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064篇
化学   1693篇
晶体学   98篇
力学   85篇
综合类   86篇
数学   173篇
物理学   6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物理化学实验为各大高校本科化学教学的主干实验课程之一。虽然各高校的物理化学实验内容已十分丰富,但仍然缺乏将不同章节知识点融会贯通以及与学科前沿密切联系的综合型实验内容。我们根据南开大学郭东升教授课题组发表的一篇有关联二炔程序性响应检测胆碱酯酶的工作设计了“联二炔囊泡的光致聚合、热致变色及应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涉及到联二炔缔合胶体的制备、联二炔的紫外光致聚合反应和聚联二炔的热致变色,进而显示其在防伪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希望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物理化学中的缔合胶体、光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等章节有更深一步的贯通性掌握,并了解自组装、光聚合、变色材料和防伪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  相似文献   
42.
43.
本文合成了二烯丙基二(十二烷基)溴化铵(DADD),用超声波分散其水溶液而形成微泡。用γ射线、偶氮二异丁睛(AIBN)、过硫酸铵(APS)引发使微泡发生聚合,井对所得的微泡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明:用γ射线引发能使微泡双分子膜发生全部聚合、而用AIBN,APS引发则只能发生部分聚合,聚合后,微泡的形状(态),渗透性行为、相转变温度等都未发生变化,但其稳定性却提高了,用断裂电镜证实了本文所合成的微泡是单室的双分子膜微泡。  相似文献   
44.
以铜离子为模板的褐藻酸凝胶对铜离子的选择性富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建敏  王永尧  杨晨磊 《分析化学》2002,30(12):1414-1417
以铜离子为模板,制备了褐藻酸凝胶(Cu-alginate),通过吸附实验及过柱渗滤实验,试验了该吸附剂对铜离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并且采用该吸附剂富集了自来水中微量的Cu^2 ,结合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水样中Cu^2 的含量。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Cu^2 有较高的选择性吸附性能,显著优于一些化学合成铜离子模板缩聚物及非铜模板褐藻酸凝胶(如Ca-alginate),非重金属离子(如K^ 、Na^ 、Ca^2 )及某些重金属离子(如Ni^2 、Cd^2 )等对Cu^2 的吸附均不产生明显干扰。用该吸附剂富集水中的微量铜离子,回收率可达97.7%。  相似文献   
45.
首次报道在短链脂肪醇/水溶剂中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辛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体系由沉淀转化为囊泡,并出现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的新现象,以期探索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6.
采用改进颗粒床模型的CFD方法模拟了实验室规模冷模装置内鼓泡床的流体流动时空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表观气速是影响气固动态特征和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表观气速的增大,气泡数目增加,气泡体积增大,压力波动增强;气速越高时均压降越大;在内循环鼓泡流化床内固体颗粒呈“单室”流型。上述与实验观察相吻合的模拟结果将有助于放大和设计商业化的内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  相似文献   
47.
纳米微孔NixZn(1-x)Fe2O4的水热合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0引言尖晶石型铁酸盐是一类重要的磁性材料,它可用于防止电磁波辐射设备以及隐身材料中的吸波剂犤1,2犦,具有价格低廉、吸波性能优良的特点。同时尖晶石型铁酸盐也是一类重要的催化剂,90年代初又发现了氧缺位的该类化合物具有将CO2还原为C的优良催化性能犤3犦。因此,有关铁酸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和材料科学工作者感兴趣的领域。随着新的合成方法的不断涌现,对传统铁氧体材料进行结构改造以提高其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模板剂造孔技术,首次在NixZn(1-x)Fe2O4水热合成中选用模板剂,…  相似文献   
48.
The synergism of 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 copolymer (EPDM) and dicumyl peroxide (DCP, a crosslinking agent) in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poly(vinyl chloride) (PVC) blends was investigated. When EDPM and DCP are added to the blends simultaneously, the tensile properties could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for the blends with LDPE matrix. For example, incorporation of 10/1 (mass ratio) EPDM/DCP improv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LDPE/PVC (mass ratio 80/20) blend from 7.9 MPa to 8.5 MPa and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from 25% to 503%. Results from selective extraction,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reveal tha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blends with LDPE matrix is principal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 fine crosslinking network of the LDPE and EPDM phase. The outstanding modification effect of EPDM is explained by its dual functions: molecular entanglement with LDPE and the enhanced efficiency of DCP in the blends.  相似文献   
49.
酞菁氧钛/卟啉氧钒复合体系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酞菁氧钛(TiOPc)/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光致放电研究说明,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XPS测试结果表明酞菁氧钛与卟啉氧钒分子之间存在着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光致激发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是协同增强效应的起因,这种协同增强效应为利用弱的电子给体与弱的受体复合体系设计新型光导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0.
双头基两亲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庆  贡浩飞  刘鸣华 《化学进展》2001,13(3):161-166
本文介绍了双头基两亲分子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概述了由双头基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形成的单分子膜以及在体相中形成的囊泡的特征, 并介绍了这类两亲分子在催化、生物矿化、药物缓释、膜破解以及纳米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