8-羟基喹啉铝和聚乙烯基咔唑分子荧光发射。混合体系的荧光寿命仅为8-羟基喹啉铝分子荧光的40%,同时也低于聚乙烯基咔唑14ns的荧光寿命。荧光寿命的减少反映出两种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或形成了分子复合体。  相似文献   
46.
建立了咔唑、蒽和苝的同时恒能量同步荧光分析法。对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比较说明。实验是在自制带恒能量扫描多功能荧光分光计上进行的。咔唑、蒽和苝的检测限分别为1ng/ml、0.8ng/ml和0.5ng/ml,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4%。  相似文献   
47.
Introduction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academicand industrial research that is directed toward the fabri-cation of large-area,monocolor and full color flat-paneldisplays[1].Ever since Tanget al…  相似文献   
48.
以双(2?氯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2?(乙烷?1,2?二丁基(氧基))二乙硫醇和N?乙基咔唑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杂冠醚基团的新型荧光探针分子L,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进行了表征。随后利用荧光光谱在水/乙醇溶剂(4∶1,V/V)中研究了探针L对Ag+的选择性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探针L与Ag+以1∶1的比例配位。通过计算得到配位常数Ka为2.01×105 L·mol-1,检测限为4.13μmol·L-1。通过实验证明,该探针分子可应用于河流等环境水样中Ag+的检测。  相似文献   
49.
范思琪  梁经泰  方方 《合成化学》2019,27(10):772-778
以N-异丙基-9H-咔唑为起始原料,经取代、氧化、环合、酰化4步反应合成了7个新型2-取代氨基-5-(N-异丙基-9H-咔唑-2-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1a~1g),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MS(ESI)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1a~1g对5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1a~1g对人正常VEC细胞的抑制活性弱于5-FU。 1d和1e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结肠癌细胞(HCT-8), 1e对人肺癌细胞(A549细胞),以及1g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的抑制活性(IC50≤9.28 μmol·L-1)均与5-FU相当。  相似文献   
50.
推荐了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9-(4-溴丁基)-9H-咔唑的相转移催化合成、表征及室温磷光性能研究"。实验利用相转移催化合成9-(4-溴丁基)-9H-咔唑分子,采用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瞬态荧光光谱和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对其室温磷光性能进行研究。本综合实验涵盖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以及理论化学的知识点,建议纳入化学专业高年级综合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