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4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4132篇
化学   7705篇
晶体学   77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210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41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高活性,高选择性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在140℃、5.0Mpa氢压下,苯转化40%时,环己烯选择性达到85%左右。环己烯最高收率达到52.1%,用XRD、SEM、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摧化剂进行表征,XRD和SEM测试表明,RU-U-B/ZRO2属于非晶态,活性组分高度分散,XRD结果证实,在加氢过程中,非晶分解,RU晶化;温度愈高,RU晶化愈快,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与RU微晶的粒径有关,RU微晶粒径应控制在5nm左右,BET比表面积测定表明,ZRO2的负载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有利于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并可阻止RU微晶的长大,讨论了B和ZRO2对提高选择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武森涛  储伟  崔名全 《合成化学》2003,11(3):257-259,266
以改性活性炭担载的Pt为催化剂催化硝基苯经加氢重排一步合成对氨基苯酚,收率54.70%,选择性可达91.40%。  相似文献   
44.
45.
一种新型的磷化钼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NH4)Mo7O24·4H2O和(NH4)2HPO4水溶液沉淀、焙烧在923K用H2还原制得磷化钼催化剂.XRD检测表明,用H2还原后有纯的磷化钼生成.在3.0MPa的高压连续微反系统中测定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以制备的磷化钼为活性组分、γ-Al2O3为稀释剂,考察了空速、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模型化合物的HDN、HDS和HDY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其脱硫脱氮率可达到90%以上.模型化合物为吡啶、噻吩和环己烯,吡啶含量以N计(为0.2%)、噻吩含量以S计(为0.3%),环己烯含量为20%,以环己烷作溶剂.  相似文献   
46.
兖州高硫煤的加氢热解脱硫及脱硫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加压热天平上,考察了氢气和氮扬气氛下高硫煤的热解脱硫。利用气相色谱在线分析研究了硫化氢氢气的逸出规律。结果表明,加氢热解比氮气下的热解有着更显著的脱友作用,脱硫率可达90%以上。而且加氢热解下65%的脱除硫转化为气相硫化氢,而氮气下热解是有80%的硫转化为液相。  相似文献   
47.
利用连续流动微反研究了Rh+Co/Al2O3催化剂的CO加氢反应, 结果表明反应在220℃以上发生, 反应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和H2/CO值的增加而增加。利用TP-IR动态方法研究了Rh+Co/Al2O3上CO和H2共吸附及其动态行为。结果表明在Rh+Co/Al2O3的孪生及线式中心上, CO和H2室温共吸附时即有部分孪生及线式CO转化为相应的羰基氢化物, 随着温度的升高, 剩余的孪生和线式CO继续向相应的羰基氢化物转化。而羰基氢化物则向多羰基氢化物转化。在到达反应温度之前, 催化剂表面只存在羰基氢化物及相应的多氢羰基氢化物。在反应温度则导致产物CH4生成。与CO加氢反应和CO歧化的吸附态研究结果相关联, 作者认为Rh+Co/Al2O3上CO加氢生成CH4是经由羰基氢化物-多氢羰基氢化物途径。  相似文献   
48.
混合含氟对甲苄醇类菊酯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劲梅  陈震  邹新琢 《有机化学》2004,24(9):1122-1124
报道了4种混合含氟对甲苄醇类拟除虫菊酯的新化合物,即三氟甲基氯菊酸、(±)-cis-二氯菊酸、(±)-trans-二氯菊酸、( )-trans-第一菊酸的含氟对甲苄酯的合成.生物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淡色库蚊四龄孑孓显示出较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49.
氯尿嘧啶自旋标记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50.
本文采用循环氧化还原法,脉冲反应及TPD等实验手段对钙钛矿型氧化物掺杂SrTiO_3体系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活性氧物种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由于掺杂产生的未被充分还原的氧物种(O~(α-)(0<α<2)是活化甲烷并促使其发生偶联反应的主要的活性中心,而表面晶格氧(O_L~(2-))则主要使甲烷深度氧化;消耗掉的未被充分还原的氧或晶格氧可以在高温下氧气氛中氧化复原.对于掺杂的SrTiO_3样品,体相中的氧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气氛中可以向表面扩散.吸附氧可能不直接与甲烷作用而主要通过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O~(α-)或O_L~(2-))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