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87篇
化学   1071篇
物理学   1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51.
以氯化锌和磷酸为原料, 二亚乙基三胺(DETA)为模板剂,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空旷骨架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磷酸锌化合物. 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属于四方晶系, P42bc空间群, 晶胞参数a=b=1.46850(2) nm, c=0.89274(2) nm, α=β=γ=90°, V=1.92519(6) nm3, Z=8, Dc=2.641 g/cm3. 并对其进行了IR光谱和TG-DTA热分析研究. 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化合物(C2N2H10)[Zn2(PO4)2]用451 nm的光激发时, 发射峰位置在665~688 nm之间.  相似文献   
152.
新型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乙氧羰基-4-芳基-6-甲基-3,4-二氢嘧啶-2-酮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反应, 合成了系列新的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 反应具有时间短、收率高、后处理简单等优点. 采用NMR (1H, 13C, COSY, HSQC和HMBC), IR等多种谱学技术, 结合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详细表征, 通过对目标产物的1,3-偶极环加成的衍生化产物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而确定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3.
林和成a  b 杨勇  a 《化学学报》2009,67(2):104-108
通过共沉淀与固相反应法制备层状的LiNi0.45Mn0.45Co0.10O2, 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测定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在2.5~4.5 V范围内, 以0.1 C (28 mA•g-1)放电, LiNi0.45Mn0.45Co0.10O2正极材料的起始放电容量达到167.2 mAh•g-1, 但循环性能较差. 当采用AlF3包覆后, 材料的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探索AlF3包覆对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改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AlF3包覆层能够阻止电解液对正极材料的溶解和侵蚀, 稳定其层状结构, 同时降低了电极界面阻抗. 因此AlF3包覆技术是一种改善LiNi0.45Mn0.45Co0.10O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54.
155.
新型手性胺膦-铱体系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含-CH_3取代基的PNNP型手性双胺双膦配体, 并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在异丙醇溶液中, 考察了该配体与[IrHCI_2(COD)]_2组成的手性胺膦-铱体系对多种芳香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性能. 结果表明, 该手性胺膦-铱体系是催化多种芳香酮不对称氢转移氢化的优秀催化剂. 在室温下, 用该体系催化1,1-二苯基丙酮时, 可得到99%的转化率和99% ee的对映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6.
采用循环伏安、光电化学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模拟水中铜镍合金B10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在电位从正往负向扫描中 B10表面膜显示p-型光响应,光响应来自电极表面的Cu2O层,但最大光电流比硼砂-硼酸中的要低。B10电极的耐蚀性能随着溶液中Cl-、SO42-和S2-浓度及pH的增加而降低。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光电流由p-型转为n-型,耐蚀性能急剧下降。电化学阻抗谱测量结果与光电化学方法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7.
陈振华  张乾二  吴玮 《中国科学B辑》2009,39(11):1424-1429
本文通过引进一组正交的辅助非活性轨道和与它正交的辅助活性轨道,将价键理论方法中的冻核近似推广到轨道非正交的情形,得到了体系能量及其对非活性轨道的梯度解析表达式,简化了价键自洽场方法中非正交轨道能量梯度的计算.该方法的标度为(Na+1)m^4,其中Na和m分别是活性轨道和基函数的个数.分析表明,与现有的其他算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更低的计算标度,因而计算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8.
在空气气氛下合成了锌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Zn-Al LDHs)和焙烧物(Zn-Al CLDHs),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文中研究了Zn-Al CLDHs 对钢筋的腐蚀保护效果,Zn-Al CLDHs固体在NaCl 溶液中浸泡处理3 h 后,钢筋的腐蚀速率显著降低. 实验证明,Zn-Al CLDHs 在结构重组过程中可吸收溶液中的Cl-,同时释放出OH-,改善腐蚀环境,有效抑制钢筋的腐蚀.  相似文献   
159.
采用固相法合成掺杂镁和铝尖晶石LiCoMnO4材料,研究镁和铝掺杂量对尖晶石LiCoMnO4电极的初始容量、放电平台以及循环性能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仪观察分析材料形貌及结构. 结果表明,所合成材料的粒径分布均匀,结晶性较佳. LiCoMnO4电极初始容量为87.0 mAh.g-1,少量镁或铝掺杂使电极初始容量有所增加,LiCo0.98Mg0.02MnO4和LiCo0.98Al0.02MnO4电极初始容量分别为91.3和93.6 mAh.g-1,提高了其5 V放电平台的比例,过量掺杂则其容量降低. 此外,掺杂Al显著改善了LiCoMnO4电极的循环性能,而掺杂镁对电极的循环性能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0.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软模板用来组装内消旋多孔材料,这种材料是由表面覆盖有半胱氨酸的自组装巨型金纳米粒子构成的. 首先,由于静电相互作用或者配体外部末端的羧基和氨基基团之间的缩合反应,覆盖有半胱氨酸的金纳米粒子能够自组装形成纳米线和亚微米球形粒子. 其次,球形自组装粒子在和疏水性室温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相互摩擦时能形成一种准固态凝胶. 最后,将复合凝胶涂在玻碳电极上,然后在PH = 7.4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极化,由于多余的室温离子液体分散在溶胶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内消旋多孔结构.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大分子亲和性. 由于大的外部表面积和内部的“薄层”效应,细胞色素c的感应显著增强.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内消旋多孔材料在包括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在内的电化学设备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