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3 毫秒
21.
三类杉酯碱是一种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在以磷脱基, 磺酰基乙酰基作N-苯乙基甘氨酸上氨基的保护基进行分子内酰化的Friede-Crafts反应, 合成三尖杉酯碱母核-(N-7,8-亚甲二氧苯并-3-氮杂环庚酮-1)时所得结果相差甚远, 特别是用磷酰基保护甘氨酸衍生物可以避免脱羰, 顺利地进行内酰化反应, 对合成三尖杉酯碱的母核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阐明磷酰基对氨基酸中氮原子上的弧对电子的稳定作用, 我们测定了N-二异丙基磷酰基-N-[2-(3',4'-亚甲二氧苯基)]乙基甘氨酸的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22.
用醇钠催化的酯交换方法合成了草酸单乙酯三尖杉碱酯(4),并用4和格氏试剂反应,得到合成三尖杉酯类生物碱的关键中间体α-酮酰基三尖杉碱(2),简化了已报道的一些三尖杉酯类生物碱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渠瑾 《大学化学》2017,32(9):85-92
记述了我国著名有机合成化学家、兰州大学资深教授李裕林先生在祖国的大西北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的主要贡献,其中包括三尖杉酯碱类化合物的半合成,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狼毒素、大环二萜类、桉烷类和沉香呋喃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相似文献   
25.
1-溴-4-氧戊烷的乙二醇缩(1)的格氏试剂,与草酸二乙酯反应, 得2,6-二氧-6-乙二醇缩酮庚酸乙酯(2). 2经相应的钠盐3丶酰氯4再转化成-α-酮酰基三尖杉碱(5). 5经Reformatsky 反应, 酸性水解后与碘甲烷的板氏试剂反应. 所得产品经pH梯度萃取并结合氧化铝干柱层析纯化, 得到高三尖杉酯碱及其差向异构体的混合物8. 然后制成苦味盐, 经分级结晶, 再分别转化成游离碱8a及8b.8a的1h NMR, IR(film). 和TLC 与天然高三尖杉酯碱完全一致. 8b的MS 和IR 与8a极为相似, 但它们的1HNMR 却有明显差异, 因此可以确定它们互为差向异构体.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 表紫杉醇的方法。其中,固相萃取使用了一种新型的PRP 6高分子树脂。红豆杉枝叶经干燥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用PRP 6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V(乙腈)∶V(水)=45∶55为流动相,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227nm测定上述3种紫杉烷类化合物,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1%~98%。此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不同红豆杉枝叶中上述3种紫杉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7.
钟三保  宓爱巧 《合成化学》1996,4(4):366-371
三尖杉碱具有五元稠环结构,围绕着五环组建的先后顺序不同,产生各种拼合策略和设计。本文简要介绍近几年全合成三尖杉碱的新路线。参考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28.
从表台湾三尖杉碱(epiwilsonine)(3)合成福建三尖杉碱(cephalofortunaine)(4)时, 发现3在稀醋酸中子0℃加1:10溴-四氯化碳混合试剂能直接生成2-O-乙酰基福建三尖杉碱的一对2-C差向异构体1与2(9:1), 产率及两个产物比例随着温度而变化。同时报道了类似物5, 6, 10和11的半合成与这类化合物^1H NMR中质子的归属。  相似文献   
29.
2",3"-二溴化三尖杉宁碱(DIBROCs)是紫杉醇纯化过程中溴与三尖杉宁碱加成反应产生的副产物[1],其结构如下: DIBROCs具有与紫杉醇相当的抗肿瘤活性[2],但这两种手性异构体的分离非常困难[3],且毒性比紫杉醇大,缺乏应用价值.三尖杉宁碱对人体鼻咽癌(KB)有细胞毒活性,配合地塞米松对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较好[4],已作为白血病治疗的临床制剂.因此将DIBROCs还原成三尖杉宁碱后加以利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Kingston等[5]用锌粉将DIBROCs还原成三尖杉宁碱,然而该方法无法实现反应物的完全转化,反应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反应物分解,造成资源的浪费.本文利用超声波作用,以金属粉末还原DIBROCs,使反应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转化为三尖杉宁碱.同时对超声辐射作用下影响DI-BROCs还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
篦子三尖杉ISSR-PCR体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适合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影响ISSR-PCR的模板、引物、Mg2+、dNTP、Taq酶等5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篦子三尖杉ISSR-PCR扩增的最佳体系,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包括:1μl 10×PCRbuffer、2.5 mmol/LMg2+、0.2 mmol/L dNT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