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680篇
化学   1268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135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219篇
物理学   63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基于超声提取与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了沉积物和污泥中合成麝香与有机磷酸酯增塑剂/阻燃剂联合前处理方法,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考察了不同溶剂对目标化合物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以丙酮与乙腈-水(1∶3)的组合作为超声萃取溶剂。研究了基质效应和老化效应对目标化合物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标浓度下,4种常见合成麝香和9种常用有机磷酸酯的回收率为(27%±12%)~(117%±9%)。  相似文献   
972.
以乙二胺和二苯乙二酮为原料合成了5,6-二苯基-2,3-二氢吡嗪(Dpdhpz),Dpdhpz在Ir Cl3·3H2O或三氟化硼乙醚等路易斯酸作用下发生自身氧化偶联得到了5,5',6,6'-四苯基-2,2'-联吡嗪(Dbppz)。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Dbppz的光致发光(PL)为深蓝色,最大发射峰位于400 nm,CIE坐标为(0.16,0.03)。Dbppz在THF溶液中最大量子效率为89%,在聚苯乙烯薄膜(Dbppz质量分数5%)中的量子效率为78%。将Dbppz制备成器件结构为ITO/HAT-CN(5 nm)/NPB(40 nm)/Dbppz(20 nm)/Tm Py PB(40 nm)/Li F(1 nm)/Al(100 nm)的非掺杂电致发光器件。实验发现,该非掺杂器件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蓝色发光,而是意外地得到了一个白光器件。我们推测产生白光发射的原因与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相互作用有关。由于空穴传输层NPB的芳胺结构具有电子给体性质,而Dbppz的吡嗪结构具有电子受体结构,发光层与空穴传输层的界面发生了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激基复合物。在电致发光(EL)光谱中,除了Dbppz发光材料在415 nm的发射外,在550 nm还出现强的激基复合物的发射。激基复合物的产生使得EL发射出现了长波长光谱,同时减弱了发光层的"本征"发光。蓝色"本征"发光与激基复合物的黄色发光构成了一个CIE坐标值为(0.27,0.33)(亮度100 cd/m2)的白光器件。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最大功率效率和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44%、0.74 lm/W和1.04 cd/A。  相似文献   
973.
针对硅氧基负极材料的主要缺陷,在SiOx/石墨基负极材料中巧妙地引入了Si-Fe、SnO2合金化合物,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并通过机械球磨、喷雾干燥和高温热解策略制备了一系列硅氧基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仪对复合材料的物相、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质量分数5% Si-Fe的目标材料充电容量高达443.4 mAh·g-1,首次库仑效率达75.2%,循环310圈之后容量仍有369.1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1.0%(相对第11圈);同时,经Si-Fe复合之后,锂离子扩散速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74.
烷基芴与三苯胺取代-3,6-芴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Suzuki偶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9,9-二辛基-2,7-芴(DOF)与9,9-二(4-二苯胺基苯基)-3,6-芴(36FT)的共聚物. 所有的聚合物均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THF, CHCl3和甲苯等), 分子量在47000~189000之间. 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所有聚合物的HOMO能级都高于均聚烷基芴, 并且随着36FT含量的增加, HOMO值逐渐上升. 以该类聚合物为发光层制作了结构为ITO/PEDOT/PVK/polymer/Ba/Al的器件, 获得了稳定的蓝光发射, 其中以36PFT10为发光层的器件获得了0.52%的最大外量子效率.  相似文献   
975.
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两相体系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在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两相体系中进行有机合成的最新进展, 包括烯烃氢甲酰化反应、酶催化反应、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烯烃环氧化反应、烯烃不对称二羟化反应、氢化反应、Heck反应、醇氧化反应、烯烃氢乙烯化反应、烯烃二聚反应等.  相似文献   
976.
缩醛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缩醛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介绍了以醛、烯烃为原料合成缩醛化合物的方法以及这两类合成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尤其介绍了在合成缩醛化合物方面开发的新型绿色催化剂、绿色新技术与绿色工艺.  相似文献   
977.
罗洁  江焕峰 《有机化学》2008,28(2):187-193
综述了近年来手性烯丙基胺的合成进展, 重点介绍了催化剂配体对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并阐述了各种类型的反应机理.手性; 烯丙基胺; 催化  相似文献   
978.
以杯[6]芳烃为平台, 通过在上沿用氨基吡啶桥连的方法固定构象, 并以氨基吡啶基团为识别位点和荧光基团, 合成了一类能识别F-和丙二酸的新型荧光化学传感器. 当氟离子与胺成氢键时, 由于光诱导电子转移效应(PET), 荧光强度淬灭; 但往这个配合物滴加丙二酸时, 荧光强度得到迅速恢复, 由此, 传感器体现了一个on/off的分子开关性质.  相似文献   
979.
本研究结合已有的多氯代二噁英/呋喃(PCDD/Fs)分析方法,建立了多溴代二噁英/呋喃(PBDD/Fs)和PCDD/Fs的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RGC-HRMS)分析方法。样品抽提液经酸性硅胶床、多段硅胶柱、Florisil柱净化后,分别对其中8种2,3,7,8-PBDD/Fs和17种2,3,7,8-PCDD/Fs进行测定。PBDD/Fs仪器分析条件:EI 模式,选择性离子监测,分辨率10000以上,电子发射能50 eV,灯丝电流0.75 mA;DB-5 MS柱(60 m×0.25 mm i.d.,0.25μm);进样口、离子源及传输线温度分别为250℃、250℃和305℃;载气,He(1.0 mL/min)。结果表明:平行标准样品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10.3%;PBDD/Fs和PCDD/Fs回收率在73%~112%之间;标准参考样品测定平均值与标准值基本符合,平行样RSD≤12.0%。方法检出限:TBDF,0.25 pg/μL;TBDD,0.3 pg/μL;PeBDFs,0.5 pg/μL;PeBDDs,1.0 pg/μL;HxBDD/Fs,1.5 pg/μL;TCDD/Fs,0.5 pg/μL;PeCDD/Fs和HxCDD/Fs,2.5 pg/μL;HpCDD/Fs以及OCDD/Fs,5 pg/μL。测定某地区大气样品颗粒相中PBDD/Fs和PCDD/Fs浓度分别在1.01~2.43 pg/m3和6.19~10.8 pg/m3之间;气相中的浓度为0.036~0.801 pg/m3和1.37~12.1 pg/m3。  相似文献   
980.
分光光度法测定火龙果茎中的植物甾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Liebennann-Burchard显色法测定火龙果茎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方法.以豆甾醇为标样,植物甾醇含量在0.02~0.20 m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回归方程为A=4.489σ+0.0339,相关系数R=0.9997,方法的回收率为9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n=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