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802篇
化学   1293篇
晶体学   47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39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用透射电镜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污染特征明显;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水溶性常规元素K、Na、Ca和Mg。K、Na、Ca和Mg的检出限分别为0.105、0.124、0.259和0.237mg/kg,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79,加标回收率为90.0%~95.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2.1%(n=6)。  相似文献   
63.
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翊  吴海 《化学通报》2005,68(1):36-42
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投资少、效率高、可以原位修复低浓度有害污染物的特性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推动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64.
介绍一种简单的表面温度变送器,它可在无热流的情况下,使用差式热电偶和铂电阻温度计测量镜面温度。测量结果表明,本温度变送器和测量技术可分辨±0.02℃的镜面温度。  相似文献   
65.
原位合成分子筛膜毛细管色谱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型多孔层毛细管柱既耐高温又对气体及烃类异构体有选择性,同时又具有毛细管色谱快速、高效等优点,是解决难分离组分的重要柱型.常用作气一固吸附色谱固定相的有强极性的硅、中极性的氧化铝、非极性的碳质及特殊吸附作用的分子筛.其中分子筛以其独特的吸附作用,在永久性气体和烃类碳数族组成分析中有重要地位.Pruecell和Soulages[1,2]等制备了涂渍型5A和13X型分子筛的毛细管柱,对低碳烃类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分离能力,分析柱温较填充柱降低约100℃.邹乃忠等[3~5]也先后制备了分子筛层的毛细管柱用来作直馏汽油的分析.由于通…  相似文献   
66.
制备了对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具有较好催化性能的Ag-MoO3催化剂, 采用原位FT-IR技术研究了丙烯、环氧丙烷及丙烯+氧气的混合气在Ag和Ag-MoO3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及反应行为. 研究表明, 丙烯在Ag和Ag-MoO3催化剂表面上吸附后, 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而环氧丙烷吸附后在较高温度下则发生开环和聚合反应直至产生积炭. 与Ag催化剂相比, 在Ag-MoO3催化剂上, MoO3的加入在降低催化剂活性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物环氧丙烷的开环及深度反应, 使环氧丙烷的选择性提高. 另外, 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短的滞留时间下, 环氧丙烷发生深度反应的程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7.
DeNOx催化剂FeZSM-5/Raney Fe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晶化法合成了FeZSM-5/RFe(RFeRaney Fe)催化剂. 合成液的组成为5Na2O*100SiO2*10TPABr*7 000H2O,pH>11.5. 合成液中不含Al,ZSM-5分子筛的骨架Al只来源于Raney Fe的表面. 此法提高了ZSM-5分子筛中骨架Al的稳定性和分子筛上Fe离子的负载量. FeZSM-5/RFe用作DeNOx催化剂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
磺化聚苯乙烯/聚吡咯复合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化聚苯乙烯(SPS)/聚吡咯(PPy)复合膜是通过毗咯单体在SPS基体中原位聚合方法制成的.用FTIR研究SPS/PPy复合膜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SPS中SO3阴离子在1200cm-1不对称伸缩振动港带的分裂,说明了聚吡咯是以阳离子的形式作用于SPS中SO3阴离子上,产生强的离子-离子相互作用.同时还研究了在复合过程中,引起SPS基体的微区结构与性能的变化.SPS由于吡咯单体的胀入和聚合,导致了SPS微相分离,复合膜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中出现了两个Tg转变,分别在124和145℃.  相似文献   
69.
TiO2-双亲共聚物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与紫外光敏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镛  毕研迎  石凤 《化学学报》2007,65(1):67-71
用偶联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纳米粒子TiO2, 应用超声技术将TiO2 纳米粒子分散在甲醇介质中, 然后用苯乙烯(ST)原位聚合包封, 再用丙烯酰胺或乙烯基吡咯烷酮(VP)共聚, 两步原位分散聚合得到了有机聚合物为壳、TiO2为核的有机/无机复合粒子. 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进行表征. 结果显示: 由于双亲共聚物对TiO2纳米粒子的敏化作用, 紫外-可见光谱图上两种纳米复合粒子的最大吸收峰均有明显红移, 并且吸收光谱的范围扩大了, 其中尤以TiO2/(PST-co-PVP)为甚. 意味着光敏化活性的提高, 特别是在可见光谱的范围内. 这种情形对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如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特性是有利的, 表明这类材料的应用空间得到了拓展.  相似文献   
70.
分子印迹手性整体柱的制备及对非对映异构体的分离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采用原位分子印迹技术 ,单步制备了一种辛可宁印迹的手性整体柱。为了提高柱效和选择性 ,选择了相对低极性的甲苯 /十二醇复合致孔体系。在等度及梯度洗脱条件下 ,非对映异构体辛可宁与辛可尼丁被完全分离。等度洗脱中相对较宽的峰可以在梯度洗脱中得到改善。同时考察了流动相中醋酸浓度、流速以及温度对分离的影响。由于柱中存在大的流通孔 ,大大降低了分离过程中的柱压降 ,从而使这种柱能够在相对高的流速下使用。提高温度可以提高分离因子 ,在 60℃获得最大分离因子 5 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