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73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pH 10.5的B-R(或pH 9.0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能使刚果红与壳聚糖(体系Ⅰ)或刚果红与羧甲基壳聚糖(体系Ⅱ)生成的有色物质产生灵敏的褪色反应,在530 nm波长处,其褪色程度△A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及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用量呈线性关系,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2~3.6 mg·L-1(体系Ⅰ)和0.08~3.2 mg·L-1(体系Ⅱ)范围内呈线性,表观摩尔吸光率εCTMAB=2.08×104L·mol-1·cm-1,εCPC=2.52×104L·mol-1·cm-1(体系Ⅰ);εCTMAB=2.22×104L·mol-1·cm-1,εCPC=2.55×104L·mol-1·cm-1(体系Ⅱ),拟定的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9.1%~100.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2%~3.0%之间.  相似文献   
12.
刘琴  杨迎春  陈宁华  何妍 《发光学报》2018,39(11):1565-1571
由于镉在环境中具有高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对人体和环境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因而测定其在环境中的浓度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基于镉(Ⅱ)-蛋白质-刚果红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微量镉(Ⅱ)的新方法。在pH=4的BR缓冲溶液中,镉(Ⅱ)与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及刚果红溶液反应生成三元离子缔合络合物,使该体系中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信号明显增强,其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波长560 nm(RRS)、690 nm(SOS)和352 nm(FDS)处。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ΔI与镉(Ⅱ)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31 μg/L(RRS)、0.29 μg/L(SOS)、0.34 μg/L(FDS)。将该方法用于实验室废水、涪江河水和农夫山泉中镉(Ⅱ)的测定,水样中镉(Ⅱ)的回收率在93.2%~107.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8%~3.1%之间,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的光度测定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壳聚糖,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及干扰因素的影响。在pH9.7时,刚果红和壳聚糖形成有色物质,检测波长为543.5nm,线性方程为:A=0.0200ρ+0.0156,R^2=0.9978。在0~20.0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0%。采用该方法测定了两种复方样品中的壳聚糖,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良好。该方法可用于检测复方样品中少量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14.
刚果红吸光光度法测定酒中乙醇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酒中乙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比重法、气相色谱法。用吸光光度法测定酒中乙醇含量的报道很少。陈阳研究了用甲基橙褪色光度法测定酒中乙醇的含量,在pH3.2的条件下,可测定小于30%(体积分数,下同)的乙醇含量。戴贵生等则报道了用曙红内酯吸光光度法测定酒中乙醇含量。  相似文献   
15.
示波中和滴定指示剂的研究(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对酸性示波中和指示剂刚果红、百里酚兰和对、间、邻-硝基酚等指示滴定终点时切口随变化的原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长增 《分析化学》2001,29(9):1052-1054
基于钼?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刚果红的反应,提出了测定痕量钼的新催化光度法.考察了试剂浓度和干扰离子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89.02 kJ/mol,表观速率常数k′=7.29×10-4/s,方法的测定范围是0.17~10 μg/L,检出限是1.7×10-10 g/mL已用于井水及大豆中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介观流控-阀上实验室系统中建立了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在pH4.1的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刚果红与蛋白质在室温下迅速结合,其生成产物在496 nm处有最大吸收。用单因素法对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进样体积为20μL、试剂浓度为0.9 g/L、用量4.0μL和检测流速为20μL/s。在最优条件下可对12.5~200 mg/L之间的蛋白质进行准确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为5.6 mg/L,分析频率为60样/h。对人血清、尿样、乳饮料以及酸奶中总蛋白进行分析测定,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18.
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了刚果红(CR)交联聚乙烯醇(PVA)CR-PVA敏感试剂.用匀胶机将其做成薄膜固定在钾离子交换玻璃光波导表面,研制出一种光波导氯化氢气体传感器.CR-PVA薄膜碱式结构的最大吸收波长在600 nm以下,对波长为632.8 nm的激光吸收很弱;薄膜与酸性气体发生反应后强烈吸收波长在632.8 nm附近的导波或消失波;检测输出光强度的变化,即能够测出酸性气体浓度.测试结果表明,本传感器对低浓度HCl气体有快速响应,且对1.6~192 mg/m3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响应;SO2、NO2气体的浓度大于18000 mg/m3时才有响应,而对于高、低浓度H2S气体均无响应.  相似文献   
19.
用恒电流复合电沉积方法制备(Ni-Mo)/TiO2薄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相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以刚果红为模拟污染物对薄膜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定,并讨论了刚果红溶液的pH值对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技术和向溶液中加入活性物种捕获剂的方法对薄膜光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Ni-Mo)/TiO2薄膜是由粒径为50-100nmTiO2纳米粒子相和纳米晶Ni-Mo固溶体相构成的复合薄膜.薄膜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卤钨灯照射80min后,复合薄膜光催化刚果红的降解率是多孔TiO2(DegussaP25)/ITO(氧化铟锡)纳米薄膜的2.43倍.(Ni-Mo)/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归因于薄膜层中有效形成的(Ni-Mo)/TiO2异质结和良好的电子通道,以及Ni-Mo纳米晶合金对溶解氧和激发电子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分别给出了在紫外和可见光下薄膜光催化降解刚果红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以KAl(SO4)2和尿素为前驱体,通过微波水热法于180 ℃反应20 min,经600 ℃焙烧2 h制得分级多孔γ-Al2O3空心微球.所制备的样品被用于吸附典型有机染料刚果红(CR)溶液.结果表明,制备的γ-Al2O3空心微球直径为0.8-1.0 μm,厚度约为200 nm.此γ-Al2O3空心微球具有高的比表面积(243 m2·g-1)和分级大孔-中孔结构,此结构非常有利于液相过程中的质量传递.微波水热法制备的γ-Al2O3空心微球比水热法制备的γ-Al2O3和商用的γ-Al2O3样品显示出更快和更强的吸附性能.此样品的吸附数据很好地符合假二级速率方程和Langmuir吸附理论模型.从Langmuir吸附理论模型计算得到微波水热法制备的γ-Al2O3空心微球的最大吸附量(qmax) 25 ℃时高达515.4 mg·g-1.由于具有分等级结构、高比表面积、大的孔容和吸附能力,微波水热法制备的γ-Al2O3空心微球样品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很好应用潜力的环境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