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5篇
化学   49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聚酯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聚酯酰胺(PEA)共聚物.一种是两步法,即先合成对苯二甲酸乙醇酰胺(BAET)单体,然后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共缩聚;另一种是一步法.即在酯交换反应中直接添加乙醇胺(EA).两种方法制得的聚酯酰胺(PEA)共聚物测试证明了为产物,并分析了合成中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32.
热致性液晶聚酯酰亚胺高分子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己二胺,癸二胺和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为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制备了聚酯酰亚胺系列共聚物.采用IR,WAXD,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和液晶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热致液晶性,且随二胺单体摩尔组成的变化,共聚物的熔点Tml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8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3.
废旧聚酯(PET)的化学循环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废旧PET 聚酯可通过化学解聚来实现其循环利用。本文总结了废旧PET 聚酯化学循环利用领域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开发的主要化学解聚工艺方法, 包括水解法、甲醇解聚法、乙二醇解聚法等, 同时对各种工艺过程的优缺点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34.
采用阴离子配位聚合方法, 合成了二氧化碳、1,2-环氧丁烷与ε-己内酯的三元共聚物: 聚[碳酸(亚丁酯-co-ε-己内酯)酯](PBCL). 并采用复相乳液(W/O/W)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抗菌药物甲磺酸帕珠沙星的可降解微球. 对聚合物进行了FTIR, 1H NMR, 13C NMR, DSC, TGA和WAXD等表征, 以及降解性能和载药微球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PBCL热稳定性及降解性能优于聚碳酸亚丁酯(PBC). 所得PBCL微球球形规整、表面光滑. 大部分微球粒径在0.5~1 μm的范围内, 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达到38.21%和87.9%. 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研究在pH 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进行, 释放21 d后, PBCL微球的累积释药量为84.74%, PBC微球的释药量仅为17.29%. 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 PBCL载药微球具有长效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5.
Stannous oxalate was prepared efficiently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FT-IR. It exhibite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and had profitable effect than tetrabutyl titanate and stannous octo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PTT) via esterification-route. Over this catalyst, the degree of esterification of pure terephthalic acid was up to 94.4% at 260°C after 1.5 h, while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and content of terminal carboxyl groups of the corresponding PTT polyester, polymerized at 260°C, 60 Pa for 2 h, was 0.8950 dL/g and 15 mol/t, respectively. Stannous oxalate was a promising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PTT polyester.  相似文献   
36.
Epoxy resins are widely used in coatings, adhesives and polymer composites, but the applications of cured epoxy resins are often restricted by their poor toughness. HBP can be used as toughener to improve the toughness of epoxy resins due to its high-dens…  相似文献   
37.
聚酯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聚酯酰胺(PEA)共聚物.一种是两步法,即先合成对苯二甲酸乙醇酰胺(BAET)单体,然后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共缩聚;另一种是一步法.即在酯交换反应中直接添加乙醇胺(EA).两种方法制得的聚酯酰胺(PEA)共聚物测试证明了为产物,并分析了合成中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38.
本文借助于不同热处理样品的WAXD研究和变温FTIR分析,从液晶态与结晶态面间距的变化,晶态、液晶态和各向同性液态下结构构象的差异出发,研究了聚合物液晶态下的近晶相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9.
刘宏娟  杜伟  刘德华 《化学进展》2007,19(7):1185-1189
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在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使用.在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中,最高可得到约10%的副产物甘油,副产物甘油的去向将成为生物柴油大规模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合成新型聚酯PTT的原料,1,3-丙二醇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为原料耦合生产1,3-丙二醇,不仅解决了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的出路问题,同时降低了1,3-丙二醇的生产成本.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柴油及1,3-丙二醇生产技术及联产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逐步增长聚合应用面广,且聚合物分子量是逐步增加的,近来利用逐步增长聚合可以合成新型高分子材料日益引人注目。按照逐步增长聚合的不同类型,对近年来逐步增长聚合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对合成聚酯等的缩聚反应,以及利用二异氰酸酯和Click反应的逐步加成聚合等进行了综述。为了进一步获得性能优良、分子量可控、结构理想且制备方法简便的高分子材料,加强逐步增长聚合理论研究、开发新型结构的单体,并充分开发相应的聚合新技术,是今后逐步增长聚合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