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964篇
化学   1719篇
晶体学   104篇
力学   70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35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用低温陈化的方法制得V(Ⅴ)促进型SO42-/ZrO2固体超强酸(SZV),用流动指示剂法测定其酸强度,用IR,XRD和XPS进行结构表征,并将制得的催化剂用于催化乙酸和丙三醇的酯化反应.结果表明,低温陈化样品比常温陈化有更强的酸性和更高的催化活性,IR谱图中S O键的伸缩振动峰显著增强,在600~650℃的焙烧温度下,低温陈化样品的晶体结构为ZrO2四方相,XPS图中Zr3d峰位出现较大的化学位移,表明低温陈化使SZV样品具有较高的酸性.  相似文献   
92.
低温湿固相反应凝胶法制备纳米γ-Fe2O3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Fe2O3纳米粒子因其在磁性、催化、气敏、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青睐[1].传统制备γ-Fe2O3粒子的方法是在适当温度下加热α-FeOOH或γ-FeOOH,所得粒子粒径在微米级[2].  相似文献   
93.
一种新的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燐光)测定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行研制的铜制滤纸基质低温荧光(燐光)测定的样品支架,进行了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测定的可行性研究。与同类冷冻装置和室温装置比较,本装置用于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燐光)测定具有以下优点;样品的分析周期大大地缩短,由45min缩短为5-6min;装置简单、便宜耐用;操作简便,简化了室温测定时的滤纸干燥程序,应用范围广,方法的重现性好,检样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荧光(燐光)分析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  相似文献   
94.
低浓度HPAM/AlCit交联体系的27Al 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7Al NMR谱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中Al的化学位移和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 HPAM与AlCit反应后, 与HPAM分子链上的羧基发生配位交联的Al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 而不参与交联反应的AlCit分子结构中Al的化学位移基本不变. HPAM/AlCit交联体系中存在三种形态的Al, 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当HPAM的质量浓度≤200 mg/L时, HPAM与AlCit反应过程中交联态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τ13随反应进行变小, HPAM与AlCit主要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 当HPAM的质量浓度≥250 mg/L时, HPAM与AlCit反应过程中交联态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τ13随反应进行变大, HPAM与AlCit主要发生分子间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几种不同粒径的TiO2在CH3CCH和H2O的光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利用离子注入法可以拓展纳米TiO2催化剂的光吸收区域,使其吸收带向可见光方向偏移,且偏移程度随着TiO2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注入V离子使TiO2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具有光催化活性.V离子注入后,TiO2催化剂在紫外区域的光催化活性没有下降,但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在五种光催化剂中,具有中等粒径大小的P-25注入V离子后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太阳光直接照射下,这些光催化剂也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6.
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Pd-Cu/γ-Al2O3低温CO氧化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ano-particle Pd/γ-Al2O3 monometallic and Pd-Cu/γ-Al2O3 bimetalli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solvated metal atom impregnation (SMAI) method. The results of XRD measurement indicated that Pd- Cu alloy was formed in the bimetallic catalysts and the crystalline particle size of the alloy increased as Cu contents increased with av-erage diameters < 6.0nm for all the samples. XPS and Auger spectra showed that Pd was in zero- valent state, Cu existed mainly in zero- valent state and partially in monovalent state Cu+. The Pd/γ-Al2O3 and Pd-Cu/γ-Al2O3 catalysts exhibited higher activity for CO oxid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The activity of Pd-Cu/γ-Al2O3 bimetallic catalys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d/γ-Al2O3 monometallic catalyst. The Pd-Cu/γ-Al2O3 catalyst with Pd/Cu atomic ratio of 1∶1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  相似文献   
97.
杨辉  申乾宏  高基伟 《催化学报》2007,28(12):1072-1076
以四磺酸酞菁铜(CuPcTs)为敏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酞菁敏化的TiO2溶胶,经浸渍提拉成膜并室温晾干,制得CuPcTs-TiO2薄膜.采用XRD,UV-Vis和SEM等测试手段对薄膜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罗丹明B的降解考察了薄膜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2为锐钛矿-板钛矿-金红石混晶结构,CuPcTs-TiO2薄膜对罗丹明B降解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CuPcTs敏化能有效提高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但过多的CuPcTs会使催化活性降低.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罗丹明B主要是先脱乙基生成罗丹明,然后再逐步被分解.CuPcTs-TiO2薄膜在经2~3次循环使用后,其光催化活性趋于稳定.CuPcTs可牢固地负载于TiO2薄膜中,从而保证了CuPcTs-TiO2薄膜重复使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
以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青霉素G钾盐(Pen-K)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体系中的水解反应, 并探讨了水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CTAB胶束对Pen-K的水解具有抑制作用; Pen-K在CTAB胶束体系水解时,体系pH值的变化与在水中相似, 表明H+浓度对这种抑制作用影响较小.红外光谱和微极性研究表明,部分Pen-K钾盐定位于CTAB胶束栅栏层中, 增加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
凝结热对低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Pulse Calorimeter仪器,研究了低阶煤在干燥氧气下低温氧化过程的反应热和相对湿度为80%的氮气下凝结热与温度的变化,以研究凝结热对低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体系的反应热增加,而凝结热减少。在26℃~60℃的低温下,体系的凝结热明显高于反应热。因此,低温下凝结热是影响低阶煤的低温氧化过程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得到了低阶煤在干燥氧气下低温氧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及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0.
许多多元醇在270-500K间具有相变焓很大的固-固相变,是一类潜在的固-固相变低温储能物质。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多元醇,除在化工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外,在低温储能方面也有相当乐观的开发前景。它的有关热性质虽已有一些DSC研究报道,但数据精度较差并缺乏系统性。作为系统研究多元醇及其固体溶液热力学性质工作的一部份,本文将报道2,2-二羟甲基-1,3-丙二醇在275—500K间的热容和相变,并根据所测其固-固相变焓数据讨论该物质被破坏的平均氢键键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