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33篇
  免费   2584篇
  国内免费   21061篇
化学   38891篇
晶体学   479篇
力学   530篇
综合类   871篇
数学   2028篇
物理学   5679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692篇
  2022年   749篇
  2021年   751篇
  2020年   724篇
  2019年   848篇
  2018年   641篇
  2017年   812篇
  2016年   952篇
  2015年   964篇
  2014年   1796篇
  2013年   2030篇
  2012年   1480篇
  2011年   1505篇
  2010年   1589篇
  2009年   1825篇
  2008年   1976篇
  2007年   1871篇
  2006年   1916篇
  2005年   1816篇
  2004年   1936篇
  2003年   1953篇
  2002年   1891篇
  2001年   1902篇
  2000年   1671篇
  1999年   1499篇
  1998年   1464篇
  1997年   1504篇
  1996年   1418篇
  1995年   1408篇
  1994年   1114篇
  1993年   1023篇
  1992年   1038篇
  1991年   1027篇
  1990年   889篇
  1989年   876篇
  1988年   258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2,2'-联吡啶(bipy)、邻氨基苯基苯甲酸(HL)与稀土离子(RE=Tb,Eu,Sm,Nd)合成了固体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确定和表征,并对TbL3和TbL3·bipy·3H2O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讨论.TbL3·bipy·3H2O的荧光强度比TbL3的荧光强度强.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以竖直圆管内壁催化剂薄层内发生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强化对流换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催化剂薄层内的吸热化学反应可以有效地强化对流换热,降低流体和壁面温度,从而对壁面起到保护作用;极限热流密度的大小与流体的入口温度有关,存在最佳入口温度使极限热流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43.
离子交换富集-导数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Cu,Fe和Zn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用 2 0 1× 7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自来水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交换富集 ,采用微量脉冲进样 导数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富集后溶液中的Cu ,Fe和Zn ,该方法灵敏度分别为 0 2 9,0 5 9和 0 0 6 μg·L- 1 ,精密度分别为 4 2 8% ,1 95 %和 2 2 8% ,检测限分别为 1 2 8,5 85和 0 6 8μg·L- 1 ,回收率分别为 91 13% ,10 1 34%和99 84 % ,本方法大大减少了需样量 ,简便快速 ,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44.
纳米TiO_2用于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实验采用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对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探讨了pH的影响和添加Fe3+的效果及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采用UV/O3/TiO2工艺对其进行处理,pH4-5时,10W紫外灯光照60min,CODcr去除率达84%,脱色率达96%以上。添加Fe3+,对溶液的催化降解速度提高不明显。动力学研究表明,CODcr降解速度对CODcr的浓度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45.
[Na(18-C-6)]2[Cu(i-mnt)2]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18-冠-6与Na2[Cu(i-mnt)2][i-mnt=异丁二腈烯二硫醇阴离子,S2CC(CN)2-2]的反应,得到的配合物[Na(18-C-6)]2[Cu(i-mnt)2](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分析.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结构数据a=1.2819(11),b=1.1793(10),c=1.4928(13)nm,β=99.121(16)°,V=2.228(3)nm3,Z=2,Dcaled.=1.369g/cm3,F(000)=958,R1=0.0521,wR2=0.1003.1中的[Cu(i-mnt)2]基团通过配体i-mnt的氮原子与两个[Na(18-C-6)]基团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稳定的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46.
基于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气体纳米颗粒团聚物两相流动双流体模型.模型中采用了Jung & Gidaspow (2002)测量的固相应力模量和王垚等(2001)提出的聚团曳力系数计算模型.对纳米颗粒团聚物的流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纳米颗粒团聚物的流化特性.模拟得出的床层膨胀比与文献中实验的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7.
采用溶解-反应量热法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热量计内,测定了[Gd(Gly)4(Im)(H2O)](ClO4)3和[Y(Gly)4(Im)(H2O)](ClO4)3两种稀土甘氨酸咪唑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分别为(-3 461.46 ±0.22) kJ·mol-1 和(-3 926.6±0.90) kJ·mol-1.  相似文献   
48.
 Li3N、Mg3N2和Ca3N2是高温高压下以hBN为原料合成cBN的催化剂。在实验中发现它们对常压高温下生成hBN的反应也表现出催化作用。对比了三种氮化物催化效果的差异,发现三种氮化物都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才能表现出催化效果,以及三种氮化物对生成hBN反应的催化效果与它们在高温高压下合成cBN反应的催化效果次序相似。提出了对合成hBN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也将对合成cBN表现出催化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49.
串联双环光微谐振器的滤波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建义  江晓清  王明华 《光学学报》2003,23(10):191-1195
详细研究了串联双环光微谐振器的光带通滤波特性,给出了其通带带宽的公式,分析了出/入环光耦合系数和环间光耦合系数对通带特性的影响,计算并特别强调了滤波通带的结构特点,也分析了微环中存在的光损耗对串联双环光微谐振器的滤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CL-18的合成     
CL-18是根据TATB和BTF两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所设计并已合成的,其分子兼具TATB和BTF的分子特征,一方面,氨基的推电子效应使C-NO2键能增强,又由于氨基与硝基的氧原子间形成强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更增强了分子的稳定性,因而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感度。另一方面,分子中引入氧化呋咱基团,可明显提高化合物的密度和爆轰性能。在钝感冲击片雷管和钝感传爆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