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48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峥  胡志勇  翟丽军  牛宇岚 《化学研究》2007,18(2):35-37,43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V2O5/C催化剂,并应用于乙二醛的液相氧化反应,采用XRD、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物化性质表征.结果表明,V2O5/C对乙二醛的氧化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乙醛酸选择性,反应10h,乙二醛的转化率达29.2%,乙醛酸得率13.6%.与贵金属Pd-Bi/C催化剂相比,V2O5/C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效果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乙二醛双缩(2-羟基苯胺)(GBHA)对Ln^3 系离子进行分组分析,同时以GBHA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Ho^3 ,Yb^3 ,Er^3 ,Dy^3 和Tb^3五种离子,其检出限为10^-6mol/L,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10^-5--10^-3mol/L。  相似文献   
3.
动力学法测定痕量二甲基乙二醛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在硫酸介质中,超痕量二甲基乙二醛肟能灵敏地加速溴酸钾氧化二甲基黄褪色的指示反应,研究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动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二甲基乙二醛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萍  郭瓦力 《分析试验室》2011,30(6):103-105
根据实验得出的乙二醛、乙醛酸、草酸三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波长下呈现出的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起三组分质量浓度与混合吸光度的回归方程组,形成了多波长线性回归-矩阵法,实现了乙二醛氧化制备乙醛酸体系中反应产物乙二醛、乙醛酸、草酸含量的同时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乙二醛检测下限为1.024 mg/L时,回收率为94%~98%...  相似文献   
5.
Cd~(2+)与乙二醛-双-(2-羟基缩苯胺)所成配合物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立即退色,无法测定其吸光度.本文试验了混合增效分析试剂(Triton X-100+PVA+CTMAB)对此体系的增稳、增敏和增溶作用.在此三种增效分析试剂的协同作用下,使体系可稳定20min以上,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12×10~4 L.mol~(-1)·Cm~(-1),有可能应用于分析实践.并初步探讨了有关机理.  相似文献   
6.
A novel vanadium oxide catalyst supported on active carbon was prepared by an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the precursor was obtained from oxalic acid aqueous solutions of NH4VO3. The catalyst was applied liquid phase oxidation of glyoxal to glyoxylic acid. It was found that V2O5/C catalyst exhibited obvious activity for glyoxal oxidation. Glyoxylic acid could be obtained without pH regulation during the reaction. By using this catalyst, the conversion of glyoxal and the yield of glyoxalic acid were 29.2% and 13.6%, respectively at 313 K and oxygen flow 0.1 L/rain after reaction for 10 h.  相似文献   
7.
选用V2O5作为催化剂,活性炭为载体,偏钒酸铵的草酸溶液为浸渍前驱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V2O5/C催化剂,将其应用于乙二醛的液相氧化.并对反应液用液相色谱进行了定性,在确定了催化体系中氧化产物的基础上,考察了V2O5含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V2O5含量较低时(w(V2O5)<3%),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分散度较高,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的选择性都随着V2O5的含量提高而逐渐增加;当负载量为3%时,催化效果最佳,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的选择性分别达到16.16%和76.75%;当V2O5的质量分数大于3%时,V2O5颗粒在活性炭表面发生明显聚集,V2O5开始出现多层吸附,导致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得率略有下降.而焙烧温度是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焙烧温度的作用不仅在于使活性组分的前驱体充分分解,同时也影响着活性组分的分散状态.我们考察了经不同温度焙烧后的催化剂的活性,从表征结果来看,在473K以下焙烧时,可能活性组分的前驱体未能充分分解,活性中心数目较少,反应效果较差;当V2O5负载量为3%、焙烧温度为573K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  相似文献   
8.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我们研究了乙二醛在具有四面体结构的Pd4团簇上吸附、解离以及氧化反应历程.研究表明:乙二醛中C-H键是最容易断裂的,断裂后形成的HCOOC基团分别和O或OH反应形成乙醛酸,也就是说乙二醛经过脱氢,选择氧化形成产物乙醛酸.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垒均小于11.53 Kcal/mol.我们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乙二醛氧化的反应机理,而且对于今后设计更好的乙二醛选择氧化催化剂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沉积-沉淀法和溶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系列金催化剂,以氧气氧化乙二醛合成乙醛酸为探针反应,进行了反应条件的优化,并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RD、AAS、UV-Vis和XPS表征,分析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结果显示:与沉积-沉淀法相比,采用溶液相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Au/ZrO2(L),金的实际负载量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当溶液pH为7.7,反应温度为323 K时,乙醛酸收率达到6.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