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3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8372篇
化学   16858篇
晶体学   190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300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40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99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682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755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999篇
  2002年   884篇
  2001年   970篇
  2000年   647篇
  1999年   562篇
  1998年   528篇
  1997年   531篇
  1996年   478篇
  1995年   421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352篇
  1992年   298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62.
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CA)生物微胶囊,并考察了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及其pH值以及柠檬酸钠溶液pH值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胶囊粒径随氯化钙浓度和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胶囊的膜厚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厚,随壳聚糖溶液pH值的增加而降低;而在胶囊液化处理过程中,柠檬酸钠溶液的pH值对微胶囊的机械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当氯化钙浓度为1.5%,海藻酸钠浓度为2%,壳聚糖浓度和pH值分别为1.5%和5.0及柠檬酸钠溶液的pH值为7.2时,可制得粒径为2.65mm、机械强度为150mN的ACA生物微胶囊.  相似文献   
63.
合成对甲苯胺配位的羰基钌簇合物.用IR,NMR和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此簇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此谈合物含有钌-氢键,是瑞金属氢键.簇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α=1.3816(2),b=0.9941(2),c=1.6005(2)nm,α=γ=90.00(0)°,β=98.39(l)°,V=2.1747(6)nm~3,Z=4,μ=20.70cm~(-1),D_c=2.11g/cm_3,F(000)=1320,最终偏差因子:R=0.0311.  相似文献   
64.
郑发鲲  余秀芬 《结构化学》1994,13(5):397-401
  相似文献   
65.
陈荣  沈玉华 《化学通报》1994,(12):34-39
SnF_2的性质及其制备陈荣,周杰,沈玉华(北京大学化学系100871)(安庆师范学院)SnF_2是介于离子型和分子型之间的化合物,有α、β和γ三种变体,室温下是α-SnF_2,属单斜晶系,单位晶胞中含有4个环状四聚物Sn_4O_8,这种结构中有两种...  相似文献   
66.
c轴定向氮化铝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辉  范正修 《光学学报》2002,22(8):33-936
利用电子回旋共振 (ECR)微波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 (PECVD)并使用氮气 (N2 ) ,氩气 (Ar)和AlCl3蒸气作为气源在直径为 6 .35cm的 (10 0 )单晶硅片表面制备了c轴定向氮化铝 (AlN)薄膜 ,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及其X射线特征能谱和扫描电镜 (SEM)分析了薄膜特征 ,研究了微波功率、基板温度和N2 流量对薄膜c轴定向的影响 ,得到了c轴偏差角小于 5°的高质量大面积AlN薄膜。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热环境对Cu-Mn-Ce-O催化剂表面积、结构、氧性能及对甲苯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发现CeO2作为助催化剂,对延缓氧化铝载体的表面收缩几乎没有作用,但能阻止催化剂中CuMn2O4尖晶石的生成,防止无定型活性相在高温环境中的烧结,提高催化剂水热稳定性能,尤其在温度高于800℃时,效果尤佳,合适的Ce/Cu原子比为0.38~0.44。  相似文献   
68.
69.
70.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品及催化剂中的痕量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立行  马波 《分析化学》1992,20(1):121-121
1 引言 张改兰、张振辉利用钒(V)在乙酸介质中于100℃下能催化溴酸钾氧化铬蓝黑R褪色,而建立了测定钒的最灵敏的催化分光光度法,其Sandell灵敏度为7.27×10~(-8)μg/cm~2。我们发现ng数量级的钒能在室温下催化上述反应,且共存物质的干扰限大幅度升高,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简化了操作,能满足石油加工工业对分析钒的要求。本文考察了室温下催化反应的条件及12种离子的干扰情况,成功地将该法应用于石油产品及催化剂中痕量钒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3~6ng/25ml,检测限为0.3ng/25ml。用0.1g样品能检测到3.0ppb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