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2264篇
化学   3619篇
晶体学   189篇
力学   673篇
综合类   95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122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莹  田鹏  周帆  刘广宇  刘中民 《催化学报》2007,28(11):963-969
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种含有亚微米级孔洞的微孔磷酸盐晶体材料(记为HAP-TAP),其形貌特征是:六棱柱形的晶体表面分布着大量0.4~0.8μm的亚微米级孔洞,孔洞内长有片层状晶体.在样品晶化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合成时间,获得了纯六棱柱形晶体的大单晶(记为HAP).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EDX)对HAP-TAP独特形貌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揭示.HAP的单晶XRD数据表明,HAP是一种具有二维空旷骨架结构的新型微孔磷酸铝晶体,其分子式为Al5(OH)2(PO4)7(C2N2H10)3.0.5H2O.EDX分析结果表明,生长于六棱柱形晶体孔洞内的片层状晶体为磷酸钛铝材料.  相似文献   
62.
极性介质中醋酸乙烯酯的辐照引发分散聚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钴 60γ射线引发醋酸乙烯酯的分散聚合 ,通过选择各种极性溶剂体系 ,确立了醋酸乙烯酯在极性介质中稳定的分散聚合体系 .对异丙醇 水体系 ,聚合物分子量随剂量率的降低、稳定剂含量的增加、单体浓度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以及醇水比的降低而增加 .运用XPS、元素分析等表征聚合物粒子 ,及通过辐射接枝理论的分析 ,可以判断稳定剂所起的稳定作用主要是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63.
结合燃料的自氧化机理,指出了抗氧剂、金属减活剂以及清净分散剂三种单元添加剂在燃料自氧化过程中的抗沉积原理.自行合成了一种新型清净分散剂--聚异丁烯硫磷酸的季戊四醇酯PETPA.对酯化产物用FT-IR和NMR进行了结构分析,给出了合成过程中硫磷化、水解、及酯化阶段的反应历程.考察了三种单元添加剂抗氧剂A、清净分散剂D和金属减活剂M,以及由单元添加剂组成的添加剂包的抗沉积效果.结果表明,抗沉积效果AMD>MD>AD>AM>D>M>A.其中清净分散剂为主要添加剂,三种单元添加剂组成的添加剂包的抗沉积效果最为明显,在RP-3、MCH及THDCPD燃料体系中,沉积量分别减少了87.10%、90.91%和89.12%.PETPA无论是单独还是复合使用其效果均优于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T154.  相似文献   
64.
王建平  邓勃 《分析化学》1991,19(12):1358-1362
  相似文献   
65.
本文研究了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添加剂,环己烷为溶剂中的α-甲基苯乙烯阴离子平衡聚合动力学。讨论了体系中的反应活性种;提出了聚合机理;得到了聚合温度为20℃时的平衡单体浓度与活性种速率常数及添加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6.
本文研究了室温时K~3Fe(CN)~6,K~4Fe(CN)~6在酸碱条件下发生的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结果表明:K~3Fe(CN)~6与NaBH~4固相混合物室温下不反应,但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后,K~3Fe(CN)~6与NaBH~4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进行。K~4Fe(CN)~6与K~2S~2O~8的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在室温下能顺利进行,但当固体KOH存在时,反应明显受到抑制。K~3Fe(CN)~6与K~2C~2O~4.H~2O室温下无反应,但与H~2C~2O~4.2H~2O在室温时即发生固相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67.
利用由化学还原剂BPK引发的电子迁移催化反应(ETC)合成了两个系列八种新的三核钴簇合物p-RC_6H_4CCo_3(CO)_(9-n)L_n(L=PPh_3,n=1;L=P(OEt)_3,n=2)。用m.p.、元素分析、IR及~1H NMR对簇合物进行了表征。对簇合物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CV)研究表明,p-RC_6H_4CCo_3(CO)_9及PPh_3单取代物在室温下均经历一个可逆的单电子过程。p-RC_6H_4CCo_3(CO)_9的E_(1/2)与R的σ_m的线性关系表明R通过诱导效应影响簇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取代簇合物的还原电势相对于母体簇合物的负移表明P的配位增大了CCo_3上的电荷密度,导致簇合物难被还原。  相似文献   
68.
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势电解法、恒电流阶跃法及交流阻抗法研究Na2SeO3提高锌锰合金电沉积电流效率的作用机理.证明在锌锰合金电沉积的条件下,Na2SeO3 阴极被还原为Se32-并吸附在阴极表面上,从而阻止了氢原子在阴极表面的吸附,因而减少了氢离子的阴极还原.拟定了Na2SeO3的反应和吸附机理,用交流阻抗法进一步证明了所拟机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9.
超临界水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水的热物理性质、结构性质、离子积、扩散系数和粘度等在超临界区域的特殊性,以及超临界水溶液在介电常数、偏摩尔体积、溶解性和极性等方面的特殊性质,并阐述了超临界水的这种特殊性在化学反应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0.
<正> 过硫酸盐和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体系用作烯类聚合的引发剂已有报道。本文报道该引发体系的反应机理。1.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