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176篇
化学   1895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170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119篇
物理学   1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王海君  王来来 《分子催化》2005,19(3):230-239
乙烯与一氧化碳交替共聚合成的聚酮是一类新型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邓芹英  张彰 《分析化学》1997,25(2):197-200
报道了一种新的配体交换薄层色谱拆分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以醋酸铜-L-精氨酸的络合物为配体交换剂,用浸渍的方法吸附在硅胶薄层板上,制成配体交换薄层,用PRISMA优化法选择出展开剂的最佳组成为:甲醇/乙腈/四氢呋喃/水=80:8.2:5.8:6,在此色谱条件下,十对氨基酸对映体得到良好的分离,D-和L-氨基酸的相对比移值在1.09-2.40之间。文中对配体交换薄层的制备方法,样品的分子结构及色谱行为  相似文献   
13.
非弹性体增韧—聚合物增韧的新途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是一篇关于非弹性增韧方法的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传统的橡胶增韧韧性聚合物材料的机理,然后着重介绍了最近在国外出现的刚性有机填料(ROF)增韧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增韧的冷拉机理,列举了脆性塑料粒子和韧性基体组成的合金体系的大量实验结果来说明以上内容,最后通过与传统橡胶增韧机理的对比指出非弹性体增韧是不同于后者的一种新增韧方法,并有可能成为制备高强度、高韧性工程塑料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手性配体立体选择性萃取分离扁桃酸对映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ased on chiral ligand exchange, the distribution behavior of mandelic acid enantiomers in the two-phase system containing copper ion(Ⅱ)(Cu2+) and N-n-dedecane-L-hydroxyproline (L), was studied. At different pH, the partition of Cu2+ in the two-phase system containing N-n-dedecane-L-hydroxyproline, was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constant of binary cpmplex(Li2Cu) was obtained by regression. The influence of pH, concentrations of Cu2+ and chiral ligand, and solvents on partition coefficients(K) and separation factor(α), was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Li forms more stable ternary complex with D-mandelic acid than with L- mandelic acid. There is a large influence of pH on K and α. At low pH values (<3.5), formation of binary complexes is thermodynamically unfavourable. K and α are best when pH values are above 3.5 and the molar ratio of chiral ligand to Cu2+ is 2∶1. At the same time, solvents influence K and α very much.  相似文献   
15.
N-烷基化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制备了不同构型的两种N-单烷基和N-双烷基的新的手性氨醇配体。  相似文献   
16.
关新新  赵维君 《分子催化》1992,6(4):303-307
众所周知,铑催化剂是醇类羰基化的有效催化剂,但是铑价格昂贵且对设备有腐蚀性,因此,寻找出对醇类羰基化催化活性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对醇类羰化的工业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四种含有相同配体(Ph_2PPy)不同金属的有机配合物(金属基分别为Ni、Co、Pd、Fe),并探索了它们对乙醇羰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邻菲咯啉-5,6二-酮和3醛-基吡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配体——2-(3吡-唑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1),其结构经1H NMR,IR及MS表征。研究了1的电子吸收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异氰酸酰化反应合成了含有脲基的苯乙炔新型配体及以它作为辅助配体的4′-(对甲基苯基)-6-苯基-2,2′-二联吡啶铂(II)络合物,初步研究了铂(II)络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发现由于脲基的存在,当浓度大于3.32×10-5mol/L时铂(II)络合物能够发生分子间簇集.  相似文献   
19.
具有C2对称轴的手性配体及其不对称催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配位原子的数目进行分类,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具有C2对称轴的手性配体及其相关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并对该类手性配体的设计做了分析和总结。参考文献79篇。  相似文献   
20.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1,2-dicyanobenzene with NaN3 in the presence of CuCl2, 2,2′-bipyridine and H2O affords a novel dinuclear copper(II)-ditetrazolate, [Cu(bpy)- (pdtz)]2 (Hpdtz = 5,5′-1,2-phenylene-ditetrazole, bpy = 2,2′-bipyridine). The pdtz ligand is generated in situ through Sharpless 2 3 cycloaddition reaction.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 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8.2096(16), b = 18.580(4), c = 11.838(2) , β = 103.12(3)o, V = 1758.5(6) 3, Z = 2, Mr = 863.83, Dc = 1.631 g/cm3, F(000) = 876 and μ = 1.272 mm-1. In this novel dinuclear structure, the pdtz ligand adopts a peculiar μ2-η1,η2 coordination mo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