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217篇
化学   1936篇
晶体学   85篇
力学   45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以乙醇为溶剂, 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 用溶剂热法制备了Ag表面修饰的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 考察了不同Ag含量样品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用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中TiO2皆为锐钛矿相, 金属Ag颗粒沉积在TiO2表面, 粒径为2 nm左右, 比表面积较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大大增加, 最高可达151.44 m2·g-1; UV-Vis光谱和光催化实验表明: Ag修饰使TiO2对光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 吸收带边红移至可见光区, 亚甲基蓝在该复合材料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溶剂热法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明显好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 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 Ag摩尔分数为5%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2.
纳米TiO_2膜修饰电极异相电催化还原马来酸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通过电化学合成前驱体和溶胶-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_2膜,SEM, XRD测试表明晶型为锐钛矿型,晶粒平均尺寸为25 nm。采用循环伏安法、循环方波 伏安法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纳米TiO_2膜电极在硫酸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对 马来酸(maleic acid)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TiO_2膜电极在阴极扫 描时有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可逆半波电位E_(1/2)~r分别为-0.53 V和-0.92 V( sv. SCE,扫描速度0.05 V·s~(-1)),对应于TiO_2/Ti_2O_3和TiO_2/Ti(OH)_3两 个氧化还原电对的可逆电极过程。其中TiO_2/Ti_2O_3电对对马来酸具有异相电催 化还原活性,纳米TiO_2膜中的Ti~(IV)/Ti~(III)氧化还原电对作为媒质间接电还 原马来酸为丁二酸(butane diacid),反应机理为电化学偶联随后化学催化反应 (EC')机理。  相似文献   
83.
改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胶体晶体的组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甲基丙烯酸改性的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尺寸为210 nm、含羧基的聚苯乙烯(PS)微球,用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对其形状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甲基丙烯酸改性后得到了表面为高密度电荷的单分散性PS微球.用垂直沉积法快速制备出在较大范围(大于1 cm2)呈现很好有序性的密排结构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薄膜,其在590 nm波长处存在光子带隙.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这种胶体晶体是面心立方(fcc)密排结构.  相似文献   
84.
刘延秋  田秋 《结构化学》1994,13(3):163-169
本文用自旋捕捉与ES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ZnS胶体溶液中某些无机盐光化学过程中产生的无机阴离子自由基,并对自由基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单分散二氧化钛超微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四丁氧基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微二氧化钛粉末.改变热处理气氛、升温速率、水与四丁氧基钛的摩尔比以及溶剂,分别得到7nm球形单相锐钛矿以及四方形(40nm×10nm)、球形(44nm)的主相金红石超微粒子.  相似文献   
86.
Fe3+/V5+/TiO2复合纳米微粒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 /V^5 /TiO2复合纳米微粒作为光催化剂。光降解反应结果表明,其掺杂催化剂Fe^3 /V^5 /TiO2的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光电化学研究显示,铁离子可以成为电荷陷阱,促进空穴的界面传递反应。适量钒离子掺杂使TiO2电极的光电流升高,导带中电子浓度的增大,加快了界面的电子传递反应。共掺杂催化剂中,Fe^3 、V^5 分别提供了空穴与电子的陷阱,同时加快了电子与空穴的界面传递反应,从 更有效地提高光催化活性。双组份共掺杂为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7.
Narrow disperse poly(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co-4-vinylpyridine)(poly(EGDMA-co-4-VPy))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distillation-precipitation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EGDMA)and 4-vinylpyridine (4-VPy)with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as initiator in neat acetonitrile.The polymer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pyridyl group were then utilized as stabilizer for gold metallic colloids with the diameter around 7 nm,which were prepared by the in situ reduction of gold chloride trihydrate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pyridyl group on the gel layer and surface of the microsphere with the gold metallic nano-particles.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e pyridyl- functionalized microsphere-stabilized gold metallic colloid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stabilized-catalyst for the recycling were investigated with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to 4-aminophenol as a model reaction.  相似文献   
88.
利用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合成了In-Si 共改性的TiO2 光催化剂. 粉末X 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Raman)光谱、N2吸脱附(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PL)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实验表明,尽管掺杂和改性后TiO2结晶度略有降低,但不影响光催化剂锐钛相的形成. Si 掺杂入TiO2晶格使颗粒变小,比表面积变大. In 不能进入TiO2晶格,在TiO2表面形成了In2O3. 罗丹明B(RhB)降解实验显示,In-Si 共改性TiO2表现出很高的紫外和可见光催化活性,Si:In:Ti 的摩尔比为0.03:0.02:1 的样品(IST-2)光催化活性最高,紫外光下3 min 即可将RhB降解完全,可见光下120 min RhB降解率为97%,这是由材料的高表面积,In2O3-TiO2复合半导体之间高效电荷转移及染料敏化等共同作用所致. 对于苯酚,光催化降解则相对缓慢,700 min内尚不能降解完全.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兴起的稀磁性半导体纳米晶体(DMSN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磁性能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望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对以胶体法制备的Mn2 掺杂的ZnS、ZnSe、CdS、CdSe等为代表的Ⅱ-Ⅵ族DMSNC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掺杂原理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二氧化钛纤维表面担载Pt的表面形貌及其结构.结果表明,TiO2纤维表面担载的Pt具有微米尺度的近似六边形或者近似长方形的结构,与在单晶TiO2(110)表面的Pt纳米簇形貌相似,但尺度较大.TiO2纤维担载的Pt表面明显存在不同高度的台阶结构,台阶高度以2~4倍Pt(111)晶面面间距的高度为主.由Pt在TiO2纤维表面的形貌与纤维的纳米晶粒排布有序性推测可知,Pt与TiO2纤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可能正是这种强相互作用和表面台阶结构才使TiO2表面担载的Pt虽是微米尺寸但仍具有高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