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3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2380篇
化学   4105篇
晶体学   199篇
力学   640篇
综合类   114篇
数学   106篇
物理学   126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借助XRD、IR、TG等技术对Li^+/Mg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酸、碱中心的数目,强度、催化性与Li^+的添加量相关 ,起酸碱作用的表面金属离子、表面低配位氧集团、O(L i^+O^-)是其反应的活性物种,反应机理可能由离子基、游离基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42.
磷钼杂多化合物脱硫热力学可行性与硫磺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杂多化合物一直被用作特定反应的催化剂 ,尚无直接利用其氧化还原性能进行污染物治理研究的先例 [1] .由于磷和钼在我国均为丰产元素 ,相应的杂多化合物又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 ,寻找其新的应用领域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与此相关的脱硫热力学可行性与硫磺生成机理问题进行研究 ,以期为应用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和试剂  31 4型硫离子选择电极 (江苏电分析仪器厂 ) ;DSC- 7型微分量热仪 (美国 Perkin-Elmer公司 ) ;Finber 1 0 0 0型能谱分析仪 (配置 Pioneer KYKY2 80 0型扫描电镜 ) ;UJ33a型电位…  相似文献   
43.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系列NiMgAl单原子分散复合氢氧化物(NMA-HTLC)为前驱物, 经过焙烧制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并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反应温度对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蚕蛹甲壳素的脱色方法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从粗甲壳素 (分离蚕蛹蛋白质后的残渣 )中提取蚕蛹甲壳素的工艺条件 ,探索了H2 O2 氧化脱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在 70℃的水浴中 ,按照m(蚕蛹渣 )∶m(5 %氢氧化钠 ) =30∶80的质量比处理 2h ,可脱净残余蛋白 ,得到黑褐色的粗蚕蛹甲壳素。用H2 O2 脱色漂白 ,工艺条件为 :6 5~ 70℃ ,pH值为 8 5± 0 5 ,时间 5h ,m (蚕蛹渣 )∶m(30 %H2 O2 ) =5 0∶130。所得甲壳素白度为 30 % ,收率为 2 5 %。双氧水脱除蚕蛹甲壳素颜色的机理可能是H2 O2 分解的O2 -2 作用于铁硫蛋白与细胞色素复合物体系中的硫 ,将体系中半胱氨酸硫氧化成亚砜 ,使得色蛋白与甲壳素相连的键断开 ,从而使色素从甲壳素上分离下来。  相似文献   
45.
非弹性体增韧—聚合物增韧的新途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是一篇关于非弹性增韧方法的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传统的橡胶增韧韧性聚合物材料的机理,然后着重介绍了最近在国外出现的刚性有机填料(ROF)增韧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增韧的冷拉机理,列举了脆性塑料粒子和韧性基体组成的合金体系的大量实验结果来说明以上内容,最后通过与传统橡胶增韧机理的对比指出非弹性体增韧是不同于后者的一种新增韧方法,并有可能成为制备高强度、高韧性工程塑料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6.
(甲基)丙烯酸酯的基团转移聚合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正> 基团转移聚合方法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本文来用丙二酸二乙酯的硅烯醇醚类引发剂3-乙氧基-3-三甲基硅氧基丙烯酸乙酯 (CH_3CH_2O_2CCH=C(OCH_2CH_3)OSiMe_3)和亲核型催化剂四乙基二氯化氢氨((CH_3CH_2)_4NHF_2)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和丙烯酸甲酯(MA)的基因转移聚合。得到了近  相似文献   
47.
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晶体的合成、结构与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Using TiCl4 and urea as the raw materials and nanometric carbon black as plate, nanometric mix-crystals of rutile and anatase TiO2 were prepared at 100 ℃ for 10~180 min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pH on the ratio of nanometer TiO2 mix-crystals were also discussed. TEM measur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TiO2 is spherical particles,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particles is 20 nm. XRD and TG-DTA were also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nanometer mix-crystal materials. The photocatalytic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mix-crystal material has the best photocatalytic reactivity. After being irradiated under the sunlight for 40 min, the compound can completely degrade the acid-red 3R.  相似文献   
48.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 ,分别对无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Cr3+ 和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 酚醛胶态分散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显微图像分析 .发现无论是在有机还是无机交联体系中 ,也无论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浓度如何变化 ,在微米尺度上最终形成的都是具有自相似性的树枝状分形图像 ,在更小尺度上则发现单个小树杈分形体都是由纳米级的颗粒紧密堆积而成 .在所研究的胶态分散凝胶体系中 ,树枝状分形结构的形成及其具体的形态取决于聚丙烯酰胺的浓度 ,而交联剂的有无及其多少只对树枝状凝胶分形的几何形态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结果还表明纳米级 (≤ 10 0nm)的胶体颗粒构成的分形结构的凝胶其弹性模量G′比微米级的高出一个数量级 .且粒子尺度越小 ,则凝胶的力学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49.
本文用两相滴定法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PMBP,简写为HA)与甲基膦酸二(1-甲基庚基)脂(P_(350),简写为B)对Pb~(2+)、Cd_(2+)和Cu~(2+)离子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的萃取机理.(?)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MA_2(M=Pb~(2+)、Ca~(2+)、Cu~(2+));MA_2·HA(M=Cd~(2+));MA_2·B(M=Pb~(2+)、Cd~(2+))和MA_2·2B(M=Cd~(2+)),同时求得了相应的萃合常数β值.  相似文献   
50.
掺杂碳点因其丰富的制备手段、优良的光学性质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检测、防伪、药物传输、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空间,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炭基材料之一.近年来,如何提高碳点的发光效率、探索发光机理、拓展碳点新的应用方向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不同掺杂碳点的特性,总结了碳点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且分析了碳点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